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往昔的江湖奇俠傳:北霸天傳奇

偽滿時期,在熱北地區活躍著一支具有民族節氣的反滿抗日武裝,他們殺富濟貧、懲奸鋤惡,專門和日本人作對,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傳奇。這支隊伍的首領就是自號“北霸天”的綠林豪傑。

“北霸天”姓張,名才(文義),字洪德,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生於遼寧省建平縣。高鼻樑,大眼睛,說話口吃,生性豪爽。幼年喪父,後隨其母移居烏丹五分地水泉村。民國十六年(1927年)因生活所迫隻身來到林西縣北部五十家子鎮南溝門村(今老房身鄉),給地主老池家扛長活。當時該村只有一口水井,平時老池家等五戶地主連手不讓老百姓飲用,北霸天多次替村裡人和地主交涉無果,情急之下,他組織幾個好友去律家溝通過斷道的方式弄到槍支彈藥,然後回南溝門村血洗了老池家等五戶地主,從此拉起了杆子(1934年)。北霸天隊伍的活動範圍,從西南溝、大烏蘭、哈什吐到蔥根溝、湖泗汰、朝陽溝一帶區域。他們先是向地主大戶“借馬”、“借槍”,後又從偽警察手中奪取武器,隊伍不斷髮展壯大,人口最多時達八百多人。北霸天不但恨日本人,還恨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和投靠日本人的漢奸,專門找機會收拾他們,致使這些人對他恨之入骨。

赤峰往昔的江湖奇俠傳:北霸天傳奇

偽滿康德三年(1936年)農曆八月十六日,北霸天率隊伍二百餘人攻打設在永盛號(今新林鎮)的林西縣北部警察署,平時為虎作倀的偽警察逃命的逃命,繳械的繳械,北部警察署被徹底搗毀。永盛號的幾家地主也把手中的武器交給了北霸天。北霸天還打開糧倉,把糧食分給窮苦百姓,而後北霸天的大名便威振整個熱北地區。

北霸天的活動,沉重打擊了日本人在林西北部地區的統治,侵略者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剿滅這股反杭勢力。新任偽林西縣公署的日本參事官阿布虎男親自坐陣警務科,準備調集大批軍警對北霸天進行鐵壁合圍。北霸天聞訊後,立即率領人馬轉移到壩後(今錫盟草原)躲藏。日偽討伐隊圍剿撲空後,就以窩匪為名,抓走了西南溝馮德義、姚震山等八名群眾,在老房身學校進行嚴刑逼供,拷問北霸天的去向。北霸天得知這個消息後,親自帶領十名精明強幹的弟兄,連夜趕到官地鎮二段村前山附近設下埋伏,襲擊日本鬼子,救回了被捕群眾。

赤峰往昔的江湖奇俠傳:北霸天傳奇

偽滿康德四年(1937年)五月,日偽當局為儘快剿滅北霸天,又組織了一支由日本侵略軍和偽警察組成的討伐隊,與北霸天在統部黑山頭村展開激戰,最後,日偽討伐隊被北霸天擊潰,日本小隊長申伍身負重傷、戰馬被擊斃。日本參事官阿布虎男聞訊後十分震怒,又重新組織一百八十人的討伐隊伍,任命日本指導官山口信南為總指揮,限期剿滅北霸天。同年六月九日,日偽討伐隊在北部警察署的配合下,直撲北霸天駐地石匠山,此時正值中午,北霸天在山上,望見一個手持指揮刀,肩章閃閃發光的日軍,認定他是個日本軍官,於是手起槍響,山口信南當場斃命。討伐隊一見主帥被殺,頓時大亂,丟下山口信南的屍體不顧,落荒而逃。

日本人多次圍剿失敗後,改換了對付北霸天的策略,企圖以招降為名,誘殺他。他們公開聲稱為北霸天修建營房,並任命他為警備軍四連連長。偽滿康德六年(1939年),日寇以“關懷”為名,一面派人給“北霸天”送來酒肉、月餅、水果等,另一面卻組織討伐隊悄悄包圍了北霸天營地桃李溝(今氈鋪鄉湖泗汰村)。北霸天早已識破日本人的這一詭計,當天夜裡便把隊伍拉上山,次日天沒亮就和討伐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戰鬥從早晨一直打到晌午,日偽討伐隊死傷無數,慘敗而歸。

赤峰往昔的江湖奇俠傳:北霸天傳奇

招降北霸天的計策失敗後,日本侵略者報告偽滿洲國稱北霸天大大地狡猾,難以對付。偽滿洲國又從新京長春派人專程趕到林西,組織剿匪總指揮部,命令駐林西的蒙古騎兵三團、機槍連、山炮隊等全力投入戰事,並電令經棚、烏丹、大板等地抽調精銳部隊協助圍剿。自偽滿康德九年冬至翌年春(1942~1943年),歷經大小十幾次戰鬥,最終在烏丹大六份一帶,北霸天的隊伍因寡不敵眾而被打散,北霸天只帶十餘人突出重圍。

赤峰往昔的江湖奇俠傳:北霸天傳奇

偽滿康德十一年(1944年)冬,北霸天獨自一人(有說帶兩個兄弟的)返回林西縣五十家子鎮南溝門村,欲取出所埋藏的金銀財寶,圖謀東山再起或南下投靠八路軍,奇葩的是他從此以後不知所終,成為一樁迷案。對於北霸天的下場或下落,當地人有三種不同的傳說:其一據北霸天的外甥魏連增講,“舅舅大風大浪都闖過來了,想不到小小河流溝子翻了船”,當夜其結義兄弟用酒把他灌醉,乘熟睡之機將他用繩子勒死,時年三十九歲,實屬見財起意,圖財害命;其二據旁觀者說,北霸天回南溝村是想見他的一個姘頭一面,結果被他姘頭的一個相好謀害(也有說告發的,被日本人秘密處決),屬於嫉妒情殺;其三說他南下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後來成為了軍官,當然這最後一種說法最不可信,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而已。

總之,熱北抗日豪傑北霸天的結局是如此牽動人們的心腸,但又象博爾赫斯的迷宮一樣撲朔迷離,每一種版本的傳說都“給這一個事件投上了一線值得懷疑的光芒”,給後人留下諸多猜測和想象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