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子孝敬慈禧一碗湯,慈禧連喝十年讚不絕口,為何後來把廚子殺了?

夏梓琪


公元1900年8月,慈禧太后接到榮祿密報,說西方列強聯合起來要她還政於光緒,意思是讓她交出權力退出政壇,大清由光緒來管理。

列強們認為光緒比慈禧開明,和光緒打交道更容易溝通。

慈禧一生嗜權如命,聽罷勃然大怒,氣急敗壞向十一國發出宣戰書,然後支持義和團攻擊洋人教堂,製造外交事件,這就是“八國聯軍”攻進北京的起因。

面對列強的洋槍洋炮,慈禧認慫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於是帶著光緒、嬪妃及部分官員逃亡西安,歷史稱這次逃亡為“庚子西狩”。



兩年後,也就是1902年1月,在李鴻章的周旋下,事態平息,洋人得到利益後先後撤兵。光緒和慈禧從西安返回了北京,歷史稱這次回京為“兩宮迴鑾”。

這次慈禧從西安返京還帶回了一位廚子,慈禧御廚很多,至少有上百人之多,為何還要帶回一個西安廚子呢?

這事還要從慈禧逃難過程說起,慈禧剛逃出北京城時,由於走的慌忙沒帶多少吃的。

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慈禧才吃到了第一頓飯,是懷來縣縣令吳永進獻了一碗小米粥。

當時整個京城都亂了,老百姓逃的逃,跑的跑,根本找不到吃的,放在平時慈禧看也不看一眼小米粥,現在吃起來很香,這正是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



吳永因獻粥被提拔為前路糧臺會辦。

不管怎樣吧,經過近兩個月的顛簸,慈禧總算逃到了西安。

由於一路風餐露宿,吃不好睡不好,慈禧一到西安就病倒了。

御醫急忙為慈禧調理身體,又是吃藥又是點穴,針石藥劑都用上了。過了兩天慈禧臉色有了紅暈,氣色也正常了,但胃口不好,不想吃東西。

當時李蓮英很著急,總不吃東西怎麼能行呢?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能讓老佛爺吃東西是當務之急。



這時李蓮英命內務府擬定了一張通告,意思是召廚子,只要能讓老佛爺吃東西賞銀千兩。通告抄了上百份,發放給西安附近的縣衙。

過了兩天後,來應徵的廚子確實不少,各種絕活都亮了出來,煎、蒸、烹、煮、炸都發揮出來了,但是慈禧對所有的“作品”沒任何食慾。

就在李蓮英等人絕望的時候,一位40來歲的廚子揭告示面見慈禧,李蓮英問:“你有什麼廚藝要獻給老佛爺呢?”

這個中年人很自信的說:“我先賣個關子,我烹飪時不許任何人圍觀”。

李蓮英一聽很生氣,頭一次有人敢這樣給自己提要求,有心發火,但轉念一想,說不定這人有絕活,不是有句話叫做“能耐大的人脾氣都大嗎?”為了老佛爺我忍了。



李蓮英想到此嘿嘿一笑,說,“就依你。”

中年漢子很快做出了一碗香噴噴的肉湯,李蓮英端給了慈禧,慈禧接過來喝了一口,香氣和美味沁人心扉,這肉湯太美味了,慈禧喝一口簡直要飄飄欲仙。

親們看過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食神》嗎?中年漢子就相當於食神。“食神”不但受到了獎賞,還留了下來成了慈禧的廚師。

慈禧一下子被肉湯迷住了,就像吸大煙一樣離不開這道美食了。因此在“兩宮迴鑾”時,慈禧特意把“食神”帶回了北京。

轉眼十年過去了,慈禧越來越迷戀肉湯,對“食神”賞賜不斷。

“食神”年齡越來越大,他就收了一個徒弟,把自己的廚藝和做肉湯的秘訣傳給徒弟。看看徒弟能接自己班了,“食神”於是告老還鄉了,




在“食神”走後不久,一天慈禧突然問新廚子肉湯怎麼做的如此鮮美?

新廚子就忘了師傅“不要把秘方告訴任何人”的叮囑,老老實實回答說是用羊下水做的,用胡椒、大料、香醋等佐料去了羶味。然後放幾粒大煙殼……

我估計新廚子想討好慈禧,所以才一五一十說出了配方,原來西安人最喜歡吃羊肉泡饃,“食神”改進了原來工藝,把羊肉去羶味,所以慈禧一直沒吃出是羊肉湯。

慈禧一聽新廚子的一番話勃然大怒,於是喊道:“來人,把這廚子拉下去砍了”廚子到死都不知道犯了大清哪條刑律!

慈禧為什麼要殺新廚子呢?



原來慈禧出生於1835年,生肖是羊,她是不吃羊肉的,也不允許別人當著她的面吃羊肉,如今廚師卻用羊下水給她做湯,這一吃就十年之久,你說慈禧能不發怒嗎?

