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疫情的形式下,為什麼還有人選擇主動離職呢?

職場瑪維


這個問題似乎讓你很詫異,按照常規思維理解,的確不會主動離職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你不會主動離職,並不代表別人不會。

這次疫情的影響面的確很大,很多公司都難以為繼,已經出現了部分公司開始裁員或者待崗,員工也開始在脈脈上開始吐槽自己公司的政策。

但為什麼還有人會主動辭職呢?

1、年前就已經有規劃了,復工了就直接去下一家公司了。

我朋友小王就是這樣,年前就已經騎驢找馬,找好了下家公司。

最近他們城市已經開始復工了,他直接向原公司提出了離職申請,三天辦理好手續之後,就拿著offer入職了下家公司。

對於這樣的情況,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疫情對於自己已經完成的規劃,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2、公司受疫情影響,逼著員工自行離職。

近日網上也曝出一些公司讓員工開始在家待崗,除了五險一金外,只會發放所在城市最低工資標準的是70%,差不多1000塊左右。

這點錢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完全是杯水車薪。

但是如果不辭職,卻又無法入職下一家公司。

綜合評估後,與其這麼等死,還不如趁早開始找下家,找到了下家直接走人,別被公司拖死了。

3、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復工達不到疫情防控措施的標準。

日前曝出噹噹網復工後又出現多名員工被傳染的事件,這給廣大復工企業以及員工敲響的警鐘。

對於普通大眾來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命比錢重要!

萬一復工後還有很大概率被感染,那還不如早早辭職,遠離集中人群。

那點工資和賠償,遠比命低廉。

總的來說,一般選擇主動辭職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被迫的成分。

疫情之下,大家顧好自己吧!


歡迎【關注】銀桑筆記,分享職場個人成長乾貨!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銀桑筆記


這種情況我還真遇到了,我們公司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至今還沒有復工,但是已經接到兩位同事的辭職申請了,我這邊分析了一下這兩位員工的情況。

客觀的評價,這兩位基本都是業績一般,來公司時間不足半年,其實對於他們的辭職公司並不意外,即使沒有這次疫情年後應該是準備要離職的。

到底什麼原因會讓一個員工選擇在這個情形下也要辭職呢。

1、早有準備,年前就已經做好準備離職了,想好出路的

2、更在意健康的,有再多的錢也要有“命”花,疫情沒結束前都不想出來工作,健康是無價的。

3、有更好的出路,這次疫情影響,餐飲、旅遊等行業哀鴻一片,但相應的醫療,在線教育等行業前景一片大好;對這方面有資源有人脈有能力的可能會從新選擇。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理性看待,職場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旁人只有祝好!

謝謝


強sir說職場


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我是去年放假時離的職,前天(2月26日)廠裡開工,又打電話讓我去上班,我沒有去,因為我想換個地方,重新來過!

我離職不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而是因為工廠搬遷,離我家太遠了,每天開車上,下班要兩個多小時。

我在這個廠已工作六年了,也挺有感情的。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員工,但我乾的很開心,因為我的工資很高,時間很自由,讓我有時間可以做自已喜歡的事情。

不過自從工廠搬遷後,我感覺時間太緊了,以前計劃好的很多事情,都無法完成,所以我選擇了離職。

也許有人會說,在這特殊時期,找工作不容易,應該繼續做下去。

你錯了,容不容易找工作和環境沒任何關係,要看你的自身能力,只要你有能力自然會有工作找你。

因此:人要不斷的充實自已,挑戰自已,才能在新的環境中,超越自已,達到人生的另一個高峰!


紫色幸福男人


這個有很多原因,選擇主動離職通常都是因為有了更好的選擇。

我們單位就有一個實際的例子。

剛剛復工2/10號,我就收到了員工的離職申請,一問原因,原來在年前已經找到了新的工作,就等過完年交接完成就去新單位報到了。

這個可以說是很典型的,因為年前疫情還沒有嚴重影響的情況下,很多人是做好了跳槽的準備的,這個也是金三銀四會形成的一個原因,拿好上一家的年終獎金,順利到下一家企業開始新的征程。

所以他的這個決定是早就有了規劃,選擇好了新的工作,才有的這種情況。

還有可能性就是,有其他企業挖人,好的人才是稀缺的,到哪裡都有市場,也是獵頭、HR爭相拉攏的對象。

在目前企業面臨疫情危機的情況下,很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來幫助企業化解危機,那麼這部分人有了合適的offer以後也會有主動離職的情況。

另外,還有一些主動離職的情況,可能是,年前回了老家,企業不是很爭氣,所以索性選擇離職,在老家發展就業。

所以,作出這樣的主動離職的選擇一定是考慮清楚,因為我們都是成年人,都能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我是小李杜


原因疫情剛好發生在春節,很多人都回家過年了,也就是這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那些所謂主動離職的人其實都是被迫的,下面我來一一分析下!

