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是哪個?

餘萬涵


歌德說:“藝術家對於自然有著雙重關係,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他是自然的奴隸,因為他必須用人世間的材料進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時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為他使這種人世間的材料服從他的較高的意旨,並且為這較高的意旨服務。”

繪畫作為藝術的重要形式,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精彩的發展歷史。

中國現存最早的畫,出自東晉顧愷之(348年— 409年)

這幅《女史箴圖》是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作品描繪女範事蹟,有漢代馮媛以身擋熊,保護漢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絕與漢成帝同輦,以防成帝貪戀女色而誤朝政的故事等。其餘各段都是描寫上層婦女應有的道德情感,帶有一定的說教性質。

雖然作品蘊涵了婦女應當遵守的道德信條,但是對上層婦女梳妝妝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繪,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貴族婦女的嬌柔、矜持,無論身姿、儀態、服飾都合乎她們的身份和個性。《女史箴圖》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的婦女生活情景。

西方第一畫家是喬託(約1266/1267年-1337),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

隨著經濟狀況的改變,從14世界開始,資本主義關係最早在意大利產生。首先是思想家為新興資產階級統治打出了“人文主義”和“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大旗。


這種思想與中世紀的宗教觀念對立起來,人代替神成了宇宙的主宰,提倡充分尊重人的偉大和價值。

這種思想給藝術家提出了新任務,如何表達這種人文思想成了課題。

喬托出現在這個轉折點上,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

在喬託之前,藝術史是一部匠人歷史。 喬託之後,藝術史變成了偉大藝術家的歷史。

自此, 藝術家成了社會名流,人人仰慕。

但丁在《神曲》裡高度評價喬託作品:

“奇馬布埃希望著,

希望著成為繪畫名流之首。

而現在喬託卻出了名,

喬託的榮譽蓋過了所有名流。”

第一幅是喬託肖像。第二幅第三幅是聖經故事。

從喬託開始,神有了人的形象和表情。

我是@達樂奇畫,歡迎關注留言,一起看多彩世界。


達樂奇畫



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是“文藝復興”之父喬託。

雖然很多人認為,達芬奇才是世界第一的畫家,達芬奇的繪畫作品,是人類繪畫史上的最高成就。


這當然沒錯,然而,在達芬奇和文藝復興之前,是喬託,突破了中世紀傳承下的繪畫禁錮,拉開了文藝復興的大幕,他極大地影響了、整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也因為有喬託而自豪。

因此,默默認為,喬託是“世界歷史上第一”的畫家。

那麼,喬託具體是怎麼做到的?

這裡,默默就聚焦為四大方面,層層遞進,帶你走近喬託,這位傳奇大師。

喬託的生平

學藝進階之路

喬託生於1266年的佛羅倫薩,父親是位農民,家裡非常貧窮。

喬託從小生性樂觀、聰穎,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總是喜歡在石頭上、沙地上畫畫。

文藝復興著名的藝術家瓦薩里,記錄過關於喬託的故事:當時著名的畫家契馬布耶,有一次從佛洛倫經過喬託家鄉時,他正好看到了正在牧羊的喬託,契馬布耶看到年僅10歲的喬託,正在用一塊削尖的石塊,在一塊岩石上畫著羊群。

喬託畫的羊栩栩如生,他畫裡流露出來的自然寫實功力,深深打動了契馬布耶,他向喬託父親請求,讓喬託去學畫。就此,喬託結束了牧羊的生活,去了契馬布耶的工作室,開始了自己的學藝之旅。

喬託跟隨契馬布耶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在此期間,他跟著契馬布耶,去了阿西西的聖方濟各教堂,參加裝飾工程。後來,喬託又多次去往羅馬,參觀、學習當時已經在嘗試古典風格的卡瓦里尼(當時另一位著名畫家)的作品,這對喬託產生了很大影響,這種傾向古典自然的畫法,為喬託今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左為中世紀畫作,右為喬託畫作

喬託跟著契馬布耶學習,但他並不是“照單全收”,而是邊學習,邊觀察思索、邊改進,他在契馬布耶藝術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出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喬託將“人文主義”,其中具代表性的懷疑精神,對人類自身的思考,全都融匯在自己的作品裡。喬託的作品,和以往歐洲中世紀千年來的,呆板僵硬、冷冰冰的繪畫,截然不同,在喬託的畫裡,人物都不再是程式化的模板,而是更加寫實、開始有了真實的人類感情。喬託在藝術上的思考和創新,給了後世藝術家們,極大的啟發。

