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土地到底對農村農民有益還是有害呢?大家對此事怎麼看?

七星老農


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土地到底對農村農民是有害還是有益呢?對此大家怎麼看?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農村人口的流出;新生人口數量的衰減;社會人口及農村人口的老齡化日漸凸顯;等諸多問題的出現,農村空置土地和荒廢閒置的土地也日漸多了起來。鼓勵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一一對農村農民到底是有害還是有益呢?“風中的回憶823”為您解析,請各位批評。
一:對於部分農民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社會價值。

農村空置化空殼化是時下的現實。而空置化空殼化所帶來的是農村土地的大量閒置,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且此種現象具有很大的普遍性。鼓勵農民退出農村的土地,最大化減小農村土地資源的浪費。從社會價值上來考慮,有其實際的意義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鼓勵農民退出農村土地必須具有針對性。針對有一定經濟基礎和生活來源相對穩定的農民群體。
二:


對於有些農民鼓勵其退出沒有意義,可操作性不強。

對於現在的農村農民來說,己不存在還有解決溫飽一說。農村的經濟拿前些年來說有了整體提高,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現在鼓勵其退出農村土地,還不現實,且可操作性不強。為什麼這麼說;(1)退出後經濟來源減少了,生活的穩定缺乏保障。(2)對於宅基地的退出有些農民可能就身無所居了。(3)退出的補償機制還不健全後續保障不穩定。(4)退出預示著永久失去,從心理上不情願。(5)其它相關退出的政策法律法規全國沒有統一標準等等。
總體來說,農村農民退出土地是時勢所趨。但就時下來說時機還不成熟。就目前而言,連過渡期都算不上。農村農民退出土地應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漸進式有序推行。這是一項長期的,常態化工作。

應在各項政策都健全且支持的情況下;在各項措施都落地且落實的情況下;在時勢成熟不得不退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正確和積極的引導農民朋友退出農村土地。但不管政策怎麼好怎麼支持;措施怎麼得力;在農民退出農村土地(宅基地,承包地)的問題上,一定要徵得他(她)們的同意,且自願的情況下進行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