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提到孩子學習,有很多家長會感到苦悶,這源於大多數孩子學習主動性差,離開家長的視線和監督就不學習。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跟著操了不少心。

如今,家長陪讀之風盛行。孩子從上學開始,家長除了要為生活奔波勞碌,有時還要陪孩子寫作業到深夜,檢查、糾錯、簽字成了每天的一項工作,甚至有的家長為了陪孩子學習,又重新拿起課本學習。

其實,陪孩子學習有多累,也只有經歷過陪讀的家長才能讀懂這份辛酸。身體上的累家長可以通過休息來緩解,而心累只能讓家長越來越鬱悶。如果有誰能讓不學習的孩子喜歡上學習,家長將無限感激。所以孩子懂事,能主動學習,對於家長來說,就相當於去除了一塊心病。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不盡相同,存在一定差異。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喜歡學習,而有些孩子一學習就頭疼。教育圈裡一直流傳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曾引起老師們的質疑,但卻說明了一點問題: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重要。至於,能不能把所有孩子教育好,那就另當別論了。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參加高考就取得692分的學霸,他的名字叫肖宇鶴,是一名來自北京的男孩。我們看看從他的教育成長經歷中,是否能感悟到什麼?

家長對孩子進行“低成本培養”

說到“低成本培養”,大家馬上想到,現在培養孩子還有低成本的嗎?如今為了養育一個孩子,家長勞神費力不說,就是教育支出這一塊,每年都要花費很多,報補習班的花銷就是重頭戲。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教育理念,每位家長教育孩子時都有不同的見解,肖宇鶴的父母就是本著“低成本培養”的想法培養孩子。

有人可能會問,他們家是不是條件不好,所以對孩子才實行“低成本培養”,其實不然,他們家並不差錢,因為肖宇鶴的爸爸從事理工行業,媽媽是一名數學博士。肖爸爸說:“節儉和家境好壞沒有直接關係,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進行‘低成本培養’,只是我們教育孩子遵循的原則。”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他們對肖宇鶴“低成本培養”首先就體現在了學校選擇上。孩子上小學讀書時,他們並沒有把孩子送進名校,而是讓孩子就讀於家門口的一所普通小學。由於孩子特別喜歡數學,家長就給他報過外面的奧數班,至於其它興趣班、補習班從來就沒有去過。

從肖宇鶴選擇就近入學和不報那麼多興趣班、補習班來看,確實是做到了“低成本培養”。作為家長都清楚,給孩子擇校,送孩子去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投入是最大的。他們能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那麼,他們又是怎麼教育孩子,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就參加高考,並且取得692分好成績的呢?

孩子優秀,家庭教育更重要

對於肖宇鶴的教育,家長坦言,孩子本身自制力挺強。雖然小的時候也曾迷戀上打遊戲,影響到了學習,但是家長跟他談過後,他就自覺控制打遊戲的時間。另外,家長從小就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學會勤儉節約。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對肖宇鶴的成長幫助很大。

肖宇鶴的爸爸說:“作為家長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他愛聽故事,就不停地給他講故事;他愛下棋,就陪著他下各種棋。”正是因為這樣,肖宇鶴的愛好也十分廣泛。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肖宇鶴特別喜歡數學。根據肖宇鶴回憶,他在很小的時候,媽媽給他買了一套《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書裡面有關數學方面的知識他特別喜歡,因此也激發了他對數學的興趣,從上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學習奧數。


通過肖宇鶴的回憶,我們看到,孩子小的時候,多給他們買一些圖書是十分必要的。有些時候,圖書裡的某個內容有可能激發出孩子求知的慾望和學習的興趣。肖宇鶴從小對數學感興趣被家長髮現後,他們就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多給孩子買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顯然,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還要成為孩子的伯樂。

後來,肖宇鶴讀小學四年級時,他經過考試篩選,因為成績特別優異,開始進入北京市第八中學少年班學習;並且用4年時間學完了從小學5年級到高中3年級8年的課程,14歲時便參加高考,而且取得了692分的好成績,數學滿分。最終被複旦大學的數學科學學院錄取。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就在肖宇鶴大學報到時,他還不忘把中學時代穿的校服帶上,就連家裡的文具盒,沒有使用的筆芯也一併帶去,所以別看他只有14歲,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卻早已養成;因此肖宇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他個人優秀和老師的教育分不開,更與父母的家庭教育關係重大。

作為家長,如何做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呢

教育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既取決於個人的努力,也取決於教育,特別是父母教育。教育孩子是人類重要而又艱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重要。家長就相當於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肩負著對孩子一生負責的責任。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孩子,我們都無法反悔和“退貨”,唯有想辦法把他們教育好。

1、家長從小就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養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有多麼重要。

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事關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飲食起居、運動健身、閱讀學習等諸多方面,當然這些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作為家長首先要有這樣的教育意識,也就是理念很重要。肖宇鶴父母從小就明確對孩子進行“低成本培養”,而且一直都是堅持這樣做的,所以孩子也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另外,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習慣,還要從自身做起。由於孩子往往習慣於模仿,家長如果都做到了,孩子也會慢慢做到;否則教育孩子時,孩子也不會信服。

2、家長對孩子的陪伴也很重要

從肖宇鶴的家庭教育中,我們會發現,孩子喜歡聽故事,家長就給他講故事,孩子喜歡下棋,家長就陪著下棋。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可以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可以培養孩子更多的愛好和興趣,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全面發展。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實際上,我們作為家長,有些時候在這一點上做得並不是很多,往往耐不住性子陪孩子一起玩。現在的孩子,還不同於以前家裡孩子多那個年代,如果父母不陪著他們玩,他們只能自己玩,變得十分孤獨。況且,有些活動項目本身就需要兩人或多人完成,家長如果不陪伴,自然不利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

3、家長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

大家都明白,不管孩子做什麼,興趣都是最重要的,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但是由於有些家長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規劃孩子的一生。家長的安排和孩子的個人興趣愛好發生衝突,家長就憑藉自己的權威壓制孩子,讓孩子遵從家長的意願去做,這樣做顯然不妥。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比如,每年填報高考志願時,有很多孩子想學的專業被家長否定,因為家長更看重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情況,而孩子往往更重視是否感興趣。這種情況下,有些家長可能強行讓孩子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填報,這樣做對孩子未來的學習非常不利;所以家長遇到自己的想法和孩子個人興趣不同時,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只要記住: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這樣就不難做出選擇了。

總之,教育孩子有如一項系統工程,作為家長既要通盤考慮,又要關注每個細節。只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用心去研究家庭教育方法,就會開花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