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都要思考的問題:手機對於學生來說,利大於弊?

​他們相識於拉薩,浪跡於走去珠峰的路途。真正能夠對手機做到斷舍離的人,真的不多,生存於世,總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因為手機受害的一類人,需要知道 什麼最重要。

今天是週末,一般,孩子們會在這個時間段玩點手機,小玩娛樂怡情,大玩上癮傷人。


父母和孩子都要思考的問題:手機對於學生來說,利大於弊?

@鹹2馬


手機已經從以往的奢飾品變為人人擁有的生活必需品。不會玩手機的孩子,在現代社會也是沒有的;但,會玩手機卻不能專注於玩手機。

對於學生來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需要剋制自己想玩的慾望,大人都有愛玩之心,何況學生們還只是孩子,在這個時候給他一部手機,更是增加了克服慾望的難度。所以,對於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入校園的規定,我很贊同。一個階段有它重要的事,在學生這個階段,就應當以學習為主,手機適當娛樂是可以的。現在的初中生都幾乎人手一部手機了,這當然有它的好處:能夠看到的是更大的世界,不再是以前看到的只是自己每日生活的“一畝三分地”。


父母和孩子都要思考的問題:手機對於學生來說,利大於弊?


手機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自然是進步的,不可能退出時代的。需要的是:為人所造,為人所用。

社會上,因為手機等科技產品出現了兩類人,一類是獲益的人,一類是受害的人。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對於學習永遠不嫌晚,其實對於克服對手機的依賴也是永遠不嫌晚。

第一類人


大冰在他的書《他們最幸福》寫到:不用手機的女孩兒。那個女孩因為不知名的原因便克服了對手機的依賴。他們相識於拉薩,浪跡於走去珠峰的路途。真正能夠對手機做到斷舍離的人,真的不多,生存於世,總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總是有自己最掛念的人須依靠快捷工具進行聯絡……我想,很多人都無法像那個女孩一樣,對手機斷舍離,但至少,作為學生、作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要對它斷了念想,舍了時間,把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放在自己當下更重要的學業上。

今天出門,一群老太太在交流抖音的快樂:

在老年享受悠閒時刻,沒事刷刷抖音,看看手機,為喜歡的視頻點贊。

20歲有20歲要做的事,不必把80歲能做的事提前到20歲來盡情享受。


父母和孩子都要思考的問題:手機對於學生來說,利大於弊?


年輕的時候,就應該有目標、儲備知識、積極奮鬥。因為手機受害的一類人,需要知道“什麼最重要。”對於一切不可抗的外力因素,都是可抗的,比如,視頻吸引人,那,可以看一部經典的電影,寫寫影評。上面關於抖音的舉例,絕沒有絲毫貶義,好壞善惡,都是靠每個體驗者自己把握的,選對自己更好的資源來體驗。

第二類人


父母和孩子都要思考的問題:手機對於學生來說,利大於弊?


科技再發達,總有人充分利用它,為己所用。在網上有學習博主,利用自己的手機、相機、iPad等進行自媒體創作,成為自媒體創作者;同時兼顧自己的學業,利用科技產品便攜地閱讀。博主也會因為過度使用科技產品而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於是,發揮了作為人類擁有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了一些設置。因為手機受益的人,他們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在無關事務上耗費寶貴時間。

玩科技產品是這樣,成長何不也是如此,及時發現不足,進行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