世人都認為,是喬託開創了文藝復興的先河,喬託也被人稱之為“歐洲繪畫主義之父”。

《逃亡埃及》

對透視的運用

一改中世紀以來的平板畫面

喬託跟著契馬布耶學習,畫的主要是宗教畫。

在喬託生活的那個時代,統治者主要是通過宗教手段,來鞏固和加強對於人民的統治。採取的方法,大多是以繪畫的表現方式、來教化民眾,通過畫面的展現,就算看不懂文字的普通民眾,也能看懂,這樣也可以擴大受眾的範圍。

因此,大量涉及宗教內容的藝術,比如繪畫、雕塑、建築等等,都成了統治者有力的宣傳教化工具。在當時,許多的藝術家們就組成了工作室,來接這些訂單,這就是喬託當時所處的時代大背景。

以下兩幅畫,分別是喬託和契馬布耶的作品:

契馬布耶作品

契馬布耶的一步

喬託的老師契馬布耶,在歷史上被認為是,西歐新舊繪畫傳統的一條分界線。

契馬布耶的作品,給意大利繪畫帶來了全新的空間意識,和古代羅馬時期的雕塑特徵,這類全新的元素。因此,自契馬布耶被認為是,意大利拜占庭藝術風格、由繁盛轉向了衰弱時期的代表人物。

而喬託的作品,正是在契馬布耶藝術的基礎之上,發展改進而來的。

喬託作品

喬託的更進一步

從以上喬託和他師傅契馬布耶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契馬布耶的作品,相比於其他中世紀作品,已經有了不錯的陰影和褶皺的處理。而喬託的作品,明顯更進了一步,畫面的空間縱深感更為強烈。

喬託顯然比契馬布耶走得更遠,喬託初期所處的大環境,畫家對於畫面的普遍認識,是平面的、僵化的。對於這些畫家而言,畫一幅畫只是在一個簡單的平面上,用圖像這個二維空間,填充完整。

但喬託並沒有隨大流,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創新,他在二維空間的平面上,創造出三維空間的立體圖像,喬託把重新真實帶回到人們生活中,讓人們感受屬於世俗的真實,喬託認為,這樣才是有價值的。

《聖弗蘭西斯與貧窮女神結婚》

在二維的平面空間上,表現三維空間的立體感,這在現在看來,可能是司空見慣的,但在當時,卻是非常大膽的探索與嘗試。喬託的這一藝術探索,極深地影響了後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的創作風格。

給畫面注入“靈魂”

畫中人物開始有豐富的情感

我們先來看兩幅畫,感受一下,喬託是怎樣給畫面注入“靈魂”的。

分別是喬託和契馬布耶的《十字架上的耶穌》:


契馬布耶《十字架上的耶穌》

喬託《十字架上的耶穌》

兩幅畫的題材雖然相同,但卻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繪畫效果。

第一幅,是契馬布耶的作品。從畫面可以看出,契馬布耶所描繪的耶穌,耶穌的表情還是較為僵硬的,甚至是有些彆扭的。

耶穌兩邊的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翰的表情,也同樣是僵硬和不自然的,有些格式化。他們在看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沒有流露出過多的表情,一臉的嚴肅、靜穆。你似乎不能感受到,他們對於耶穌逝去的傷心與痛苦。

而反觀第二幅畫,喬託的作品,畫中的耶穌,身體自然下,垂頭部向前傾斜,非常形象、生動的刻畫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悽慘之狀。

契馬布耶《十字架上的耶穌》之聖母局部


喬託《十字架上的耶穌》之聖母局部

位於十字架兩端的聖母瑪利亞和聖約翰兩人,哀傷的注視著十字架上的耶穌,整幅作品,籠罩著一層傷感的氛圍。和中世紀冰冷僵硬、程式化的臉譜完全不同,喬託賦予了畫中人,更為真實人性化的感**彩。正是這種真實的,有生命的情感色彩,更能夠引起觀看者,發自內心的共鳴和感動。

