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如果評選一個最弱的朝代,無疑是宋朝,但如果評選一個文明程度最高的朝代,那一定也是宋朝。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宋朝,對於中國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朝代,從立國,至滅亡,自始至終,強敵環繞,多次對外征戰,皆以失敗告終,給世人的印象,自然是軟弱無能。

而宋朝,又以仁宋著稱,與封建專制對應的,若說哪個朝代最接近現代,那必然是宋朝。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宋太祖趙匡胤,以“誓碑”的形式,禁止坑殺文人、士大夫、以及進諫之人,而終宋一朝,也確實沒有斬殺過一位官員和進言之人。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以杯酒釋兵權為例,宋太祖為了收回兵權,所做的也不過是用點手腕嚇唬了一下而已,這要放在其他朝代,必然是一番腥風血雨。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而不殺大臣的宋朝,對大臣最嚴厲的處罰,也就是發配邊疆充軍。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在這種制度下,士大夫一族,逐漸擺脫了家臣的角色,人人敢於進言,在士族們的潛意識中,他們僅僅是為皇帝處理政務的人,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幹活拿工資而已,並非皇帝的家臣,皇帝受到世俗道德的約束,不可隨意處置士族臣子,有雄心的,可以在皇帝面前針砭時弊,幹得不順心的,可以撂挑子辭官回家。

官場上的自由度高了,其他方面的自由度自然也高了,宋朝是所有朝代中,科技最發達的時期。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國學大師陳寅恪曾曾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四大發明的之一的印刷術誕生於宋朝這就不必細說了,同時宋朝還是熱兵器大發展時期,要論熱兵器鼻祖,無疑還是中國。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宋朝開創了一個商業盛世,盛唐雖強大,萬朝來貢,小弟年年上交保護費,其財力卻也遠遠無法和宋朝相比,宋朝沒有小弟,還得不斷向周邊強敵上交保護費,卻依然國力雄厚,如若沒錢上交,估計也早就完蛋了。

在騎兵為王的冷兵器時代,宋朝幾乎丟光了所有圈馬之地,卻仍然可以堅持300多年,強盛的經濟和發達的科技,無疑提供了巨大的支撐。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但同時,強盛的經濟,重文抑武的風氣,卻又讓宋朝積弱不堪,面對外強,無力突圍,以財富換和平,儼然成了外強的取款機,進一步助長了外敵的氣焰,終至滅國,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宋之仁,國之興也,點燃了華夏科技之光,也點燃了人類文明之火。

宋之仁,國之殤也,葬送了華夏科技傳承,也步入了一段歷史逆流。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國富非國強,國之殤;國強非國富,民之殤;國強國富,國之興、民之幸。






想了解更多歷史上那些令人操碎了心的蛋疼故事麼?趕緊關注喲!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仁宋:國之興與殤,民之幸與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