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祕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疫情期間,居家防護,我們減少了外出,活動量大大減少,爸爸們還能外出買個菜,媽媽們還能做個家務來回走動,孩子們的玩耍空間卻只剩下家裡那個客廳,最多就是在床上蹦蹦跳跳,比之前要少了很多,再加上過年期間,家裡冰箱存放的肉類為主,孩子又是肉食動物居多,菜也吃的少了,逐漸的,大便就開始乾結,“嗯嗯”就出現了困難。

這不前幾天,還有個寶媽,發來血淋淋的照片,寶寶大便乾燥,三天未排,好不容易拉出來了,小PP上都是血,給全家人嚇得不輕,那麼我們在這個特殊時期,該注意哪些,避免出現類似情況呢?

1飲 食 調 節

(1)平時注意增加水果、蔬菜、穀類或其他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對於纖維素的需求量,嬰兒和2歲以下兒童目標量為5g/d,2-5歲兒童是7-15g/d,或者是孩子年齡+(5-10)g/d來計算,常見食物中的纖維素含量,見下方表格。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2)保證液體攝入。每日最低液體攝入量取決於兒童的體重,5kg嬰兒為500ml,10kg兒童為960ml, 15kg兒童為1260ml, 20kg兒童為1500ml。


(3)避免過量攝入牛奶、酸奶、奶酪和冰激凌,不要超過960ml。過多奶製品攝入,會降低腸動力,並讓小朋友覺得飽了,就吃不進去含纖維素的水果和蔬菜。


2——行 為 調 節

(1)2歲以上兒童,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或者已經學會了蹲小馬桶的寶寶,既往常規排便的時間,讓小朋友坐在小馬桶上,5-10分鐘,並給予鼓勵,養成排便習慣。

(2)增加活動量,小寶寶可以順時針按摩腹部,增加爬行,走動,促進腸道蠕動。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提問&解答

Q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便秘了?

當出現以下情況,表示孩子應該便秘了:

1. 排便減少(每週不超過2次)。

2. 排便疼痛。

3. 大便粗硬,排便時特別用力。

4. 一些孩子可能大便失禁,這是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了忍便不排(通常是為了避免排便時發生的疼痛),大便堵在肛門口,但是有忍不住的時候,就不受控制的排出來了。

一般不超過4周,屬於急性便秘,急性便秘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上面的飲食和行為的改變進行改善。

Q孩子出現便秘怎麼辦?

1. 一旦發現及早干預,避免出現忍便不排,加重便秘的惡性循環。

2. 飲食調節(參考本文第一部分)。如果需要,有多種非處方的纖維素產品也是可以考慮使用。

3. 行為干預(參考本文第二部分)。

4. 有排便困難、忍便不排、肛裂的小朋友,在排便時我們需要進行局部護理,可以用凡士林塗抹進肛門裡面,幫助潤滑肛門,降低排便難度。嚴重糞便嵌塞,凡士林效果不好,緊急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甘油灌腸,幫助排便,但是應儘量避免使用,更不建議長期使用。除此之外,需要藥物干預,比如乳果糖之類的輕瀉藥,得遵醫囑服用和調整劑量。

防患於未然,在給小朋友好吃好喝的時候, 別忘了飲食均衡,增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攝入,降低便秘的風險,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的度過特殊時期。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長時間居家防護,孩子便秘怎麼辦?

洪 亮

兒科醫生 碩士

和睦家亮馬診所

語言:普通話、英語

洪亮醫生200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在之後的2006-2008年,洪亮醫生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工作,完成了第一階段專業醫師規範化培訓。2009-2012年,洪亮醫生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工作,完成了第二階段專業醫師規範化培訓,並取得兒內科專業合格證書,熟練掌握各種兒科常見疾病的診治。

在加入和睦家醫療之前,洪亮醫生在首都醫科大學附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為0-18歲兒童提供包括常見病診治、生長髮育評估、兒童健康保健等服務。擅長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消化系統疾病,比如肺炎、鼻炎、慢性咳嗽、腹瀉等疾病診治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