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音樂應該是屬於民族的還是世界的,這個問題放到哪裡,都能吵個沒完沒了。不過當它放在中國重型樂隊的身上的時候又會有點不一樣,因為作為一種徹頭徹尾的“舶來品”,它從一開始就是在學習,模仿西方,跟在來自大洋彼岸的潮流後面亦步亦趨。不過在學習發展了二三十年之後,現在的本土重型樂隊們又變得不一樣了——一方面是審美,技術以及自我創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則是發自於內心的民族自尊心。

很多樂隊會想把獨屬於東方的音樂元素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這種融合的目的不僅僅是加入幾種獨特的樂器音色,或者是在自己的歌詞中化用了中國源遠流長的故事——更進一步的,是想要把這樣的聲音帶到本土之外,把這樣的創作方式及思想帶到更遠的地方,甚至是帶回到搖滾樂的故鄉去。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這樣的努力是有跡可循的——中國本土樂隊已經無數次登上過國外的舞臺了。早一些的有重塑雕像的權利,惘聞,年輕一些的樂隊包括鬱,夢靈樂隊……不管收到的反饋如何,這樣的努力和嘗試是值得認可的。而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圍繞著那些曾經登上過國際舞臺的重型樂隊們——看看他們的表現,與西方樂隊相比如何,究竟能不能代表本土當代重型樂隊的水平呢?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而說到國際化重型舞臺的話,恐怕就非Wacken莫屬了。這裡應該是每一個重金屬樂迷心目中的聖地了,當然,對於國內的重型樂隊而言也不例外。2008年,《重型音樂》雜誌正式開始與德國Wacken音樂節展開合作,隨後在大陸舉行了Metal Battle金屬戰火樂隊中國區大賽。而第一年的冠軍就是零壹樂隊(Voodoo Kungfu),他們也是第一個真正登上Wacken舞臺的中國樂隊。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零壹應該算是中國極端金屬樂隊中的大前輩了,而他們也是比較早的在金屬樂中大量添加傳統民樂,包括馬頭琴,蒙古長調,西藏歌謠等元素的金屬樂隊。而同時,他們的音樂風格又很“邪氣”,充滿了濃重的宗教色彩,這一點就讓它在一大片的本土樂隊中脫穎而出。不過嚴格來說,當年的零壹樂隊名氣的來源,噱頭更大於實力。李難的個人特色在整個樂隊中非常突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拋棄那些花俏之外的音樂本身並不怎麼配得上當年那個“中國最牛B的極端樂隊”的稱號。也許是意識到了音樂上的薄弱,2012年李難自費前往伯克利深造,樂隊就此解散。2017年重組之後的零壹樂隊風光不再,音樂倒是更加踏實了起來,舞臺風格更加成熟也更邪性了。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2012年,同樣是獲得金屬戰火樂隊大賽的墮天樂隊成功登上wacken舞臺,同年還有夜叉和窒息樂隊也在中國文化部發起並支持的“德國中國文化年”文化交流項目中應邀登臺,其中夜叉樂隊是第一次成功登上了Wacken的主舞臺。

墮天樂隊成立於2006年6月6日,是一支富有宗教元素的金屬核樂隊,而它的演唱、編曲以及電子元素也更加偏向國際化。這麼一說也許缺了點民族特色,不過他們的技術水平可以說完全不輸於國外的同期樂隊,2013年的《From Ωmega Back To Δlpha》被譽為當年最棒的國內Metalcore專輯。不過這個樂隊這麼多年了還是隻有這一張專輯,讓很多樂迷苦苦翹首期盼。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夜叉樂隊是老牌中比較難得的一支一直在尋求突破,並且保持著比較旺盛的創作精力的樂隊。早年風格為新金,後來轉變為激流金屬,到現在風格界限愈加模糊(甚至還與GAI合作並且發行了單曲《夕陽下》),但是也更加純熟,唯重而已。他們的作品不花俏,也不是極端躁動的那種,但是很耐聽,不虧是中國新派重型的開山鼻祖。不過,2019年8月,樂隊的3名老成員突然宣佈離隊,讓這個成軍已經二十餘載的樂隊突然染上了一層解散的陰霾。大換血之後的夜叉樂隊如今致力於進行各種跨界合作和新的音樂風格,希望他們能夠更上一層樓。