後來慈禧派殺手到西安追殺“食神”,可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慈禧只好作罷。

故事講完了,相信親們也明白這是諷刺慈禧的傳說。


秉燭讀春秋


首先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不過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奢侈無度,揮金如土在她垂簾聽政的48年裡,在整個清朝後宮,誰見了她,包括光緒皇帝也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嚇得瑟瑟發抖,慈禧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對於她飲食更是紫禁城裡的頭等大事。


據說慈禧太后每次吃飯得要100種菜端上桌,每一盤菜她只吃一點,有好多菜甚至動都沒有動過,而且人上了點年紀,胃口也不是很好,對於這100種菜,大多數只能浪費掉而已。

有一日,後宮新來了一個御廚做了一碗美味的湯,慈禧太后破天荒的,把這碗湯喝的乾乾淨淨,喝完後還是意猶未盡,隨後又喝了一碗,廚子告訴慈禧,這個羊湯具有養胃的效果,慈禧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後,每日必喝一碗一模一樣的湯,接連喝了十年之後,廚師年紀大了準備退休回老家去了,臨走之前他把做這個湯的秘方告訴了小徒弟,並囑咐小徒弟每天要做一碗一模一樣的湯給太后喝,千萬不能有任何的差錯,囑咐完徒弟之後,這個廚師才戀戀不捨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有一天慈禧太后一時興起,把小御廚叫到身邊問道:“這個湯如此美味,裡面加了什麼佐料”誰知這個小廚師畢竟年歲較小,不會撒謊便戰戰兢兢的說道:“回老佛爺的話,這個湯是用羊下水做的,然後經過慢火的熬製”慈禧一聽頓時變了臉,慈禧覺得這個羊下水是非常廉價的東西,用這個給她做東西簡直就是侮辱她,她以前一直認為這個羊湯就是羊肉做的,慈禧一氣之下,下令將眼前的這個廚師給殺了。


總結:慈禧一直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人物,平日裡不論她吃飯 睡覺,都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就這她還覺得不夠呢,確實是挺招人恨。


佳寧姐姐說歷史


這多半是個真實的故事,不信的話請耽誤你寶貴的分把鍾時間看完。

慈禧為何將為自己做了十年湯的廚子給殺了?

光緒年間,慈禧去寺院進香,險些被刺客所傷。經受這麼一驚,慈禧經常做噩夢。有一次夢見身邊的侍衛,個個成了亂黨,將他抓了起來,兩個人按住她的雙肩,逼她跪下,另一人舉起明晃晃的大刀朝自己的頭上砍來…… 慈禧大叫一聲,從噩夢中驚醒,嚇出了一身冷汗。她坐起身來,一摸床上又溼了一大片。太監李蓮英聽見動靜連忙趕來,一邊指揮宮女為慈禧整理床鋪,一邊召喚太醫。經太醫診斷,太后得的是驚悸症:夜裡睡眠不好,白天懨懨不想進食,必須食補,療養身體,慢慢的就不會做噩夢了。 慈禧聽罷,沉思了一會兒,突然眼睛一亮,吩咐李蓮英立即去找孫思德,並且說道:孫思德做的美味安魂湯,著實讓人難忘。”李蓮英聽到“孫思德”這個名字,一下子想起來了:記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慈溪和光緒倉皇西逃。沿途的官員早已逃光。一路上,太監只能找一些棒子麵的粗食給慈禧吃。



這天晚上,慈禧一行人來到河北境內的一個小村子,這時慈溪覺得飢餓難耐,突然,她聞到一股香香的味道。這股香味一下子把慈禧的魂勾了出來。她趕忙叫李蓮英,看看這股香味是從哪兒飄來的。李蓮英順著香味尋去,來到一間屋前,進去一看,只見一男一女兩個大人和兩個少年,灶臺上放著一口鐵鍋,香味正是從那鐵鍋裡傳出來的。

李蓮英走上前,對那男人說:“我們是皇太后的人,你叫什麼名字?”男人聽了,趕忙叩頭稟報:“我叫孫思德,家住北京城郊,聽說八國聯軍打來了,就帶著妻兒一路西逃,逃至此地,見田裡有些山藥,就挖出洗淨熬成了一鍋湯準備充飢。”李蓮英聽了對孫思德說:“你把這鍋湯給我們吧。”隨即命令兩個太監抬走了鐵鍋。



可能是因為慈禧好久沒有吃飽過了,這下子,竟然一連喝了幾碗的山藥湯,打了幾個嗝。她高興地取下手上戴的一個玉扳指,讓李蓮英去賞給孫思德。那個夜晚,慈溪睡得的特別香甜。次日,慈溪神清氣爽,讓李良英去找孫思德,打算封他為御廚,誰知孫思德一家已經不見蹤影。

此刻慈禧的症狀跟當年一樣,她於是想起了孫思德。李蓮英命人畫了孫思德的畫像,在北京城四處張貼。過了半個時辰,侍衛帶著一個廚子模樣的人,來到李蓮英面前。侍衛說:“大總管,御膳房的曠子葉說認識這個人。”曠子葉說,此人名叫孫思德,是他遠方的一個表叔,並且跟他同住一個村。曠子葉還說孫思德是一個吃貨,手裡有點錢,就買肉打酒,然後配上食料,做出來以後弄得全村都能聞到香味。平時就是煮點蔬菜,也是放入蔥、姜、蒜等佐料,否則就吃不下。村裡人都譏諷他為“窮人富嘴”。李良英想,孫思德在逃難的時候,都能把山藥做得香噴噴,全村都能聞到香味,於是斷定的說道:“就是此人了”。



曠子葉帶著李良英和一隊禁衛軍,來到孫思德的住處。見了面,李良英馬上就認出了孫思德。面對呆若木雞的孫思德,曠子葉連忙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孫思德聽了,對曠子葉小聲說:“你可害苦叔了!”

