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補就上火;虛則補其母,三焦、五行補益理論太有道理了

紀氏三焦補益理論是根據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和臟腑理論結合而總結出來的,

首先我先把這個三焦補益理論告訴大家“上焦虛者,補其中焦;中焦虛者,補其下焦;下焦虛者,補其上焦。”

五行補益理論是: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一補就上火;虛則補其母,三焦、五行補益理論太有道理了


先說三焦補益,上焦虛,包括了肺氣不足、肺陰虧虛、心氣不足、心血不足;這些症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虛,身體不是虛證者不適合三焦補益理論,第二是上焦的臟腑。比如肺氣不足導致的虛感(氣虛感冒,通俗說就是容易感冒),痤瘡,要補益脾氣,補益中氣,像山藥,黃芪,黨參等,由於氣血互生,可以適當補充少量當歸,在配合補益肺氣的藥物,食物,效果就比單純的補益肺氣效果好很多。

心氣不足者也可以補益脾氣,肝血;虛則補其母,所以補益肝血,脾胃是後天之本,諸虛證都可以補益脾胃之氣。心血不足導致的失眠,心悸,頭暈,盜汗等症也可以補益肝血,脾胃之氣。

中焦虛證包括了脾氣虛,中氣下陷,肝血不足,脾陽不振。中氣下陷是脾氣虛沒有及時調理的結果,我們一起來說說。脾氣虛的人一般伴有消化不良,四肢不溫,便秘便溏,胃腹脹滿,乏力口臭,眼袋,痤瘡,淺色黃褐斑等。

怎麼調理中氣不足(脾氣虛),很多人,或者說所有人都會回答:吃大棗,吃人參,吃黃芪,吃小米,吃補中益氣丸,吃健脾丸,保和丸,吃人參健脾丸,吃歸脾丸。但是效果卻不如人意,很多人吃了大棗,人參,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卻出現了腹脹,便溏,舌苔也增厚了,脈相也更加滑數了,吃了保和丸,健脾丸的朋友雖然腹脹沒了,但是乏力四肢不溫,便秘便溏卻改善不了;為什麼呢?我們電視上的專家不是說了按按足三里,氣海,關元,百病不生嗎?沒事吃點補中益氣丸,吃點健脾丸可以保證腸胃不出問題。這都是騙人的,戴眼鏡的不一定有學問,禿了頭的也不一定是和尚,這年頭色狼也可能是教授,貪官也可能是共產黨,帶了佛珠的老虎照樣吃人,所以老中醫也不一定懂醫理,整天咆哮“按關元百病不生,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其實未必,肝胃不和的消化不良,胃潰瘍按梁丘就比足三里好用。


《黃帝內經》上也說的清清楚楚,脾胃為中土,運化全耐命門之陽氣的溫曛。脾胃氣虛,肝氣就會來犯,也叫肝木克土,所以出現腹脹,大便無力不通,乏力等症,這個時候你一味的補充補益中焦脾胃的藥物,或者食物,這些入脾胃經的營養一骨碌全部進了脾胃經,就像雪上加霜,中焦淤堵的就會更加厲害。我們應該梳理中焦,中藥有陳皮,枳殼,木香等;食物有蘿蔔,茴香等。然後補益下焦的腎氣腎陽,相火旺盛,中土自生。補益下焦的藥物很多,比如肉蓯蓉,仙靈脾,肉桂,附子(有毒,非中醫師不可私自服用。)韭菜子,核桃等。其中肉蓯蓉最佳,補益腎氣最為從容,陰陽雙補,譽為“沙漠人參”。既無六味地黃丸的滋膩,也無桂附地黃丸的燥烈,所以有“蓯蓉”之名。

再來說說下焦虛證,一般分腎氣不足,腎陽不足,和腎陰不足,還有人分出腎精虧虛。

很多人說腎最難補,是的,腎有兩髒,一陰一陽。就像一個天平,沒有經驗的中醫師是很難把握藥物分量和配方的,我們針灸師也是一樣的,腎俞,太溪,復溜等穴位留針的時間,行針手法,艾灸的時間長短,這都是經驗之談。腎虛初期就像一個天平兩端的托盤,一個裝了100克的腎氣一個裝了100克的腎精,由於你的原因,把20克的腎精(陰)損耗了,但又沒有及時的補充,平衡陰陽的人體自身能力就會自己卸掉20克的腎氣(陽),這個時候你雖然也是陰陽平衡,但是就是乏力,失眠,多夢,早洩,或者性慾低下,陰道乾澀等等,出現了諸多的亞健康,荏你吃大棗,枸杞,人參都無濟於事,為什麼呢?首先你沒有去平衡陰陽,其次補腎要補肺金,為什麼呢?肺金生水,虛則補其母,腎虛自然要補益肺金,然後再疏肝解鬱,還要兼顧健脾益氣;母病及子,很多人腎虛就會出現小腹部氣脹,冷痛,例假量少等等,這是母病及子的結果,長江沒了後浪,前浪就不動了。腎氣虛了,肝氣就會瘀滯,腎為先天之本,虛則補益後天,脾胃是後天,所以還要健脾益氣,我給大家一個補腎的食譜,絕對比胡亂吃藥強多了(適合亞健康或者保健的人群保健,並不是治病的方子,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黑米100 核桃20 枸杞20 山藥20 百合20 蓮子10 山楂10,單位:克。 此方可養肺補腎,健脾疏肝。適合吃了阿膠,人參,蟲草等等無效的人群,或者出現了腹脹便溏,乏力胸悶等症狀的人群。此方黑米 核桃 枸杞,山藥溫補腎氣,既不妨礙中焦運化,又兼顧上焦肺氣,溫補之氣隨百合,蓮子而化陰,肺金化水,下降與腎,腎氣得補;金氣得潤,則肝氣難犯,所以稍加山楂行氣健脾,又起到疏肝解鬱的妙用,可謂補而不滯,於是三焦補益理論指導的保健方即成。

注:以上理論需要在中醫師指導下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