例如疫情的原因,現在很多人出不了門都買不到車票,這也是一個原因

就我我一朋友所在的縣城來說吧,平常到上海也就400多,並且車票都的是,前兩天聽她對我說,現在車票是800多,但是根本買不到車票,車票還得從其他人那裡預訂,她每天都打電話給預訂車票的人,每次回答都說沒有車票,後來聽人說要另外加400才可以買到,她一想1200元的車票,這也太不划算了,還不如不去上班呢!

還有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防控措施,所以不想回到工作所在地

原因疫情的原因,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防控措施,大多基本上差不多那就是隻限本地人進入並且還要隔離,但自己當地卻是出去了再回來就要隔離14天,那麼自己去上班到來目的地就可能遇到進不了城,回來了還要面臨14天的隔離,聽網上說隔離費都是幾千塊,一個月工作才多少啊,竟然可以進入當地城市,那也進不了小區,這樣一來在公司催的緊時,只能選擇了辭職!

健康遠遠比金錢要重要,不敢用健康來賺錢

這個疫情現在並沒有委屈消除,既然現在很多地方沒有了新增病例,因為這病潛伏期也可以傳染的特性,所以很多人害怕在路途中遇到潛伏期的人,雖然這病現在是國家出錢,但身體是自己的啊,這樣一來那些沒有多少生活壓力的人,就會現在在家等著,等疫情過去了再出去上班,所以只能現在辭職了!

以上幾個都是因為客觀原因,也是基本原因,我相信絕大數人都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所以很多地方都選擇包車接人來上班,就如我我初六就出來上班了,家人就不准我出門,說怕我遇到危險,但我還是選擇了出門來到了上海,選擇了居家隔離了14天!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如公司存在的原因,所以選擇辭職

還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公司的業績都下來了,就如我們公司今年跟去年同期下來了56%,這樣一來意味著工資也下來不少,很多人面對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只好選擇辭職,重新找一份工資更高的!當然因為這個原因而辭職的不多,畢竟大多數公司都受到影響了,重新換公司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

總結:那些主動離職的人,其實大多數人內心是不想的,但因為疫情的原因產生的種種原因讓自己不得不選擇了離職,今年等於職場人來說艱難的一年,但也是一個機遇,因為很多人因為了離職,自己在公司的機會也相應的提高了,大家加油吧,我們最終會戰勝疫情的,加油!


小丸子悟職場


【職場筆桿子創業】獨特觀點:疫情之下,竟然還有人主動辭職,是不是“糊塗”了,企業在紛紛“裁員”,你卻主動“辭職”,逆流而行,不知是怎麼想的!你不是也這麼想?

如果你也這麼想,那我說與其說是很多員工選擇“主動辭職”,不如說員工認清了疫情面前親情的寶貴和生命的價值。

主動辭職的背後,是因為很多員工認知到了五個現實因素,職場和家庭的天平,終於找到了平衡點:

一、疫情面前,親情的寶貴和生命的敬畏

大多數員工,為了賺錢養家,都是拋家舍業,遠赴千里之外,出去務工,只為了能夠多賺一點錢。

確實是現實所迫,孩子要養育,老人要贍養,肩上的擔子何其之重!

然而,一場疫情,讓很多職場人都認清了一個現實:原來,真正可貴的還是親情,是在疫情面前一家人相互抱團和支持,是一種溫暖到心底的力量。

以前,總認為“錢”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終於明白,沒有親情和生命,錢什麼也不是。儘管這個道理,貌似大家都懂,可是如果碰不到這場疫情,你未必是真懂。只有真正體驗過了,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

二、“延遲復工”助推辭職

鍾南山說,疫情有望在4月底結束。

也就是說,期間的疫情風險還是存在的,企業、工廠何時復工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怕路途被疫情所染,這是其一;企業遲遲沒有復工消息,這是其二。到了復工的階段,卻沒有復工,很多人緣此打了“退堂鼓”!

