湛江市遂溪縣調豐村佔地千餘平方有36間廂房,人才輩出的北京大屋

在嶺北鎮的調豐村有一個古建築“豪宅”,名為“北京大屋”,至今保存完好。一時興起,當即趕去看個究竟。

所言的“北京大屋”,其實叫“外翰第”。大氣不失精緻,恢弘中透出霸氣。當這座千餘平方米的“北京大屋”出現在記者面前的時候,探秘之心又上心頭。不得不承認,“北京大屋”自有它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厚重感。進入內院,發現裡面的石柱,門窗,乃至屏風,都是精緻的古典雕刻。雖然有些已經顯得破爛,但無損它的精緻。據悉,“北京大屋”始建於乾隆四十二年,是清朝鹽官的程公家宅。之所以叫“北京大屋”,是仿照北京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其共有兩大院,裡間設三進門,共有36間廂房,但由於保護不力消失了很多間。“北京大屋”佔地約千餘平方米,自清代以來,“北京大屋”人才輩出。

已經不知道接待了多少批前來研究‘北京大屋’的專家學者了。這棟大屋確實是一個顯赫的建築。”嶺北鎮調豐村幹部程衛國對記者說。走進北京大屋,你會發現其建築非常大氣。其造型結構既有雷州四六合院式,又有閩式四合屋結構,規模宏大,乃一座三進四六合屋院式石磚木結構硬山頂的大宅。坐北向南,與村址朝向一致。據悉,該建築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寬約33米,進深約33.7米,建築面積約1212平方米。以中軸線分為一進頭門,二進庭院中廳,三進天井大堂,左右橫屋與天井合圍,共計有6個天井,36間房,實屬圍屋式大宅院。


湛江市遂溪縣調豐村佔地千餘平方有36間廂房,人才輩出的北京大屋

“北京大屋”內部,房屋結構至今仍十分完整

一進頭門3間,明間大門額頭題書“外翰第”,步入二進是寬敞的庭院,中廳明間敞開,前門頂部上大板塊橫披中位大格里陽雕“龍章寵錫”, 奉表主人功名德政彰明,曾授皇恩誥封,樹為循吏楷模。三進為閩式四合屋,四方屋面構合成方鬥形,匯聚雨水歸納明堂天井,閩人意會肥水不流外人田,有聚財納福之象。

大宅四周有多分隔女兒牆,陶雕鏤空花窗裝飾,牆壁間有槍眼彈孔,走道相通呼應,構成堅固的防禦功能體系。大宅的一進頭門左右封火山牆為五行火星形紋,三進大堂左右封火山牆為五行木星形紋,木火相生,世代同榮,枝繁葉茂。大宅四周角建有五行的火、木星形紋封火牆,是一大特色。彰顯雷州古建築工藝的獨特風格。


湛江市遂溪縣調豐村佔地千餘平方有36間廂房,人才輩出的北京大屋


湛江市遂溪縣調豐村佔地千餘平方有36間廂房,人才輩出的北京大屋


湛江市遂溪縣調豐村佔地千餘平方有36間廂房,人才輩出的北京大屋


湛江市遂溪縣調豐村佔地千餘平方有36間廂房,人才輩出的北京大屋


湛江市遂溪縣調豐村佔地千餘平方有36間廂房,人才輩出的北京大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