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孟婆湯能讓你忘了生生世世


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孟婆湯能讓你忘了生生世世


宋徽宗有詞句說:孟婆孟婆,你做些方便,吹個船兒倒轉。說的就是風神孟婆。

“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時有一座土臺叫望鄉臺,忘川河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望鄉臺邊有個老婦在賣“孟婆湯”。

誰是孟婆?

《閻王經》說,各類鬼魂在各殿依次受刑受苦後,最後押解到十殿交予輪轉王。此殿是專管投生的。凡發往生者,“先令押交孟婆,嶇忘臺下,灌迷飲湯,使忘前生之事。”

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孟婆湯能讓你忘了生生世世。

人們走過奈何橋,在望鄉臺上看最後一眼人間,喝杯忘川水煮的孟婆湯,然後又是一次新的輪迴。


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孟婆湯能讓你忘了生生世世


“孟婆湯”是中國的古老傳說,古書上記載中,人是生生世世輪迴反覆的!這一世的終結不過是下一世的起點。生生世世循環的人無法擁有往世的記憶,只因為每個人在轉世投胎之前都會在奈何橋上喝下忘記前程往事的孟婆湯。相傳孟婆湯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發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採自俗世的藥材,調合成似酒非酒的湯,分成甘、苦、辛、酸、鹹五種口味。

所有的鬼魂在轉世前,派飲此湯,使忘記前生的事。藥力同時帶往陽間,另其或因多思傷脾而流涎;或因多喜多笑而多汗;或因多慮多憂而流涕;或因多怒而流淚;或因驚恐而流唾。各令帶一分、二分、三分的病。

在世為善的人,令其眼耳鼻舌四肢較以往更精、更明;更強、更健。作惡的人,令其聲音、神志、魂魄、精志消耗,逐漸以疲憊衰弱;俾令自我警惕、懺悔,重新為善。

醧忘臺位於第十殿,冥王殿前六橋之外。高大如方丈,四周的廊房有一百零八間。有一條通道,通向東方,僅一尺四寸寬。所有奉令押解到的男女鬼魂,在各廊房中,都設有杯子,招各鬼飲下此湯,多飲少飲不論。

假如有刁蠻、狡猾的鬼魂,不肯吞飲此湯的話,腳下就會出現鉤刀,將他絆住;並且銅管刺喉,令其受盡痛苦後,強迫灌吞。

所有鬼魂飲下醧忘湯後,各派鬼役、鬼卒,攙扶著從通道送出,推上麻繩扎的竹浮橋。

橋下是紅水橫流的山澗。由橋中向前一望,對岸的赤名巖上,有斗大的粉字四行,寫著:

為人容易做人難;

再要做人恐更難。

欲生福地無難處;

口與心同卻不難。

鬼魂們正在看讀之時,對岸跳出更高更大的二個鬼。分別撲到水面,令兩旁的鬼魂個個嚇的站立不穩:一個是頭帶烏紗帽,身穿體面的禮服、棉襖。手拿著紙筆,肩上插著利刀,腰上掛著刑具,睜著圓滾滾的大眼睛,哈哈大笑。他名叫[活無常]。一個是面上汙垢、流血,身穿白衫,手捧算盤。肩上揹著米袋,胸前懸掛銀紙錢,愁眉緊鎖,聲聲長嘆。他名叫[死有分]。

此二大鬼,催促推落鬼魂們,落於紅水橫流之內。

根器道行淺薄的,歡呼可以幸運地得出人身’根器道行深厚的,則悲傷哭泣,自恨在世時未修出世的功德,以至痛苦的根身,身體難以斷除。

男女鬼魂等,如痴如醉地,紛紛各依因緣,投生各房舍中將生的胞胎之內。由於陰間、陽世的改變,氣悶昏昏。再加上胎身顛倒,不能自由,於是雙腳用力一蹬,蹬破胞胎,奔出孃胎。[哇]的一聲落地,開始一生的形形色色。


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孟婆湯能讓你忘了生生世世


有一個葛生不喝迷魂湯得返生的故事:從前有一歌妓叫蘭蕊,她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葛生相戀至深,但因為葛生很窮,娶不起玉蕊,後來蘭蕊因病而死,葛生則因無力與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葛生死後,來到陰曹地府,閻羅王看他死得無辜,就判他投生為人。葛生聞令後,便準備再去投生。 葛生一個人呆呆地走著,忽然來到一個攀滿蘿藤的棚子底下。只見好幾百個男男女女,爭先恐後的搶那付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爐頭舀水來喝。

葛生因為走累了,覺得口乾,便也想上前去飲用那瓢裡的水。這時,有一女子從棚子後面走出來,葛生仔細一看,竟然是蘭蕊。 蘭蕊問他為何來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

蘭蕊知道後,便輕輕地對葛生附耳說道:“你難道不知道這裡是孟婆莊嗎?還好今天孟婆去給寇夫人祝壽,命我暫時掌管瓢杓。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樣,也喝了這瓢裡的迷魂湯,你就返生無路了。” 葛生一聽,不禁感到慶幸。

後來,在蘭蕊的指點下,葛生尋得舊路,重返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