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窒息樂隊,曾經的輝煌並不亞於夜叉,卻在堅持的基礎上多加了一份固執,所以,當2017年新專輯《身軀就是最堅硬的金屬》發行的時候,讓很多人恍惚回到了十年前,雖然製作更精良了,功底紮實,卻成了故步自封。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樂隊2019年發行的新單曲《黎明之下》還是能感受到想要變革的誠意的,只是尚處於摸索過程中沒有找到自己的合適定位。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2013年,九寶以及春秋樂隊登上Wacken。似乎很多重型樂隊都偏好蒙古元素,也可能是因為蒙古樂手的氣質與金屬樂更加貼切吧。九寶樂隊喜歡在舞臺上穿著蒙古袍,他們無論是樂隊名稱還是樂器,亦或是音樂主題的蒙古元素都特別突出,不過不算特別重,更傾向於力量金屬。近兩年的音樂作品這樣的偏向更為明顯,而這種特色反過來彷彿也特別受到國外聽眾的歡迎。他們在此後還連續三年進行了歐洲巡演,參加了波蘭的伍德斯托克;其實不僅是他們,包含豐富的蒙古元素的杭蓋樂隊和顛覆M在歐洲的舞臺都頗受歡迎。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而春秋樂隊則是一個非常令人扼腕嘆息的樂隊。一張《春秋》讓無數人記住了他們的驚豔,卻驚鴻一瞬,2013年Wacken之後,再也沒有了消息。有些人會覺得他們不夠“ture”,因為他們的音樂並不尖銳狂躁,卻獨有一分中國式的風骨。楊猛無論是編曲還是作詞,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那唯一一張專輯,雖然不夠完美甚至顯得粗糙,卻讓你會覺得這才依稀見到了國風金屬的樣貌。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2014年登上Wacken的夢靈樂隊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春秋樂隊風格的延續,不過給人更“土”的感覺。當然,這種土不是貶義,他們的歌很淺,很流暢,更適合在比較輕鬆的舞臺情景下大家一起high。從積澱上來說夢靈相比其它樂隊還是差了不少,作為一個年輕樂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2015年的招魂樂隊來自香港,為香港最早的黑金屬樂隊之一。而2016年登上Wacken的施教日,則是中國有據可查的第一個黑金屬樂隊。它們都各自見證了一段獨特的極端音樂在地下發展的歷史,其間有堅持,有迷失,有人離開,隨後又回來。招魂樂隊的以東方宗教元素與廣東話演唱為特色,而施教日則在不斷的嘗試發展中在自己的音樂中增加了琵琶作為點綴。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2018年,鬱樂隊登上Wacken,同年,它還獲得了金屬戰火大賽全球的總冠軍。鬱樂隊的旋死風格在國內本身就很少有人做,而他們的颱風和技術都首屈一指。鬱在重和流暢之間儘量尋求的平衡,儘管有諸如霜凍前夜之類的旋死樂隊嘗試在音樂中增加京劇元素之類的中國特色,但是鬱樂隊的整體磨合、國際化和現場感染力更加出色,也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樂隊的潛力和可能性。2016年的《異海之王》在前作的基礎上更為旋律化,編排甚至與很多國際樂隊相比也絕不遜色。如果一定要說缺點的話,也許是……創作速度實在慢了點。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2019年登上wacken的中國樂隊有四支,包括再次登臺的鬱樂隊,夢靈,以及葬屍湖和年輕的樂隊利維坦leviathan。對於一直處於小眾的本土重型樂隊來說,也許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中國的金屬樂,看到來自東方,風格迥異卻絕不遜色於人的金屬樂。對於音樂來說,語言或者文化從來都不是障礙,相反,正是因為擁有多姿多彩的特色和風格, 才讓音樂變得如此豐富而引人入勝。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盤點那些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重型樂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