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靠拍馬屁當上了狀元,多年後,一些趕考學子竟然爭相祭拜

在封建社會,成為狀元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無論哪個朝代,“金榜題名”都被認為是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完全可以和洞房花燭並列。而在民間的眾多傳說和戲曲中,狀元大多成為了人人豔羨的駙馬爺,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但是,狀元雖然難得,但若想獲得皇帝的青睞也並不容易。

我國曆史上的狀元共有七百五十個左右,但是,能夠做到宰輔的人並不多,能夠流芳百世的人就更少了。有的狀元春風得意後,便處處走背運,清朝嘉慶帝時期的狀元龍汝言就是其中一例。說起這個龍汝言,他能當上狀元並不是完全靠自己的才能,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這個人靠拍馬屁當上了狀元,多年後,一些趕考學子竟然爭相祭拜

高中狀元前,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教師,每日的工作就是給一名八旗統領的孩子們教書。有一年,這位統領得知嘉慶帝的生日快要到了,於是,想要寫點壽詞為皇帝祝壽。可是,他只擅長帶兵打仗,對於吟詩作對卻是一竅不通。如果靠胸中這點墨水來強行寫壽詞,很可能會弄巧成拙,引起皇帝的不快。思前想後,他決定讓龍汝言幫忙寫壽詞。

龍汝言能夠擔任教師,肯定是有點才學的。他對統領的請求滿口答應,當即從康熙帝和乾隆帝的作品中選出了兩百個句子,然後,精心寫成了一首長詩,以此來作為賀壽的壽詞。統領將這篇壽詞呈上去之後,嘉慶皇帝看了非常高興。按說,比龍汝言寫的好的壽詞並不少。但是,嘉慶帝不欣賞別的,只欣賞這篇壽詞中對先帝詩句的引用。在嘉慶帝看來,這是對自己父親和祖父的欣賞,是非常難得的。

欣喜之下,他下令召見這位統領,並予以重賞。統領知道自己胸無點墨,害怕在皇帝的詢問下露出馬腳,索性直接說出了壽詞是龍汝言代做一事。嘉慶帝聽了之後不僅沒有怪罪這位統領,反而稱讚龍汝言道:“南方的讀書人大都眼高於頂,對先皇的作品很是不屑。現在這位龍汝言不僅通讀先皇詩作,還將他們組成了一篇壽詞,可見他的忠心。”為表示自己對龍汝言的賞識,嘉慶帝下旨賞龍汝言舉人出身。

這個人靠拍馬屁當上了狀元,多年後,一些趕考學子竟然爭相祭拜

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非常嚴格,很多讀書人考了一輩子也不過是個秀才。全國那麼多的讀書人,每隔三年才出一千多個舉人。清代小說家吳敬梓所寫的《范進中舉》中,主人公范進就是因突然中舉而太過激動,這才發瘋的。當時,范進考到五十四歲才中了個秀才,而龍汝言只因一篇壽詞就當了舉人,可見嘉慶帝對他的欣賞。成了舉人之後,就可以不用參加院試、鄉試,直接就能參加會試。

嘉慶帝得知龍汝言參加了會試之後,馬上喚來主管會試的官員,想要了解一下錄取結果。不料,他翻遍了錄取的文章,其中,並沒有龍汝言。嘉慶帝在感覺尷尬的同時,也不由地怪罪起會考官來。自己欽定的舉人在會試中連名次都排不上,這不是變相地說自己識人不明嗎?於是,嘉慶帝沒好氣地對這次會試評價道:“不行不行,這次錄取的文章很不好。”

會考官聽了之後非常不解,這可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文章啊。為了不惹皇帝生氣,他並沒有當眾分辯,而是在事後找來了嘉慶帝身邊的太監詢問,想要了解一下嘉慶帝對文章的喜好。太監們早就知道嘉慶帝欣賞龍汝言,於是,向會考官指點道:“陛下不是不喜歡你們選出來的文章,主要是你們沒有錄取龍汝言而已。”會考官感到非常迷惑,趕緊詢問龍汝言是何方神聖,這才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個人靠拍馬屁當上了狀元,多年後,一些趕考學子竟然爭相祭拜