喬託對人物的刻畫,好像有著天生的敏感性和卓越的表現力。在這幅《十字架上的耶穌》裡,聖母的表情中,觀眾似乎能感受到聖母的傷感,深深的流露。就算除去了耶穌和十字架,觀眾依然能感受到,聖母那份難以言說的悲傷和痛惜。這種對人類表情的深度把控,在喬託的許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如:《耶穌遺體前的哀悼》、《以撒賜福雅各》等等。


喬託《喬基姆之夢》

雖然喬託的作品,在現在的眼光看來,畫面中的人物比例還不夠協調,刻畫的也不夠精準。但是喬託在繪畫融入的思想,他賦予作品的、前所未有的人性色彩和光輝,強烈的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精神”,卻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用畫面“講故事”

極富新意的創作

將喬託的作品,對比同時期同類題材的作品,可以發現,喬託畫面中的人物表情,更為生動和豐富,更加像個“真人”。和中世紀歐洲冷冰冰的繪畫作品相比,在喬託的畫中,人們能明顯感覺到畫真人流露的感情,和畫面凸顯的氛圍。


除了畫中人物的刻畫,在喬託作品中,對於畫面有意識的“故事情節”設置,也堪稱是前所未有的。

在喬託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於一幅畫的構圖,常常會設置“情節高潮”。就像文學劇本一樣,文學劇本用高潮來凸顯主要情節,在喬託的作品中,也有著豐富的“故事情結”,也具有故事性。

對喬託而言,畫畫是他表現的手段,他通過繪畫,營造特定的氛圍,創作一個個故事,通過畫面中的人物,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人物的悲喜憂傷,來向觀眾展示他的藝術創作思想。


雖然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喬託的作品,在文藝復興燦爛輝煌的作品中,看起來並不算光彩奪目,但喬託在藝術中,對於“人”、“人性”的發掘與表現,拉開了文藝復興最初的序幕,給無數的後繼者們,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參考。

但丁在他著名的《神曲》中寫道:

“人力所得真是虛榮啊!契馬布耶認為他是畫壇的巨擘,可現在頌揚的人卻是喬託,而前者的聲譽已被淹沒。人世的盛名不過是一陣風,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向東,改變了方向,也就改變了姓名。”

這大概,是對喬託最高的讚譽與肯定吧。

當然,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你認為世界歷史上第一的畫家是誰呢?

非常期待你的見解交流。

我是默默,創新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


默默看藝術



繪畫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之一。在中外繪畫史上,湧現出許許多多畫技卓越建樹不凡的畫家,他們的名字載入了繪畫藝術史冊,他們的作品成為傳世的經典,他們生活於同一時期或不同時期,他們風格獨具,各懷絕技,璀璨奪目,各有千秋。僅是簡單記述這些名畫家的生平簡介就可以寫出一本厚厚的書。如果單從畫技和作品來衡量,很難分出他們誰高誰低,更不好說出誰是第一。如果從畫家對繪畫藝術的歷史貢獻、其在繪畫史上的歷史地位以及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等方面綜合考量,我以為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當屬達-芬奇。



為什麼是達芬奇呢?

一,達芬奇是意大利乃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領域的旗幟性人物。

達芬奇(1452一1519)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城郊小鎮芬奇鎮。幼年學畫,5歲就可以憑記憶畫出母親的肖像,20多歲即成為全意大利最有名的畫家,40多歲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畫派“佛羅倫薩畫派”的領軍人物,後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一起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三傑”,達芬奇名列三傑之首。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被稱作是開啟歐洲近代文明的里程碑,而以人本主義為主旨的繪畫藝術在文藝復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其時繪畫領域領軍人物的達芬奇居功至偉。

達芬奇十五歲時的畫作

二,達芬奇是西方古典主義油畫的主要開創者之一。

達芬奇時代,西方油畫剛研製成功不久,如何發揮油畫的特性,運用什麼樣的技法和表現手法,使油畫成為一門為人們喜聞樂見獨立於世的繪畫藝術還是一個新的課題。為此,達芬奇畢其一生孜孜以求苦心孤詣地研究探索油畫理論和油畫創作技法、表現手法。比如為了保證人物畫(人體畫)造型精準,達芬奇從解剖屍體入手,來了解人體的組織結構分佈比例,為了表現出油畫的立體空間感,達芬奇悉心研究焦點透視法、光影學、色彩學,新創多種油畫技法,創作了《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麗達與天鵝》等多幅影響巨大的油畫,這些油畫被稱作是西方古典主義油畫的開山之作。在大量研究探索和創作實踐基礎上,達芬奇提出了“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油畫“構圖中的黃金分割線”等等,這些觀點和論述成為西方油畫的基礎性理論。