李蓮英只是催著孫思德跟他們一起回紫禁城。孫思德思索了片刻,對李蓮英說:“我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讓我把孫子的兩個球帶上,想孫子的時候,也好拿出來看看。”李蓮英點頭,孫思德於是就把小孩玩的兩個球拿起帶在身旁。這球外面用布纏住,是當時小孩子非常喜愛的玩具。一路上,曠子葉悄悄問孫思德,安魂湯是用什麼食材做的。曠子葉在御膳房是個打雜的,一心想成為御用大廚。對曠子葉的想法,孫思德非常明白。他對曠子葉說:“你最好還是不要跟我學,伴君如伴虎,有什麼差錯,是要掉腦袋的。”曠子葉說:“叔,你就把秘方傳給我吧,別的你不用管,我們又不是外人。”孫思德長嘆了一聲,卻不再說話。



來到皇宮,李蓮英吩咐孫思德做安魂湯。孫思德對李蓮英說:“李總管,我有兩個要求,行不行?”李蓮英道:“你說吧。”孫思德說:“其一,我要單獨的一個廚房;其二,我要一個人幫我單獨採選食材。”李蓮英隨即答道:“那好呀,就讓曠子葉幫你採選食材吧。”於是孫思德讓曠子葉先去藥房取桂枝、防風、菊花、決明子、紅棗、生地等中藥,又讓他去街市上購買河南焦作產的鐵棍山藥,內蒙產的羔羊肉。等曠子葉買回這些食材,孫思德便關上房門,在裡面忙乎起來。

過了很久,孫思德打開門,吩咐曠子葉把火生好,把中藥包在一個紗包裡,和山藥,羔羊肉放在一起,先用大火燉煮,然後用小火慢慢地燉。燉了兩個時辰,廚房飄滿了香味。孫思德說:“好了。”他把安魂湯交給李蓮英,並且說一定要趁熱進補,才有效果。李蓮英先盛出了一小碗。孫思德知道,這是規矩,主要是怕有人在湯裡下毒。他正要準備喝時,曠子葉突然說:“我來試吧。”說著搶過湯碗就嚐了起來。曠子葉慢慢的嘗著,他嚐出了各種藥料,山藥和羔羊肉的味道,最後,他挑出一塊似肉非肉的東西,吃下去,感覺厚實醇綿,卻嘗不出是什麼東西。


慈禧一口氣喝完安魂湯,興奮地對李蓮英說:“就是這種味道。”當天他食慾大開,又進了兩小碗米飯,晚上安安穩穩的睡了一覺。次日,慈禧覺得氣定神閒,下令賞賜給孫思德黃金百兩。見孫思德得了黃金,曠子葉更加眼紅,他一頭拜倒在孫思德面前,說:“叔,你把秘方告訴我吧。”孫思德搖搖頭:“我不能說,說給你聽,便是害了你。”

轉眼10來年過去了,曠子葉見孫思德鐵定心不教,於是決定另想辦法。他從孫思德的習慣著手,整天細心觀察,終於發現了一個細節,就是孫思德帶在身邊的兩個球不見了。曠子葉靈機一動,猜出了湯裡最重要的一種食材。於是他熬了一鍋湯,盛了一碗端到孫思德面前,說:“叔,這是我熬的湯,您嚐嚐。”孫思德品嚐後,瞪大了眼睛問曠子葉:“你都知道了?”曠子葉回道:“你的秘密全都在那2個球上。”孫思德無奈的點點頭,說:“你想怎麼樣?”曠子葉說:“您找到李總管,藉口家中有事,把技藝傳給我,如此,您就可以平安的離開紫禁城了。”

孫思德聽了,驚喜的說:“好,我這就給李總管去說。” 李蓮英聽說孫思德要離開,當然不答應。孫思德便說自己年紀大了,已將技藝傳給了曠子葉。李蓮英於是讓曠子葉親手做了一碗湯,然後呈上給慈禧,見慈禧辨別不出與原先的差別,這才准許孫思德離開。



曠子葉當上了主廚後,脾氣變得越來越大,不但不把手下的小廚子當一回事,甚至連續太監也敢罵了。不久,便惹怒了慈禧身邊的一個梳頭太監。這天,梳頭太監在給慈禧梳頭的時候,對慈禧說:“奴才聽說,曠子葉私下誹謗老佛爺,說太后根本不是神胎鳳命,他給太后做的湯裡面,加入了不乾淨的東西。”原來,慈禧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一直標榜自己是天生的鳳命,不吃動物的內臟,因為民間傳說鳳凰最愛潔淨,只食動物的肉,不吃動物的內臟。