三、邁出“留”步,只是時間遲早

大多數員工,在外拼搏幾年,攢夠差不多的錢,都會回到家鄉,繼續務工。

一個月的疫情,讓“宅”在家裡的員工,都思考了許多。其中一個重要的職場命題就是:再幹幾年,遲早還要回來,何不趁現在還年輕,抓緊找一份工作,穩定下來,照顧家庭,才是正途!

四、企業資金鍊緊張,復工似乎並無可能

很多員工選擇在疫情期間辭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業的資金鍊出現問題,縱然疫情快要結束,企業似乎也很難立足。

再加上很多員工,本身就對企業不滿,趁著疫情,宣洩一下不滿情緒。何不在家鄉附近就業,果斷放棄千里之外的職位,似乎是很多人的選擇。

—END—

【職場筆桿子創業】始終相信:“一支筆足以撬動職場,一支筆足以結識你我!”我是【職場筆桿子創業】,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為你解疑釋惑。如果你覺得我的建議有用,希望【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

職場筆桿子創業


如果說,在疫情就業困難形勢下,有一些員工仍然選擇了主動離職,既有企業方面的原因,也有個人方面的原因,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疫情沒有完全結束,一些地方人員流動受到限制,不能及時復工到崗,不得不離職。

從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看,這次疫情結束,還需要一段時間。一些地區防疫措施還很嚴格,使人員外出流動受到限制,特別是一些地區,還實施了外地人員流入,必須實行14天隔離措施,使一些員工不能夠按時到崗復工。再加上疫情還沒有結束,出門在外還有感染病毒的風險,權衡利弊,他們只好選擇離職,從而,確保自身生命健康安全。

2,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給異地他鄉就業帶來嚴峻考驗,使一些人選擇就地就近、謀職就業。

這次新冠病毒突發事件,傳染迅速,擴散迅猛,各地立即採取了封閉管控措施,使許多異地他鄉的員工不能夠按時返鄉,而許多返鄉過春節的員工,也不能夠按時到崗復工,使以往很順暢的地域流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給在異地他鄉謀職就業,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一些人就只好選擇就地就近,謀職就業,即使是工資收入低一些,也能夠確保行動方便,生產生活安全。

3,各地企業急於復工,許多外地員工不能到崗,必將出現新的招工就業機會。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國家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逐步恢復生產。可是,一些企業面臨異地他鄉員工不能及時到崗,而且一些員工選擇自動離職,從而出現了新的用工需求,必須招聘一些新的員工,給當地就業提供了新的機會。所以,也就成全了不想再到異地他鄉工作的人員,使得他們也主動從異地他鄉企業離職,選擇在就地謀職就業。

4,一些人中小微企業遭受嚴重損失,面臨倒閉風險,有能力的員工立即辭職避險,另謀出路。

這次新冠病毒突發事件,對各類企業生產經營,都造成了相應的損失,特別是一些中小微企業損失更大。他們有一些可能難以承受面臨困難,甚至是有關門倒閉的危險,使一些員工面臨失業危機,他們也就選擇主動離職避險,從而,另謀出路,或者自行創業,自求發展。

5,一些企業面對資金困難,大幅降低員工工資,節約成本,開源節流,造成一些員工離職。

經受這次新冠病毒突發事件衝擊,一些企業出現了嚴重的困難。為了渡過難關,有些企業必然採取大幅度降低員工工資的辦法,節約成本,開源節流,使一些員工不能滿足個人工資願望,從而只好選擇離職,另圖高就,另謀發展。

總之,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確實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困難,同時,也給企業就業形勢帶來了新的考驗。一些人選擇主動離職,確實是一種無奈之舉,也是一種尋求創業、謀求發展的有效措施。應該說,面臨重大危機,一定要振奮精神,堅定信心。要善於發現機遇,善於化危為機,從而,促進就業市場健康發展。


職場導航儀


疫情也許促成了主動離職,但疫情一定不是離職的絕對原因。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矛盾。那些選擇主動離職的人,可能是這三種情況:

一、早就打算離職

有的人早有離職的打算,但每天的業務很多,手裡的工作又沒人接手,所以想等工作告一段落後,再提出辭職。而當下的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停工停產了,正是提出辭職的機會。

二、早就被別的公司看中

有的人工作能力很出色,早有別的公司想把他挖走。現在正值疫情期間,都閒在家裡,於是有充分的時間通過電話溝通交流,也有充裕的時間認真思考。如果被對方打動,就有可能在此期間提出辭職。