三,達芬奇多幅油畫成為傳世的經典

相對於一些高產多產畫家來說,達芬奇一生創作的作品並不算多,但每一幅都是經典。特別是《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更是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這些作品對油畫藝術發展產生的影響之大之深遠至今還沒有其他任何油畫作品可以超越。其中《蒙娜麗莎》現存藏於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巴黎盧孚宮,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和第一珍品。


燈影書畫


古往今來,在繪畫藝術領域出現了許許多多有成就的的畫家,比如,我國宋代時期的張擇端,他筆下的《清明上河圖》,堪稱國畫界的曠世傑作;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文藝復興三傑”,也是天才藝術家,問題來了: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是哪個?

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

開篇簡單提到了國畫和油畫,目的是為了說明國畫和油畫都是屬於主流畫種,當然了,就目前來看,油畫的影響力肯定要遠遠高於國畫,而題主所問的是“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是哪個?”論繪畫的發展時間,國畫的發展時間又要比油畫的發展時間更長,

那麼,我們可以從國畫及油畫兩方面來說,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各自是誰,在國畫界,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是宋朝的張擇端,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張擇端筆下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兼具高度的藝術價值與歷史文獻價值,



其中,對於透視問題的處理是《清明上河圖》最引人注意的一大重點:為整體把握這一內容豐富、翔實的長卷,畫家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中用心安排畫面情節,使畫卷整體的氣氛於協調中有所起伏,引人入勝。在油畫界,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藝術家達芬奇,

張擇端作品《清明上河圖》


將達芬奇稱為世界歷史上排名第一的畫家,是實至名歸的,他開啟了油畫的素描基礎、人物的黃金分割比例,達芬奇在畫作中的設計總是那麼大膽而顯得偉大,他對自然界的一切細節的精妙摹仿,恰如是真的一般,他對自然的臨摹最充分,他的藝術技巧最精湛,他的那幅《蒙娜麗莎》堪稱曠世傑作,是偉大的藝術殿堂巴黎盧浮宮的“鎮宮之寶”。

達芬奇作品《蒙娜麗莎》


詩夜城主


達·芬奇毫無疑義的排在第一位,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傑之一,也是那個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他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同是還在音樂、數學、解剖、生物、發明、建築等等方面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的繪畫和研究成果都對世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最近被炒的最火的莫過於這幅價值30億人民幣!傳世傑作最後的達・芬奇《救世主》了!



半旅


我認為世界上沒第一之說,畫家各有各的特長和喜好。如有畫山水的,有畫人物的,有飛禽走獸的。也就是說十全十美的人和畫,是不存在的。(不恰之處請斧正)


上善若水9799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林妹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算研究專家也是這樣,所以說無論怎麼評判出第一,都會有爭議,順從本心即可!



墨梅書香


答:排名第一的應是畢加索👍第二名是凡高,第三名是達芬奇,第四名的是米開朗基羅...不多說了,問的是誰排名第一:″畢加索"👍👍👍


吉祥寶919


達芬奇


河邊骨


達·芬奇是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簡稱,出於於儒略曆1452年4月15日(公曆4月23日),畢業於意大利理工學院,1519年5月2日逝世,是意大利學者、藝術家。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彼得·保羅·魯本斯是佛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出生於法國蒙託邦(Montauban),畫家。自小父親就培養他對藝術的興趣,那時,他非常熱衷追求原始主義。由於他用功、認真,17歲的安格爾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畫家了。當時,大衛正擔任拿破崙的首席畫師。1834—1841年,他再度赴羅馬,深刻地研究了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古典大師們的作品,尤其推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國著名畫家,是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造型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稱"凡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出生於新教牧師家庭,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畢加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託·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西班牙語: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 Marqués de 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簡稱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