瞭解到嘉慶帝的心思之後,會考官在三年之後的下一次會試中果斷錄取了龍汝言。嘉慶帝見龍汝言榜上有名,於是,對這次的會試再無任何異議。會試之後就是殿試了,負責殿試的官員們早就打聽到了龍汝言這個人。為了讓皇帝高興,他們不約而同地將龍汝言的文章定為了一甲第一,也就是狀元。等到揭榜的那一天,嘉慶帝見龍汝言高中狀元,不禁自然自語道:“朕看中的人肯定是沒有錯的。”

就這樣,龍汝言搖身一變,變成了舉世矚目的狀元郎。龍汝言成為了狀元后,嘉慶帝對他更加看重,不僅經常賞他財物,還把很多編撰工作放心地交給他。很多老臣在羨慕龍汝言的同時,都斷言他的官位會飛速上升。但是,龍汝言並沒有長久地幸運下去。他家境貧寒,又自幼喪父,靠著岳父的照顧才勉強生活下來。因此,他在妻子面前一直都是唯唯諾諾的,根本不敢和妻子發生任何衝突。

甚至,每當妻子發怒的時候,他都只能離開家去朋友那裡住幾天,等妻子氣消了再回去。當了狀元之後,龍汝言本以為自己在家中的處境改變很多。不料,他的妻子仍然像往常一樣對待他。長久的隱忍,使龍汝言習慣了用躲避的方法來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現在雖然有了點底氣,但是,他還是不敢和妻子爭吵。這天,他見妻子生氣,又像往常一樣跑到了朋友家住。

這個人靠拍馬屁當上了狀元,多年後,一些趕考學子竟然爭相祭拜

就在龍汝言沒在家這幾天,嘉慶帝派人送來了一些書稿讓他校對。由於,嘉慶帝對龍汝言的才學非常信任,因此,這次給他送來的是先皇乾隆帝的編撰資料。龍汝言的妻子不識大體,接到書稿後根本沒有通知龍汝言,還在那裡自顧自地生著悶氣。等到第二天朝廷的人來要書稿的時候,她就將書稿原封不動地還了過去。而且,為了遮掩家醜,她從始至終都沒說龍汝言不在家的事情。

真是無巧不成書,由於,寫這個資料的官員太過馬虎,將乾隆帝諡號中的“純皇帝”寫成了“絕皇帝”。而官員們都認為龍汝言已經校對過了,就把書稿直接上呈給了嘉慶皇皇帝。嘉慶帝對自己的父親非常尊敬,於是,細心地看起了這份書稿。當他看到“絕皇帝”這三字的時候,頓時氣得渾身發抖。在當時,皇帝那可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民眾避諱的時候不僅要注意皇帝的名字,還要注意皇帝的廟號。

比如,光武帝劉秀登基後,全國的秀才都不能再說自己是秀才,只能說是茂才。康熙帝名為玄燁,為了避諱,紫禁城原來的北門玄武門直接改成了神武門。而且,康熙帝為了體現自己的威嚴,提起唐朝的玄宗也不叫玄宗,而是改稱唐明皇。在強制避諱的情況下,一旦有人敢對皇帝的名字不敬,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嘉慶帝大怒之下本想將龍汝言斬首示眾,但思索再三,還是不忍心痛下狠手。

這個人靠拍馬屁當上了狀元,多年後,一些趕考學子竟然爭相祭拜

最後,嘉慶帝下令革去龍汝言的所有官職,並永遠不再起用。得到消息後的龍汝言面如死灰,當了狀元卻沒法做官,自己的這個狀元也就形同虛設了。龍汝言昨天還是高高在上的狀元郎,可沒多久就稀裡糊塗地被打回了原形。他的發跡源自巧合,丟官也是源自巧合。現今,安慶市羅嶺鎮小龍山村有龍汝言的狀元書屋,此人竟成了眾多趕考學子爭相祭拜的對象,也許大家都希望能夠沾一點他的好運氣吧。

這看似可笑,但是,從他能高中狀元一事中,也可以看出當時官場中的某些“道理”。這些道理就是:處處要以迎合皇帝為主,要把皇帝放在第一位,至於自身的才學,那反倒沒那麼重要了。當官場中人人都認同這些道理的時候,清王朝從強盛走到覆滅也就不奇怪了。

【《清代野記》、《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