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老無所依,是失去了被子女“利用”的價值,老人的話太扎心

文|秘籍君

前些日子跟樓裡面一些大爺大媽聊天,討論現在的晚年生活到底要怎麼過,才算是舒坦,沒有後顧之憂。大爺大媽倒是非常看得開,說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都如意,不管到了哪個階段,都會有煩惱和無數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所以說,既要有所準備,也要活在當下,別老擔驚受怕的,瞻前顧後怎麼能過得瀟灑呢。

還問他們怎麼看待老年人就要給年輕人帶孩子,以及被小一輩“啃老”這些問題。相反的,他們的態度並不像我們年輕人所討論時那樣激烈和排斥,而是很平淡的看待,也不覺得這是什麼過分的要求。其中一個大爺說,做父母的為兒女付出已經成了習慣,如果有一天兒女不來索取了,那說明失去了被子女“利用”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老無所依,聽完老人的話太扎心。

真正的老無所依,是失去了被子女“利用”的價值,老人的話太扎心

能被子女“利用”,就證明子女還需要父母

大爺說人活了大半輩子了,到頭來圖的是個什麼,還不就是孩子成家立業,兒孫滿堂嗎?一家人熱熱鬧鬧的才是過日子的狀態,不然越老越怕孤單,子女又不在身邊,這生活過著才是真悲慘。並且從小就是父母無條件的為孩子付出,等長大了其實已經成了習慣,所以很多老人都不適應自己老了的事實。不是面容上的變老,而是生活上子女已經長大,不再依靠父母的狀態。

人生來就需要一個價值感,而我們的傳統家庭中,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作為自己的價值存在,所以當孩子不再需要自己,父母也就覺得生活的寄託落空了。物質上的短缺沒什麼,情感上的缺失是很多老人覺得晚年空虛的根源。

真正的老無所依,是失去了被子女“利用”的價值,老人的話太扎心

“啃老”“讓老人帶娃”被社會鄙夷,老人卻不一定排斥

近些年來關於家庭中老人晚年生活的幾個社會現象,年輕人不願上進“啃老”,把家裡的生活扔給老年人,孩子自己也不用帶,這些都屬於是不太被人瞧得上的事情。

畢竟現在人的思想有了進步,認為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老年人也有權利過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但這些觀點的提出者,說實話,大部分是受過教育,喜歡錶達自己觀點的年輕人。生活中老人的想法,他們並不瞭解。

有個大爺就說,其實自己並不排斥孩子在家啃老,或者自己去帶孫女,從他的立場看,孩子們索取了物質或者時間精力,自己同時也得到了陪伴。

真正的老無所依,是失去了被子女“利用”的價值,老人的話太扎心

老人們認為老有所依,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很多老人也一樣認同錢很重要,但排在第一位的還得是家人。說古人最痛苦的是什麼?就是眾叛親離。可見這種觀點其實是我們一直以來流傳下來的思想觀念,老人們的思想並不複雜,也沒什麼奢求,只要家人相伴,就是真正的老有所依。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