慈禧聽了,勃然大怒。命人把曠子葉抓來。在幾名小廚子的指認下,曠子葉承認在安魂湯里加入了“豬脬”。原來,曠子葉開始一直沒能研究出孫思德用的食材,後來,看見孫思德隨身帶的兩個球沒了,這才明白。在農村小孩們愛用豬脬做成球玩。豬脬就是豬裝尿的膀胱。在殺豬時,倒出尿液洗淨,吹滿氣曬乾後變成了圓球,在外面裹上布紗,就做成了球。於是曠子葉買了個豬脬做實驗,果然做成了和孫思德一樣的安魂湯。 慈禧聽了,心中大怒,下令立即處死曠子葉,然後派人去抓捕孫思德。不料,孫思德早已離開村子,不知去向。

總結:曠子葉最終學會了慈禧太后喜愛喝的安魂湯,認為從此可以在宮中富貴下去,卻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危機,加上他的高傲之氣,學會了做安魂湯之後,反而招來了殺身之禍,可悲!也從側面反應了慈禧的奢侈之度。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慈禧,慈禧呢,她非常喜歡喝一種湯,喝了10多年,最後知道做法後,竟殺了這個廚師。但是這道湯卻成了現在非常好吃的一種食物。

關於慈禧,人們對她的評論是個有好壞,說她好的大多是因為她的政治手段,雷厲風行。而說她壞的,大多都是因為她的生活太過奢侈,別的不說,就光過一次生日,就相當於建設一個北洋艦隊。

據民間所傳,慈禧光一頓飯,就能吃掉普通百姓一個月的飯量。光是菜的種類就有100多種,普通人家頂多四菜一湯吧,這還算富有的了,如果不富有的,有一個菜就算好的了。當然,慈禧是吃不了那麼多的,吃剩下的,就會賞給宮女太監,作為她們的午飯或者晚飯。

慈禧的奢侈是有目共睹的,不光是吃飯,就連洗澡,她一次都能用掉一百多條毛巾,你看看,慈禧是有多麼的鋪張浪費。

但是,每天都吃這些也會膩,李蓮英可是非常會討好慈禧的,有一次,他讓廚師做了一道湯,盛在陶罐中,擺放在餐桌的最中間。

慈禧還真就被這個“小玩意”吸引住了,讓李蓮英拿到自己跟前。慈禧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吃,李蓮英讓慈禧嘗一嘗。慈禧嚐到第一口,立馬就愛上了這湯,而且還吩咐說,我每天都要喝這個湯。

慈禧整整喝了10年,有次閒來無趣,就問李蓮英這到底是什麼做的,怎會如此美味,喝了那麼多年也沒有一點厭倦,仍是覺得像第一次喝到它一樣。

李蓮英悄悄地說:這些都是“羊下水”做的。其實“羊下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羊雜,而羊雜就是羊的內臟。

本以為慈禧會很開心,但是沒想到慈禧突然暴怒:我怎麼能吃這種東西?竟給我吃了10年!

慈禧生氣那誰也扛不住啊,當場下令把廚師殺了。

廚師最後死沒死不知道,也可能沒殺。總之,很快這種湯就傳到了民間。

這種食物是非常美味的,沾上了就上癮。在當時那個年代,羊雜其實很便宜,因為那些富貴人家看不起這些東西,只有吃不起肉的人,才會買這些來解解饞。

但是誰讓它美味呢,民間對這種食物的做法也是越來越多,導致羊雜價格上漲。

而現在,羊肉羊雜大街小巷都有,只要有賣羊肉的地方,就會有。

可惜了那個廚子,因為慈禧的潔癖喪失了一條命。


理科男讀歷史


慈禧的一碗湯。

1、歷經風雨的慈禧。

慈禧太后,絕對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強女子,可以說,她是繼武則天后,影響中國歷史最大的一位女人,她掌控大清48年,她的一生經歷了5次大的戰爭,可以說是歷經風雨,儘管她對中國近代的傷害巨大,但我們不得不佩服,作為一個女人,從入選進宮,到一步步走上統治地位,她的統治手腕還是非常強硬的。



2、奢侈的慈禧。

作為清朝的統治者,慈禧太后又是非常奢侈的,根據記載,她每頓飯都要上山珍海味,菜品超過100道,當然大部分都是略微品嚐一點,哪個菜合口味,旁邊的奴才就記錄下來,普通老百姓的飯她一口不吃,如果恰巧碰到老佛爺心情不好,菜品又不合口味,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有廚子人頭落地,所以,每天御廚的廚子們都會膽戰心驚,生怕老佛爺挑刺龍顏大怒。長時間的山珍海味,同樣也讓老佛爺的胃吃壞了,有一天晚上,老佛爺消化不好,翻來覆去睡不著,老是嗝氣,她突然想到了當年逃亡路上碰到的一個叫孫思德的廚子做的一種暖胃湯,所以第二天就派人去找孫思德,這個孫思德根本不瞭解宮廷規矩,收拾一番後,就老老實實的跟著進了宮,中午老佛爺用膳,喝了暖胃湯後容光煥發,就問孫思德暖胃湯的做法,孫思德老實交代了暖胃湯是用羊肉和羊的下水打碎後,加桂皮、生薑粉等佐料大小火熬製的,還沒聽完,老佛爺就大口大口的嘔吐起來,原來慈禧屬羊,她從來也不吃動物的內臟,所以,當她聽了孫思德的介紹後,頓時胃裡翻江倒海,一怒之下,孫思德也就人頭落地了。



