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郭廣傑/文

近期我在探索風穴寺周邊文化時,偶然發現古洞口遺址附近有窯場遺留痕跡,經過仔細勘察,推斷出此處應該有過燒造歷史。為了證實是否是古窯址,於是邀請了風穴寺延悟禪師,汝州市著名文化學者高萬須、楊佔營、劉佔江三位老師,再次來到現場收集標本,稍候還邀請了市文物局考古人員,攜帶工具前來物探。經過近一個星期的現場收集,陸續發現窯泥、窯磚、陶器、彩陶、歷代瓷器碎片等標本,同時在土崖上發現保存尚好的窯爐四座。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據《汝州文物志》介紹,古洞口遺址位於汝州市米廟鎮古洞口村西南,山澗河溝西岸臺地上,南北長295米,東西寬250米,總面積73750平方米。古洞口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內容豐富,文化層厚度約2米。從東部斷崖處可以看到形狀不一的灰坑,灰坑內有木柴燒後的青灰(草木灰)、紅燒土塊及大量的蚌殼、田螺殼等。遺址內採集的器物有紅衣彩陶、白衣彩陶;器表多用褐色和黑色彩繪,紋飾有圓點紋、勾邊紋、重弧紋等;夾砂紅陶多為炊具,器表多飾以附加堆紋、弧紋等;器形有小口尖底瓶、屈腹盆、斂口缽、釜形鼎、大口直壁缸、陶紡輪等。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據相關資料介紹,河南是全國發現古陶瓷窯址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發現的古陶瓷窯址共計300餘處,其中又以禹州、汝州兩地發現的古窯址為最多。早在距今9000-7000年左右的裴李崗文化期,河南先民已燒製出多種器型和紋飾的陶器;距今7000-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期,燒製出了精美彩陶;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文化初期用瓷土作胎燒製出了白陶器皿;從商代開始,在瓷土作胎的器表塗上釉料,燒製出了原始青瓷;而到了周代,原始青瓷的燒造較商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進;東漢以後,在商周原始青瓷的基礎上,燒製出了真正意義上的青瓷,成為陶瓷工業生產的里程碑。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河南古窯址的分佈,集中分佈在境內京廣鐵路以西的三大山區,即豫北太行山區、豫中嵩山山區和豫西伏牛山區,共22個縣市中,而京廣鐵路以東的平原地區幾乎不見窯址。古窯址的分佈與山區特有的地理條件密切相關,近山靠水的特殊地理環境,為陶瓷燒造生產提供了瓷土、燃料、水流這缺一不可的三大基本條件。窯場多選在依山靠水的臺地上,既可在制瓷時方便用水,又可防止夏季洪水的危害。古洞口遺址附近新近發現的這處古窯址,選址合理,依山臨水,附近瓷土的儲量相當豐富,而且質地優良,結構細膩,俗稱“風穴土”,是理想的設窯之地。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製技藝傳承人朱文立工程師聞訊後,趕到現場考察,結合窯址與採集到的標本,分析認為該窯址具備唐以前風格,是汝州發現迄今較早的古窯址之一。有了朱文立工程師的論證,我今天終於可以自豪的向世界宣佈,這是汝州陶瓷史的一個重要發現,將刷新汝州造瓷歷史。望有關部門重視,迅速勘察保護,發掘歷史文化。

考古大發現        汝州古洞口遺址再現千年前古窯址一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