三、這份工作可有可無

有的人除了這份工作外,還有其它經濟來源。並且這份工作可有可無,這份工作並沒有那麼重要。那麼,當前疫情爆發,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辭掉工作比較穩妥。

所以說:

主動提出辭職的人,並不是完全因為疫情的問題,而是他們本來就有辭職的可能。


職面小群


我司就有個小夥子,在2月3日復工(公司要求在家辦公)的第一天,就興奮的提交了辭職申請,要求立即離職!後來,我們才知道,他自己有個副業,就是在線上做些教育培訓之類的,現在不想失去這個黃金機會,就只能選擇主動辭職了。


任何危機,從來都是對一部分是“危”,而對另一部分人就是“機”。在現在形勢下,對大部分職場人來說,都是以“穩定”為主,儘量不辭職。但對一小部分人而言,卻恰恰催化加快了這部分人的主動離職。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1、另尋高枝:大部分行業的新招聘崗位減少了,但依然有些行業在做招聘!

餐飲旅遊酒店等行業現在痛不欲生,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液生產之類的企業卻四處熱火朝天的招人,而且開出的價碼非常高。對那些有一技之長的、有相關經驗的、有關係介紹的、有資源人脈的員工,主動離職尋找更高薪水,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以為你身邊這個做文員的小姑娘就是做文員的,說不定她是化學系畢業的,哈哈!


2、有錢不慌:有些員工是不太在乎這份工作的,尤其是和身體健康比起來!

不是公司裡的每個人都稀罕這份工作的,坦率講,每個公司裡都會有這麼幾個“一點都不在乎這份工作,隨時可以辭職”的員工。現在公司催著復工,他有些害怕,怕萬一發生什麼聚集事件之類的,但公司又要求復工,咋辦呢?沒啥好說的,先辭職再說吧!


3、早有預謀:有些員工早就提前找好了新工作,還有一部分是想副業轉正!

很多招聘,尤其是一些高端崗位招聘,都會給候選人預留一段“相對較長”的工作交接時間。很有可能員工在年前就拿到了新公司的offer,春節假期結束後立即就提出辭職,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還有一小部分員工本來就有某種副業,而現在是想將副業轉正,於是加緊提出了辭職。


有些人可能很疑惑的說,現在都宅在家,做副業就行了,為什麼要現在辭職?還是以我司為例,2月3日就在家辦公,每天無數個電話會議,無數個線上課程推送,無數個在線考試要做,還要參與學習互動,學習積分,學習排名,參加線上直播,同事吧發評論,彙報工作心得,宅在家比去辦公室還累,不辭職,你真的什麼副業也做不了!


4、故意謊報:並不是主動辭職,出於某種原因卻對外宣稱是主動辭職!

這種員工也不少!明明是領導想裁掉他,是公司主動找他談話,和他進行了一定的協商,而且還給與了一筆補償金。結果從該員工嘴裡說出來,就成了“這破公司,我早就不想幹了,我提交了辭職申請,一週後就走人!”或者“我主動辭職了!沒意思!”辭職是辭職了,主動卻是未必!


總之,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絕大多數員工都是渴望“穩定”的,畢竟對外而言,現在新招聘崗位確實不多,對內而言,“先穩住”起碼能保證一筆現金流;但依然有一小部分員工,他們或者是找到了新行業的工作,或者是早就拿到了offer,或者想副業轉正,或者不想冒險復工,就選擇了辭職。也有一部分是被公司“主動優化”掉的,但卻對外宣稱是“主動離職”。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為你深度剖析職場問題,全部原創,助你職場再出發!抄襲必究!

職場再出發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在現在疫情況下有人還主動辭職,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說明他已經早就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就是等著過完年後來後辦理辭職手續去新的單位去上班,所以就要主動地辭職。

第二,可能是現有的這個工作對他沒什麼吸引了,很不滿意,甚至已經傷透了心,覺得沒有必要在這個公司繼續留下去,所以選擇了主動辭職。

第三,可能是看到公司的發展情況不是很好,再加上目前的疫情情況,為了給老闆減輕壓力而主動提出辭職。因為被炒掉的話,公司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即使公司不炒你,但是公司效益不好,每天還要發工資,老闆也頂不住了,所以主動辭職,為老闆分擔一點壓力。


以上就是我對你的這個問題的回答,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