智者說歷史


慈禧殺廚子的故事,僅是一個民間傳說,真偽難辨。不過呢,故事很有趣,權當茶餘飯後的消遣,逗人一樂,也算是慈禧給大眾做貢獻了。

從這個有趣的故事推測,慈禧似乎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很有可能經歷了八國聯軍入侵戰亂的慈禧,除了精神衰弱睡眠不好之外,還患有尿床的毛病。

這件事要從八國聯軍進北京說起。當時,聯軍包圍了紫禁城,槍炮聲徹夜不停。天還未亮,慈禧就同光緒等人換上了早已備好的普通人衣衫,逃出了北京城,直奔山西太原而去。

原本京城到太原的官道周邊,商旅不斷,客棧繁多。慈禧一行認為帶上一些銀兩,吃喝穿用都可以在沿途購買。結果,因為戰亂,沿途看到最多的,就是跟慈禧一樣西逃的難民,以及戰敗的清軍、義和團。而那些客棧店鋪早都已經關門歇業,被殘兵、難民給搶掠一空了。

慈禧一行人餓著肚子走到了河北的一個小村子,突然飄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慈禧的口水直流,肚子咕嚕嚕的大叫。李蓮英非常機靈,跟慈禧稟了一聲,就直奔香味而去。李蓮英順著香味,找到了一座破舊的土屋,進門一看,只見一家四口,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少年圍著灶臺上的一口鐵鍋。誘人的香味就是從鐵鍋中傳出來的。

李蓮英報上了身份,灶旁的男人趕緊叩頭,說他叫孫思德,原本家住京城近郊,為了躲避戰亂,才到了此地。他們看到田中還有些許山藥,就挖來煮了一鍋湯,準備充飢。李蓮英瞭解後,說這鍋湯獻給太后吧,就讓跟來的兩個太監,將鐵鍋端走了。

終於有吃的了,慈禧一高興,吃了好幾碗。填飽了肚子,慈禧開心了,取下手上的玉扳指,讓李蓮英交給孫思德。當夜,慈禧也睡得特別的安穩香甜。第二天一大早,慈禧覺得孫思德的手藝不錯,大讚孫思德做的湯安神有奇效,就想讓孫思德做御廚。結果,孫思德一家人,早已經不知去向。

慈禧之後,到了太原,又轉去西安。議和之後,重新返回了京城,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偶遇孫思德之事,慈禧也就慢慢的有些淡忘了。

慈禧回京之後,一直沒有忘了繼續修建她的陵寢之事,曾數次親自前往查看進度。其中一次,慈禧路遇刺客,險些被刺客投擲的炸彈炸傷。慈禧立刻返回了紫禁城,但是自此之後,她的精神和身體徹底扛不住了,經常做噩夢。夢中,她身邊的侍衛都成了亂黨、刺客,都要謀害她。他們甚至把慈禧抓起來,要用明晃晃的大刀砍她。從夢中驚醒的慈禧,起身之後的床榻上也總是會溼一大片。

太后生病了,這可是大事,宣御醫,開藥方,可是總也沒什麼效果。這時候的慈禧突然想起來了西逃之時睡得最香甜的那一晚,想到了做安神湯的孫思德。於是,叫來了李蓮英,速度將孫思德找來。

恰巧,御廚房有一個叫曠子葉的幫廚,是孫思德的一個遠房表侄。由曠子葉帶路,李蓮英找到了孫思德。原來,孫思德家雖然不富裕,但是就愛研究吃的,哪怕是經常斷頓,只要有吃的,也是儘量將蔥、姜、蒜之類的調料配齊,所以,孫思德做的一手好味道的湯。

李蓮英說明了來意,孫思德想了半天,說他這一去紫禁城,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一次,為了解思念孫子之苦,就將孫子玩的兩個球帶上吧,想孫子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一看。

到了紫禁城之後,孫思德要求給他一個單獨的廚房,並由曠子葉負責給他打雜,準備食材。李蓮英自然是一口答應了。曠子葉自然也非常歡喜,他一直夢想著做大廚,也希望能夠從孫思德這裡學到做湯的秘方。

孫思德讓曠子葉準備了桂枝、防風、菊花、決明子、棗幹之類的各類藥材,還買來了上好的山藥,以及產自蒙古大草原的最優質的羔羊肉。所有食材都準備齊了,孫思德將曠子葉趕出了廚房,獨自在屋內開始鼓搗各類熬湯的材料。

過了很久,孫思德將曠子葉叫入了廚房,讓曠子葉生火開始做湯。孫思德將包在布中的中藥包,以及切好的山藥和羔羊肉一起放入鍋中,燒開後小火慢燉。兩個時辰之後,香氣四溢,慈禧日思夜想的安魂湯終於熬好了。

按照宮內的規矩,李蓮英盛了一碗,讓孫思德試菜。曠子葉也想一品湯的味道,就主動請纓,他嚐出了各類中藥材和山藥、羔羊肉的味道,似乎的確是比普通的羔羊肉湯要香。

李蓮英見試菜沒有異常,就趁熱進獻給了慈禧。慈禧喝了安魂湯,頓感精神大好,食慾大增。當晚,慈禧終於安安穩穩的睡了一個好覺。第二天,慈禧覺得神清氣爽,賞孫思德黃金百兩。

