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捡漏”40年,我捡到了身家百亿

作为我国的“新中国第一馆”,观复博物馆的名号在整个收藏界都是响当当,而身为创始人的马未都,自然也是名声赫赫,他的经历传奇,早年本是一个普通工人,后来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以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当上了杂志社的编辑,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但他并未就此止步,后来毅然辞掉了这个“金饭碗”,投入到了前途未卜的收藏圈,依靠着深厚的学识和毒辣的眼力,捡漏了不少宝物,还赢得了“捡漏王”的美称。

要说马未都为何对古董情有独钟,甚至为此放弃了自己稳定的“金饭碗”?总结下来其实就俩字:爱好。

上世纪七十年代,动荡的年代刚刚结束,马未都第一时间便从乡下返城,知青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工人,那时正是20多岁的年纪,马未都精力旺盛,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并不会赶着回家休息,而是背着自己的小包去淘各种小玩意,看到喜欢的就顺手买下,马未都说:当时自己虽然初入古玩行当,但买的东西基本没有“打眼”(古玩行话,指高价买到赝品),当然,这并非是马未都吹牛,而是当时的古玩基本无人问津,真品遍地都是,所以在那个时候,马未都积累了不少好东西。

一般人爱好收藏,顶多就是买几件自己玩,但马未都不同,他只要是碰到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回来,当年马未都结婚,父母给了他1200元买电视,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马未都当时正好看上了一件紫檀屏风,就偷偷拿这个钱买了屏风,为这事他和妻子没少吵架,但事实证明马未都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当年买的电视机在现在早已成了一堆废铁,但那件紫檀屏风如今的价格,足够买下现在一个小电视厂了。

就这样,马未都在古董价格最低的时候,买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贝,而到后来经济腾飞,古董行业火爆异常,马未都的身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有专家曾估算过马未都的馆藏文物,最终竟然得出了价值超过百亿的结论,当年的一名普通工人,如今竟然成为了身家百亿的收藏大家,着实是让人羡慕啊。

从七十年代开始到现在,马未都的收藏岁月已经度过了40年,而在这40年的“捡漏”生涯中,马未都不仅赢得了身家百亿,他还不断为我国的古文化“摇旗呐喊”,为我国的古玩事业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这样的热忱,这样的经历,怎能不让人羡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