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不惜花費重金懸賞的華裔記者:拍出的照片震撼美國輿論界


日軍不惜花費重金懸賞的華裔記者:拍出的照片震撼美國輿論界

圖為被日機轟炸的上海


1937年8月中旬。

此時正值抗戰前期規模最大、戰況最慘烈的淞滬會戰。為破壞中國戰略設施以及打擊中國軍民士氣,日本空軍在上海進行野蠻的轟炸。

1937年8月14日下午,日機開始轟炸上海。

關於日機對上海慘絕人寰的轟炸,以下摘自一段1938年3月19日上海《密勒氏評論週報》的報道,即可一目瞭然:

"被毀的商店至少有10萬家,其中包括店主的住宅和財產。這些商店或被焚燬,或被炸燬,或被轟毀,或被搶掠一空。我們倘驅車經過虹口、楊樹浦、閘北和南市等處,但見兩旁街道,盡成廢墟,往往延長几裡。在1932年'淞滬戰爭'後,約一里寬二里長的面積內損害頗重。這一次,三公里以上的面積內,往往片瓦無存,不足為奇。在許多地方,破壞的情況,簡直難以形. 得更低了,一架飛機扔下了炸彈,兩顆炸彈落下來了,一枚落在了火車頭上,一枚 落在了站臺上,“轟隆,轟隆,”的爆炸聲響徹了整個車站,一些人炸得血肉橫飛,倖存者顧不得拍身上的塵土了,繼續逃命。又是兩聲響,又是一些人倒下了,日軍轟炸機就是這樣兩架一次來轟擊上海火車站的,投完了所有的炸彈以後,日軍飛機逃離了上海火車站。

這次轟炸,共炸死無辜平民1742人,炸傷1873人,炸燬及燒燬的房屋財產難以計算。


日軍不惜花費重金懸賞的華裔記者:拍出的照片震撼美國輿論界

圖為日機轟炸後的慘象


而此時,任職於美國赫斯特新聞社的華裔記者王小亭,冒著被日機轟炸的危險,來到被炸的面目全非的上海火車南站,他顫巍巍的對著鐵路上的孩子按下快門。

於是,這張即將震撼整個西方輿論界並被載入史冊的照片——《中國娃娃》,應運而生。


日軍不惜花費重金懸賞的華裔記者:拍出的照片震撼美國輿論界




這張描繪的日軍慘無人道的暴行的真實新聞照片。於兩週後刊登於美國知名《生活》週刊。而此照片中殘破的戰爭廢墟與哭泣的小嬰兒圖像,不但震驚美國輿論界,甚至迅速流傳於全世界。

根據《生活》雜誌報道,截止雜誌出刊,已有1.36億人瀏覽過這張照片。要知道,當時全世界也僅僅只有20億人口。

可想而知,這張照片的影響力自然是空前絕後的,彼時的西方列強,還熱衷於實行“綏靖政策”,對於地區間衝突,漠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安穩、和平。

而這張照片使得西方媒體一掃之前冷漠的態度,不僅因為這張照片帶來的強烈震撼,更是因為日軍轟炸非軍事設施上海南站,使其感到強烈不滿。

各大媒體紛紛譴責日本的對中國的殘酷暴行,並盡其所能的聲援中國。


日軍不惜花費重金懸賞的華裔記者:拍出的照片震撼美國輿論界

上圖亦攝於淞滬會戰期間



氣急敗壞的日本不惜懸賞十萬多銀元捉拿王小亭,而王小亭全家於1938年底轉移到香港,終於逃脫了日軍的魔爪。


日軍不惜花費重金懸賞的華裔記者:拍出的照片震撼美國輿論界

圖為王小亭


但坊間對於這張照片的真偽始終存在質疑。

我們先估且不論這張照片的真假。日本對上海慘無人道的大轟炸總是鐵一般的事實吧,而王小亭向全世界展示了日本的暴行,從而為中國爭取了各國輿論的支持。

僅此一點,他就值得被國人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