曠子葉見孫思德受賞,眼紅的很,一頭跪在了孫思德面前,求孫思德授予秘方。孫思德搖搖頭說,告訴你秘方,那是害了你呀。曠子葉見孫思德不肯教,就悄悄的日夜觀察孫思德的一舉一動,自己也嘗試按照孫思德所配的材料熬煮。終於,曠子葉發現了其中的奧秘,他發現孫思德帶進宮來的兩個球不見了。曠子葉非常聰明,立刻猜出來孫思德秘密放的最後一道食材是什麼。

原來,孫思德在湯中加了豬尿泡,就是豬的膀胱。民間的小孩子會拿清洗過的豬尿泡吹氣,當皮球玩。在民間,通常認為吃啥補啥,豬尿泡也是治療遺尿症的一個方法;再加上一些中藥材、山藥的作用,可以安神凝氣;而羔羊肉又是大補,所以,對慈禧的神經衰弱、夜驚,以及煩人的遺尿症有了效果。當年,孫思德燉的山藥湯中,就放了豬尿泡。因為食物太少了,有東西吃就不錯了,所以,孫思德看到農戶留在牆壁上的豬尿脬,就洗淨切碎,放進了鍋中一起煮。結果,無意中竟然幫慈禧醫治了遺尿症。

曠子葉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就熬了一鍋湯,讓孫思德品嚐。孫思德一品嚐,笑了笑,說你已經知道了?礦子葉點點頭。孫思德正好早有離開皇宮這個是非之地的打算,於是,就跟李蓮英說曠子葉已經學會了他的熬湯方法,他年齡大了,想還鄉陪伴家人。

李蓮英不放心,讓曠子葉單獨熬製了安魂湯,品嚐之下,果然一模一樣。於是,就稟告慈禧放走了孫思德。而曠子葉也因為熬的安魂湯,當上了主廚。

做了主廚的曠子葉,卻沒有孫思德的謹慎,天天作威作福,打罵給自己做助手的小廚子,卻又不防著小廚子,結果,讓小廚子知道了曠子葉在湯中放豬尿泡的事情。小廚子就悄悄的告訴了給慈禧梳頭的太監,而太監也早已看不慣曠子葉的作為,於是就找機會告訴了慈禧。

這……竟然給當朝太后吃豬尿泡這類骯髒的東西。慈禧大怒,立刻下令處死了曠子葉,包括知道這件事的小廚子,梳頭太監,也統統都被慈禧所殺,據說殺了足有一百多人。看來,告密也要當心呀。然後,慈禧又派人去捉拿孫思德。出宮後的孫思德,早已預料到了結局,所以,一出宮,他就帶著家人和慈禧賞賜的金銀寶物,遠遁他鄉了。

慈禧呢,再也沒有安魂湯吃了,經常床上一片溼。而慈禧被八國聯軍嚇到得了尿床病的事情,雖然百般遮掩,也還是從此傳開了。


奕天讀歷史


據說慈禧當年喝的是羊雜湯,在她知道後,就憤怒之下殺了做這道菜的廚子。

這道菜最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他的名字和做法,也沒有問過廚子,只知道這道菜滋補養顏,對於愛美的慈禧來說,她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就在這樣不知情的情況下,她喝了將近十年之久。

突然有一天,他問廚子,這道菜是由什麼做成的?廚子回答說是由羊內臟做成的,慈禧知道後非常的生氣,於是就下令把廚子殺了。

為什麼她會殺廚子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慈禧自認為自己非常的高貴,這種低等的民間的菜品配不上她,讓她有損身份,所以慈禧一怒之下就把他殺了。





小孫說史vlog


說起這個事情就不得不再提提讓人很難忘記的慈禧了,這老佛爺的生活用奢侈形容都顯得有點不足,為啥這麼說呢?因為她吃頓飯要一百多個菜,上個廁所全程不用動手,但是就是因為這麼奢侈的一個人在知道自己最喜歡喝的湯原料後大怒。



據說當年在逃難的時候慈禧為了吃點好的,把乾隆最喜歡的金火車頭還有平時戴的金手鐲等都送人換吃的了,但這肯定也只是一小部分,畢竟她是當時真正掌權者,所以對於下屬或者老百姓如果想多活幾年,肯定會盡力討好,也會適時給慈禧提供吃的。

慈禧他們在逃難路上聞到有一股好香的味道,找到源頭嚐了一口覺得很好喝,就把這個廚子招進宮裡做飯了,但是這個廚子卻不願意進宮,因為他做飯的原料是羊雜,這種內臟慈禧可是不吃的,如果被她知道了肯定沒有好下場,但想是這麼想,慈禧的話也不能不聽,而且這個廚師還有個貪財的侄子,所以無奈之下就進宮了,這一做就是十年。

