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湖北省鄂州市柯氏長房主要分佈在梁子湖區沼山鎮,分別有蒼下、上柯、中柯、下柯、橋柯、柯一中、金家坡等地約有三千男丁,均為落業始祖福萬公後裔,其後裔自紅珠堖及各莊先後分別外遷於四川、陝西、十堰等地人丁無法計數。

福萬【生於洪武丁卯年(1387.4.21)亥時,歿於成化丁亥年(1467.8.26)子時】,葬興邑段家坊右單墓砌壬丙向有碑,生子四:瓚、琿、璣、瓊。福萬公兄弟六人:齡、迪、順、萬、奇、讓。約1440年左右攜長子益瓚,次子益琿二公遷居武昌府武昌縣符士鄉紅珠堖落業,今鄂州市沼山鎮上柯莊。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夏至河當初是風水先生讓二世祖益暉公,六月折黃荊枝插土能活而定的祖墳山,才是後裔能在近600年發展人口數以萬計的根源)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興邑段家坊上朋衝墳山記)

上圖二十世應為錯誤,該書二十六世。難道是以永興堂昶祖記世不成???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倉下莊門樓(又名昌下壢)柯姓是益瓚公後裔】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中懿公與王氏太婆墓葬圖)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中柯莊2015年祖堂慶典圖片)

《戊寅年續修總序》……光啟二年,成公由旌德縣遷居富川之大泥坑……成公為始祖,迨我本支一世祖福萬公由富川(另有譜載稱興邑)段家坊遷武昌沼山之麓,而仍以成公為大宗焉。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下柯莊一世祖文宇公在大冶山墓葬圖)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下柯莊祖堂2012年慶典圖片)

福萬公系仕廉公之四子,成公26世孫,由興邑柯樂源永興堂遷上朋衝段家坊,祖妣陳氏生益贊、益琿、益璣、益瓊,益璣、益瓊與母均居段家坊。福萬公由段家坊率益瓚、益琿二公遷武邑落業(瓚公後裔居保安鎮、金家坡、橋道巷、倉下等處。琿公後裔居紅珠堖),數年後,福萬公逐漸年老體弱,思念故土親人和歸根之心愈加迫切,二公決定護送福萬公回段家坊,瓚公將後裔留在武邑,自此去後再未歸。有譜載:……萬公、瓚公佳城俱在段家坊……而我益琿祖卜宅沼麓紅珠堖,今名上柯者是也,厥後建祠奉祀,以萬公為始遷祖,此亦水源木本之意,抑亦體我益琿祖仁孝之心。益琿生俊瑲,俊瑲生紀珊、紀珉、紀祿,紀珊、紀珉失考,紀祿生新唐、槐唐、魯齊三公,槐唐之裔失考,唯魯齊公之四世孫清椿、清敏公於康熙年間遷往隕陽府竹山縣下河鋪立鼓臺、大溪河等處……而我新唐祖生文宇、應宇、質完三公,文宇公由上柯遷中柯、下柯。應宇公居上柯。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鄂州長房一世祖福萬公[陳氏太婆]、二世祖[昌下始祖]益瓚公墓葬圖)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橋柯莊門樓)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橋柯始祖質元公墓葬圖)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橋柯莊二房太祖仲醇公、五房太祖季申公墓葬圖)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橋柯莊祖堂)

質完公由上柯遷中柯,明鼎革時公次子仲醇公偕四弟叔侄五弟季申遷居橋柯。益琿公後裔另有壽昌城內山下袁宗祠對面居住者……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沼山長房柯氏迎太祖隆重場景)

下柯祖堂建設期間由下柯出資在沼山酒樓,兩次邀請長房各莊代表參會商議太祖事宜,會議一致通過,同意下柯祖堂為一世祖福萬公、五世祖孟堯公、六世祖文宇公塑像。如果沼山長房柯氏重修福萬公祠堂,法佑公、福萬公、孟堯公三尊神像必須移駕祠堂,並立字為據。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2012年沼山長房柯氏迎太祖唱太公戲的盛況)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柯美波代表孟文公後裔回鄂州尋根認祖)

2015年十堰市孟文公後裔在柯美錦、柯相勝、柯志群等人努力下終於找到了他支始遷地,並在柯致中老先生家中找到了孟文公支系唯一存世的老譜,此譜的發現為孟文公支下理清世系作出了巨大貢獻。

上柯莊約500年曆史,只是可惜除福萬公從段家坊帶來供奉法佑公傳統習俗外,作為始居地其餘任何的文物和文獻記載都沒有。倉下柯約480年,中柯莊約400年曆史,下柯莊約380年曆史,橋柯莊約360年曆史,十堰約340年曆史。

嘉慶甲戊年(1814)沼山長房建福萬公宗祠,並制定萬公祠祭祀禮儀及長房柯氏家禮,萬公祠孝老傳統及禮儀文化資料,在下柯莊幾代先生的悉心傳承下,家禮保存完好;1818年沼山長房最後一次參加永興堂修譜;1819年沼山長房恭迎家譜暨萬公祠慶典;道光戊申年(1848)沼山長房在萬公祠設立譜局,柯山頭、上下洪莊、柳宗公之後裔參加合修。1877年萬公祠第二次修譜,光緒甲申年(1904)萬公祠第三次修譜,福齡、福迪二公之裔:仰塘、聯芳諸莊又與我沼山莊合修。民國己巳年(1929)萬公祠第四次修譜,鄂治兩縣長三兩房,十堰、下圻、仰塘、山頭、漢昭、彌陀寺、側船、冶邑楊湖等地皆與沼山莊合修。萬公祠在115年間共修4次柯氏宗譜,由於戰爭和文革影響,後60年沒再修譜,萬公祠也於解放後1959年被拆除。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鄂州長房柯氏一世祖太婆墳墓誌銘[柯夫人陳氏六妙貞墓])

但我不懂碑文上為什麼沒有益瓊公的名字???

鄂州市柯氏長房考


【失聯名單】

(一)紀珊、紀珉:是俊瑲公長子、次子。譜載均失考。

(二)槐唐:字孟禹,老譜記載其後裔與新唐(哥)、魯齊(弟)後裔人數不分上下,但這支人去向不明。

(三)壽昌縣山下袁這支人從沒與沼山莊聯繫,解放前武昌縣為壽昌縣。

(四)下柯莊譜載:

35世洪理、洪穆遷居四川,洪純、洪甯遷居陝西。

36世愈列、愈重、愈欽遷居四川。(洪文之子)愈銑、愈光、愈後、愈貴四兄弟遷居四川。(洪悅之子)愈璧、愈念、愈祥、愈高兄弟四人也遷居四川。愈蛟遷居四川。愈勝、愈寬遷陝西。以上外遷人員至今均失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