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  說的是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而是其最短的板塊。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它提示人們要注意自己的薄弱環節。

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若僅僅作為一個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謂是極為巧妙和別緻的。但隨著它被應用得越來越頻繁,應用場合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已基本由一個單純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這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木桶”不僅可象徵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也可象徵某一個員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則象徵著整體的實力和競爭力。  一個企業要想成為一個結實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所有板子的長度。只有讓所有的板子都維持“足夠高”的高度,才能充分體現團隊精神,完全發揮團隊作用。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意識到,只要組織裡有一個員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響整個組織達成預期的目標。而要想提高每一個員工的競爭力,並將他們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企業培訓是一項有意義而又實實在在的工作,許多著名企業都很重視對員工的培訓。  根據權威的IDC公司預計,在美國,到2005年企業花在職工培訓的費用總額將達到114億美元,而被譽為美國“最佳管理者”的GE公司總裁麥克尼爾宣稱,GE每年的員工培訓費用就達5億美元,並且將成倍增長。惠普公司內部有一項關於管理規範的教育項目,僅僅是這一個培訓項目,研究經費每年就高達數百萬美元。他們不僅研究教育內容,而且還研究哪一種教育方式更易於被人們所接受。

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員工培訓實質上就是通過培訓來增大這一個個“木桶”的容量,增強企業的總體實力。而要想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除了對所有員工進行培訓外,更要注重對“短木板”--非明星員工的開發。  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更注重對“明星員工”的利用,而忽視對一般員工的利用和開發。如果企業將過多的精力關注於“明星員工”,而忽略了佔公司多數的一般員工,會打擊團隊士氣,從而使“明星員工”的才能與團隊合作兩者間失去平衡。而且實踐證明,超級明星很難服從團隊的決定。明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的起點不同,他們需要的是不斷提高標準,挑戰自己。所以,雖然“明星員工”的光芒很容易看見,但佔公司人數絕大多數的非明星員工也需要鼓勵。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對“非明星員工”激勵得好,效果可以大大勝過對“明星員工”的激勵。

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有一個華訊員工,由於與主管的關係不太好,工作時的一些想法不能被肯定,從而憂心忡忡、興致不高。剛巧,摩托羅拉公司需要從華訊借調一名技術人員去協助他們搞市場服務。於是,華訊的總經理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派這位員工去。這位員工很高興,覺得有了一個施展自己拳腳的機會。去之前,總經理只對那位員工簡單交待了幾句:“出去工作,既代表公司,也代表我們個人。怎樣做,不用我教。如果覺得頂不住了,打個電話回來。”  一個月後,摩托羅拉公司打來電話:“你派出的兵還真棒!”“我還有更好的呢!”華訊的總經理在不忘推銷公司的同時,著實鬆了一口氣。這位員工回來後,部門主管也對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增添了自信。後來,這位員工對華訊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華訊的例子表明,注意對“短木板”的激勵,可以使“短木板”慢慢變長,從而提高企業的總體實力。人力資源管理不能侷限於個體的能力和水平,更應把所有的人融合在團隊裡,科學配置,好鋼才能夠用在刀刃上。木板的高低與否有時候不是個人問題,是組織的問題。

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在家電的舞臺上,百家爭雄,然而海爾卻一步一個腳印地跑在最前列。為什麼?海爾的資本不是比別人厚,引進的國際人才也並不比別人多,人才素質不比別人高……一句話,海爾的“高木板”並不多,但人家有一個好的團隊,其整體績效不比任何“高木板”差。  所以,在加強木桶盛水能力的過程中,不能夠把“高木板”和“低木板”簡單地對立起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高木板”,與其不分青紅皂白地趕他出局,不如發揮他的長處,把他放在適合他的位置上。  除了用人,木桶效應在企業的銷售能力、市場開發能力、服務能力、生產管理能力等方面同樣有效。進一步說,每個企業都有它的薄弱環節。正是這些環節使企業許多資源閒置甚至浪費,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如常見的互相扯皮、決策低效、實施不力等薄弱環節,都嚴重地影響並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因此,企業要想做好、做強,必須從產品設計、價格政策、渠道建設、品牌培植、技術開發、財務監控、隊伍培育、文化理念、戰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個環節太薄弱都有可能導致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位置,最終導致失敗的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