在宮裡的時候這叔侄倆做飯都是自己操作,所以十年裡都沒有人發現是羊雜湯,直到這個廚子怕出事自己回家,讓貪財而且有點傻的侄子接自己的班後才出事。這個侄子不是人傻,是有秘密藏不住,而且好吃懶做,有了湯的配方後他開始安排侍衛和宮女做飯,所以慢慢的這個秘密就被告到慈禧那去了,結果這個侄子就頂了鍋,不過也不能怪他叔叔,畢竟叔叔知道這不是個好差事,而且還是侄子急於上位,臨走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還是沒能保守秘密。



所以從那以後這個湯也就傳開了,慈禧喝了十年的最喜歡的湯其實就是羊雜湯,是 她最討厭的食材做成的。不過現在市場上或者家裡做的羊雜湯還是很美味的。


曉峰來介紹


最近在看關於慈禧的書,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看了幾個前面的回答,基本都是在順著題主的問題編故事,看看圖個樂就行了,那不是真正的歷史,我來說一說歷史上的慈禧。

首先,慈禧不可能把一碗湯喝十年的

第一,在清朝後宮,皇帝愛吃什麼、愛喝什麼是絕對的大忌諱,任何人都不會知道,任何人不得討論,任何人不得記載,誰說誰掉腦袋。

第二,慈禧每次吃飯都是直接上120多道菜,慈禧挑著吃,沒有任何規律可言。誰也摸不透慈禧的脾氣。今天愛吃這個,明天也許連看都不看。這也是慈禧故意而為,一方面是體現她的神秘感,威嚴感,另一方面也是怕有人摸透她的愛好習慣,在飯菜裡給她下毒。

第三,大清朝有嚴格的祖宗家法“吃菜不許過三匙”。吃飯的時候,慈禧看中了哪道菜,只要眼神一挑,身邊的太監就會意了,用羹匙給慈禧舀進布碟裡。如果慈禧嚐了以後說一句“這個菜還不錯”,就再給慈禧舀一匙,然後這道菜就要往下撤了,絕不允許舀第三匙的。

另外,身邊伺候慈禧吃飯的太監也是絕不允許給慈禧推薦菜的。不像我們今天和領導一起吃飯,你說“領導,這個菜不錯,你嚐嚐”。在慈禧時代是堅決不允許的。這叫侍膳不勸膳。如果有不開眼的太監敢這樣說,下來掌嘴是跑不了的。

在《宮女談往錄》裡有這樣一段記載,老太監張福說:“我自從熱河行宮伺候老太后以來,四十多年,可到現在也不知道老太后愛吃什麼。今天愛吃貢菜(各省進貢的),明天愛吃例菜(壽膳房菜譜上的菜),後天也許愛吃時鮮(時令的菜)”。

慈禧愛喝的所謂的湯,其實應該是奶茶

慈禧喜歡和人奶和牛奶,但是宮裡還是保留了東北人的習慣,喝奶對茶,叫奶茶,和我們現在和的珍珠奶茶不一樣,那是純正的奶和茶。這杯奶茶一般是慈禧起床後吃飯前喝的開胃飲料。

那有人就問了,既然慈禧每天早上要喝這個奶茶,那心懷不軌的人會不會在奶茶裡下毒呢?慈禧不傻,這點早就考慮到了。

首先,負責給慈禧做奶茶的太監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張福,原名張得福。這個太監伺候了慈禧一輩子,只幹兩件事,給慈禧燒茶,給慈禧煎藥。慈禧特別信任他。他為人也特別低調,從不侍寵欺人,也不斂財置地,一輩子孤身一身。

其次,慈禧的這杯奶茶不在御膳房做,慈禧的儲秀宮裡有一個單獨的小茶爐房,是老太監張福的專屬用地,也是禁地,沒有許可一般人是不允許進去的。

所以說,廚子是不可能主動孝敬慈禧湯的,那是找死。慈禧也不可能喜歡到喝十年,那也是找死。至於慈禧殺廚子,因為慈禧一生殺人無數,也可能是把某些傳聞給捏合到一起了。


我是歷史百小生,一個喜歡歷史的宅男奶爸,歡迎您隨手點個關注,我們做朋友!


歷史百小生


廚子作了一碗湯,先是讓慈禧讚不絕口,後來卻又被殺,這卻是為什麼?

清朝乾隆皇帝喜歡下江南,因此民間很多美食就跟乾隆皇帝掛上了勾,有很多美食推銷的時候就會加上一句這可是乾隆皇帝吃過的,那身份就大為不同,清朝還有一位跟美食有關係,就是清末實際掌權人慈禧太后,因為她在八國聯軍侵華時逃亡西安,關於她和美食的故事也就多了起來。


話說慈禧太后因為想廢了光緒另立皇帝的事遭到外國列強的阻撓,心裡是大為光火,如果說國家利益受損,慈禧根本不當一回事,現在是自身的利益被人干涉了,這可把慈禧的無名火勾起來了,於是利令智昏的慈禧不管後果,主動跟各國列強宣戰了,當時中國被小日本打敗才幾年,也不去反思一下為什麼被一個小島國欺負成這樣,國力已經不堪成什麼樣,拿什麼跟人家鬥,而且一下子跟當時世界最強的幾個國家都宣戰了,這不是找虐是什麼?

