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事」明末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城


「黃河故事」明末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城

明末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城

明崇禎十五年(1642)九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第三次圍困開封城,柳園口附近的朱家寨、馬家口決口,滾滾洪流勢不可當,開封城內頓時一片汪洋。據《如夢錄》記載“居人溺死者十有八九,救援不及一二。”幾百年來,黃河緣何突然決口,一時眾說紛紜,難有定論。

「黃河故事」明末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城

明崇禎十五年二月,李自成殲滅陝督汪喬年部於河南襄城,再破孫傳庭之秦師,席捲宛洛,又連下魯山、寶豐、陝縣、上蔡、遂平等縣;“三月,克汝寧,破西華,下陳州抵太康,連拔睢州、寧陵、考城、歸德等城池;四月,又連下儀封、蘭陽、杞縣、虞城、鹿邑等縣城”。明朝官軍“風聲鶴唳,棄城而逃,或一二日而失守,或三五日而旋陷,望風披靡”。

九月二日起,李自成第三次圍困開封,為在開封建立中央政權,保護城池完整,農民軍改變以往攻城時扒城、挖洞、轟炸等戰術,採取圍而不攻、圍點打援的措施,以消滅城內有生力量。

守城官軍乘農民軍圍城立足未穩之際,發起反攻。督、撫、道三營兵馬傾巢出動,城下一戰,幾乎全軍覆沒,從此龜縮城內,固守待援。農民軍以主力圍城,遣偏師接連攻克鄭州、滎陽、滎澤等州縣。

開封連連告急,朝廷責令督師丁啟睿統率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四鎮兵,從汝南殺奔開封。朱仙鎮一戰,援汴官兵全線崩潰,督師丁啟睿敕書、印、劍俱失。李自成率部追殺百餘里,復回師圍汴。

朱仙鎮的慘敗,促使崇禎皇帝朱由檢孤注一擲,從獄中釋放原戶部尚書侯恂,改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保定、山東、河北、湖北軍務。提拔三位知縣為御史監軍:命蘇京監延寧甘固兵,促陝督孫傳庭星馳出關;王燮監陽懷東晉兵,勒令諸將刻期渡過黃河;王漢監“平賊鎮”及保督標下楚蜀兵,從數百里至千里之外調兵遣將,合力援汴,企圖一舉聚殲農民軍於開封城下。又追查朱仙鎮戰役敗將丁啟睿、楊文嶽、楊德政的責任,以殺雞儆猴。

奈何左良玉仍以朱仙鎮戰役傷亡過重為藉口,躲在襄陽不肯出戰。孫傳庭也以“兵新募,不堪用”為理由,不敢出戰。總兵許定國率山西軍援汴,部隊毫無鬥志。寧武兵亦潰於懷慶。山東總兵劉澤清強渡黃河,至朱家寨與農民軍作戰三日,全營潰散,傷亡慘重。

朱由檢的援汴方案宣告失敗,再無將可遣、無兵可調,只好讓河南巡撫高名衡“省自為戰”。

自五月初被圍城,六月中旬城內即鬧糧荒,五門絕糶。九月初,城內嚴重斷糧,官兵挨門搜糧已盡。據《如夢錄》記載人們“或摘樹頭青,或買藥中餌,或刮樹之皮,或剜草木根,或撈水中蟲,或撥糞裡蛆,用以熬湯充飢,以及皮膠、故紙、爛衣服、破棉花之類,無不入口,以延旦夕。人人形骸如鬼,奄奄氣息僅存而已。連空中飛鳥、洞中老鼠都已絕跡。城內斷髮地滿,白骨如山,晝斷行人,甚至剜屍以煮,拆房為炊。強壯者結夥而出,拉殺行人,分肉而啖”。

李自成圍城不久,開封府推官黃澍偷渡河北,與河南巡按嚴雲京商討決河方案(一旦開封城裡發出決河信號,即由嚴雲京組織實施)並奏請崇禎皇帝批准。為切實保密,信號以蠟丸書的形式發送,內寫“實施壬癸之計”六字,壬癸代指北方和水,北方水又代指開封城北的黃河,即使落入李自成之手也難被破譯。

為擺脫困境,黃澍將“倡決河淹賊之計”彙報周王,並作了具體計算:黃河大堤高不足一丈,上寬只有兩丈,下寬不過七丈。挖一個上寬三丈、下寬兩丈的口門,需日工二百左右。調六百援軍精兵黃昏渡河,月光下作業,天亮前挖通。如遇小股遊騎,且戰且挖。若遇大量賊兵,則迅速登舟北渡,伺機再挖。

周王認為計劃周密,又追問口門選地,黃澍答曰:“黑崗口附近。”因李自成的營地就在城西閻家寨,黑崗口決口,主流恰自其營地一路而下,從護城堤外向南流,城垣處於緩衝地帶,水到不了城根,圍城農民軍可盡付東流而城中平安無事。周王又問:“決口位置如何向嚴雲京轉達?”高名衡曰:“在蠟丸書里加上五個字,上提三十里。”

「黃河故事」明末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城

嚴雲京接到蠟丸書後,馬上和侯恂商議,決定由水師總兵官卜從善提供船隻,山東總兵劉澤清率眾決河。據說因嚴雲京“四”“十”不分,交代任務時所言在朱家寨以上“三十里”扒口,劉澤清聽成是“三四里”,加之對地理位置不熟,當晚從柳園口渡河後,即在朱家寨以上四里處的馬家口扒堤。

李自成的部隊堅信援軍不敢渡河,因此派出的遊騎只沿護城堤巡查,對黃河大堤一線有所放鬆。劉澤清不費吹灰之力就扒開了黃河大堤馬家口。警戒人員走到朱家寨,看到六月決口處略有回填,河水幾乎外溢,就把朱家寨口也扒開了。恰在這時黃河中游漲水,洪峰很快到達開封。馬家口到朱家寨正是一個河灣,洪水偎堤,馬家口處於灣底上部,正對水頭;朱家寨處於灣底下部,河流由此折向東北。

決口後,馬家口迅速刷寬到一里餘,水勢猛厲,深不可測。朱家寨原決口處二里多寬,雖然全部漫溢,但水勢較緩。因兩個口距離很近,潰水在護城堤外匯流一起,決一大口,直衝汴城。

河口驟決,奔騰怒吼,北門頃刻衝沒,整個城區一片汪洋,波中可見者只有鐘鼓兩樓、各王府屋脊、相國寺頂、周王府紫禁城及上方寺鐵塔而已,東京人物盡付茫茫波濤。全城37萬多人,存活者不足兩萬。水退後,周王府門前兩個八尺高的石獅,僅有獅耳數寸露出地面。偌大的王府,不見一磚一瓦。

「黃河故事」明末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城

潰水進入渦河,渦河水位驟高兩丈,開封東南六七百里盡成水鄉。有人在開封到固始縣之間行走六天不見一人,但見草長數尺,野狼千百成群,行人必須結伴同行,人人手拿柳木棍,不怕賊寇,只防狼獸,“絕人跡者三年”。

一次人為決口,給當時本就民不聊生的明朝政府,帶來了深重的人為災難。

(文章出自《黃河柳園口軼事》(送審稿),內文照片由朱沙歐攝,內文插圖由周深文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