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鬼谷子,世間奇才,兩千年只出了這一位。少年時期,他橫空出世,練就一身本領,指點天下局勢。數年後,他又隱居山谷,踏上尋仙之路。無數有志少年踏遍群山,希望拜他為師。鬼谷子來者不拒,無論對方想學謀略,兵法,還是修仙大道,都能輕鬆教授。培養出縱橫家張儀、蘇秦,大將孫臏、龐涓,方士徐福等人。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無論周圍的人走得快還是慢,只要你的日子在進步,就是一件好事。可如果事實截然相反,日子不但沒有步步高昇,反而越過越窮,你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犯了鬼谷子提出的“三不拖”。

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一不拖:決情定疑,萬事之基。

人生中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在若干年後受到質疑。因此,很多人不敢輕易做出決定,生怕日後會後悔。可事實上,每一個日子越過越好的人,都曾獨孤一擲。因為他們知道,做決定這件事不能拖,否則錯過了時機,日子將會越過越窮。

​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北周末年,楊堅被封為大將軍,但卻時時受到皇帝女婿宇文贇的猜忌,為了不讓女兒為難,楊堅離開帝都,去到亳州為官。此時的楊堅已經下定決心,等時機成熟,一定要取而代之。很快,這個機會就來了,宇文贇離世,年僅7歲的太子成為新帝。他不是楊堅女兒的孩子,自然不會全心全意相信楊家。趁著幼帝不懂事,楊堅迅速擺平局勢,成為隋朝的開國皇帝。

​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二不拖: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人生路上,走得更高更遠的人,通常眼界也早已超越眾人。因此,當別人還懵懂時,他已找到出路;當別人起步時,他已取得了成功。看事情的發展葉脈,看環境中的微妙變化,看似簡單,卻十分重要。這件事不能拖,一拖就落到了成功者的後邊。

​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千年前,一個名叫沈括男孩學會了一句詩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為什麼桃花在不同的地方開花的時節也不同呢?左思右想不明白的沈括約上三五個好友,來到山中,細細觀察,最終發現山下與山上的溫度有差,以至於桃花的綻放時節也不同。數十年後,沈括寫下了一本名為《夢溪筆談》的書,記錄了古代的自然科學與工藝技術,因此這本書也被稱為中國科學的里程碑。

​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三不拖:審得其情,乃立三儀。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即將要面對的難題時,都忘記多做幾種準備。因此常常會手忙腳亂,過後才悲嘆自己沒有急智。其實,就算是聖人也很難做到隨機應變,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已經猜測到即將發生的難題,並準備好上中下三種對策。因此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輕而易舉的解決所有事情。

​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有個叫周怡的女孩,到遠親家拜年,出來的時候將老姨給的紅包落在了屋裡。這個時候周怡有三種選擇:第一種直接放棄;第二種直接回去拿;第三種想辦法讓對方主動送出來。紅包的金額不小,放棄有些不甘心,可如果直接回去拿又有些尷尬。周怡想了想對著裡屋大喊:“老姨,紅包給你放桌上了,不要給我了!”老姨聽到趕緊拿著紅包追出來,硬塞給了周怡。

​鬼谷子:人到中年,三件事不能拖,越拖越窮


出生時,我們沒有準備,少年時,我們不夠成熟,到了中年,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奮鬥方式。不甘於貧窮沒關係,日子越過越窮也不怕,記住人生中三件不能拖的事情,早日走出困境。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最後祝君前程遠大,福星高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