當時頭腦清醒的幾個大臣都覺得這婆娘瘋了,真是不可理喻,所以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搞了個東南互保,抗了慈禧太后的懿旨,清朝當時的國力已經疲憊不堪,八國聯軍很快就攻到了北京城,囂張的慈禧一下子軟了,趕緊收拾一番丟下北京西逃去了,因為是逃命,慈禧一行沒帶什麼東西,就帶了銀兩,覺得有錢還怕什麼沒有,缺什麼在路上買就是了。


沒想到一路上都是跟他們一樣逃難的人,路上的店鋪都關門了,慈禧一行想買東西都沒有地方買,這下子讓高高在上的慈禧也嚐到了又餓又冷的感覺,這天到了河北一個小村子,一行人停下來歇息,一陣香味飄了過來,飢餓的慈禧太后聞到香味後,不禁嚥了咽口水,肚子更是咕嚕咕嚕叫起來,識作的李蓮英立馬循著香味找到了地方,發現一座破屋裡有幾個人,而鍋中正煮著湯,那香味正是鍋中的湯發出來的。

李蓮英報上名號,然後詢問這幾個人,得知這幾個是一家子,男的叫孫思德,是北京近郊的人,也是出來逃難的,路過這裡看到地裡還有些山藥,就挖來煮了湯,李蓮英就說把這鍋湯獻給太后,然後命兩個小太監端了鐵鍋走了,慈禧太后喝了這湯是讚不絕口,連喝了好幾碗,隨後取下手上的玉扳指讓李蓮英賜給了孫思德,這晚慈禧太后睡得特別香甜,第二天醒來慈禧大為高興,沒想到這湯還有安神助眠的奇效,於是命李蓮英去找孫思德,想讓他跟在身邊當個御廚侍候她。


結果孫思德一家早已離開,李蓮英自然也沒辦法,慈禧太后一行跑到西安,心裡是一直提著,害怕各國列強要對她這個罪魁禍首不利,所以放出無恥之言:“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各國列強覺得留著慈禧可以讓他們很省事的在中國得到想要的好處,所以就沒追究慈禧,就這樣滿清政府跟列強又簽了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慈禧太后在議和後又回到了北京。

回到京城後,有一次慈禧去寺院燒香拜佛,遇到了刺殺事件,雖然有驚無險,卻讓慈禧嚇得夠嗆,這夜裡就做起了噩夢,夜裡睡不踏實,白天就沒精神,連著好幾天都是如此,慈禧太后就想起了西逃時候喝過的那碗湯,於是下令尋找孫思德,巧的是御廚房有個幫廚叫曠子葉的認識孫思德,他是孫思德的表侄,得知宮裡要找孫思德的消息後,自告奮勇帶著李蓮英去找孫思德去了。


孫思德得知李蓮英來意後,苦笑著搖了搖頭,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說入宮不知何時回來,想把孩子玩的兩個球帶上,這樣想他們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看,李蓮英也沒多想,同意了孫思德的請求,孫思德入宮後,說要給他個單獨的廚房,只要曠子葉一個幫廚,準備好食材後,孫思德讓曠子葉出去,自己一個人就開始熬湯,湯弄好後,李蓮英盛了一小碗要試湯,曠子葉又自告奮勇表示願意代勞,試過沒事後,李蓮英就端著湯給慈禧太后送過去了。

慈禧太后喝了湯後,當天晚上就睡了個好覺,第二天就賞了孫思德黃金百兩,這讓曠子葉很是眼紅,就死纏爛磨的要孫思德教他做湯,孫思德只是不肯,說曠子葉學會了就是害了他,曠子葉自然不信,就偷偷觀察孫思德,終於被他發現了秘密,那就是孫思德帶的兩個球,這兩個球其實是豬尿泡,因為要用來燉湯,球越來越小了,曠子葉就去問孫思德,孫思德見瞞不過,只好將湯的配方告訴曠子葉,叮囑他千萬不要被人看到配方。


隨後向李蓮英推薦說曠子葉也懂得做這個湯,他想回去陪家人,李蓮英在試過後,發現跟孫思德做的一模一樣,見孫思德去意已決,就稟告慈禧太后讓孫思德出了宮,而曠子葉憑著這個安神湯當上了主廚,曠子葉在剛開始還會懂得隱藏秘密,不過後來卻是脾氣越來越大,不把後廚的人放在眼裡,對幫廚動不動就打罵,得罪了很多人,更要命的是因為不把幫廚放在眼裡,也就沒怎麼防著他們,曠子葉不僅得罪了後廚的人,有些太監也被他得罪了,結果湯裡的秘密被傳到慈禧太后耳裡。

慈禧太后得知後,頓時大怒,她自認為天生鳳命,現在居然吃了幾年豬尿泡這種骯髒的東西,這種事傳出去還得了,於是讓人將曠子葉殺了,那幾個知道這秘密的幫廚和太監也都被殺了,又派人去殺孫思德,沒想到孫思德早就遠遁他鄉不知所蹤了。


這個故事是民間傳說,真假難辨,就象那些宣傳乾隆皇帝吃過的江南美食,誰知道乾隆帝到底有沒有吃過,不過這個故事也是在諷刺慈禧太后,還天生鳳命了,就是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