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一補、一清、一斂,養氣之道備也,名曰生脈

生脈散是主要治療氣陰兩虛證的常用方劑,源於金代醫家張元素所著《醫學啟源·卷下》“麥門冬”條內,其弟子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一書,闡明其方義為“氣充脈復,故名生脈”,清代醫學家吳昆的《醫方考》謂之“一補、一清、一斂,養氣之道備也,名曰生脈”。生脈散還有別名,如《丹溪心法·卷一》稱為“生脈湯”、《蘭臺軌範》稱為“生脈飲”等。

生脈散主治的氣陰兩虛主要是指上焦心肺氣虛和陰液虧損的證候。心肺相通,同在上焦。心為君主之官,主血脈,主藏神;肺為相傅之官,主氣,朝百脈,助心行血。君主失職,則相傅最先受累。心氣虛,運血無力,則肺朝百脈受累,主氣失職而氣短,故“喘為心氣不足”。

一補、一清、一斂,養氣之道備也,名曰生脈

肺氣虛,不能助心行血,則心氣亦會受累。氣血同源,心肺二髒息息相關。心氣虛和肺氣虛相互影響,最終發展成為心肺氣虛證。氣虛日久,必損及陰液,從而形成氣陰兩虛。

心的氣陰兩虛證形成,與思慮太過、年老體衰、罹病日久、煩勞過度或感受外邪有關。肺的氣陰兩虛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中,多因久患肺病,長期咳喘,肺之氣陰耗損所致。還可見於外感溫熱或暑熱等熱性病過程中,究其成因是由於熱耗津傷,汗出太過,甚則導致“氣隨津脫”。

氣陰兩虛證臨床可見:氣短懶言,神疲乏力,動輒尤甚,自汗、盜汗,潮熱顴紅,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

若氣陰兩虛由久咳傷肺而致,臨床上還可見乾咳少痰,動輒喘促。心之氣陰兩虛者,除一般見症外,還會有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胸悶,健忘,脈結代等表現。

另外,在熱病過程中,由於汗出過多,氣隨津脫,還可出現冷汗淋漓,呼吸微弱,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之虛脫表現。

一補、一清、一斂,養氣之道備也,名曰生脈

生脈散組方之初,本不以治心為其立方之意,但費伯雄在《醫方論·卷三·清暑之劑》中雲:“肺主氣,心主血,生脈散養心肺之陰,使氣血得以榮養一身”。指出生脈散具有益氣養陰,生津斂汗之功,進而說明是治療心繫疾病氣陰兩虛證的代表方劑。

方用人參甘溫補肺,益氣生津,大補元氣為君藥。麥冬甘寒,養陰生津,清熱潤肺除煩,為臣藥。兩藥合用則益氣養陰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溫,收斂止汗,生津止渴,為佐藥,即《素問·藏氣法時論》中:“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之意。三藥相伍,一補一清一斂,補肺、養心、滋陰,共奏益氣養陰,生津止渴,斂陰止汗之效,使氣復津生,汗止陰存,脈氣得充,則可復生。

《醫方集解·生脈散保肺復脈見暑門》說:“人有將死脈絕者,服此能復生之,其功甚大。”李東垣以本方加黃芪、甘草,名“生脈保元湯”,補氣之力更佳;再加當歸、白芍,名“人參飲子”,治氣虛喘咳,吐血衄血。

生脈散的臨床應用要注意把握氣陰兩虛這個基本證候,並在此基礎上,靈活辨證。如出現心悸氣短,神疲自汗等心肺氣虛證較重者,可加黃芪、茯苓、白朮、天冬等以健脾益氣。

若肺陰虛較甚,見乾咳少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咳喘無力,動則益甚者,可去人參,加北沙參、天花粉、桑葉、川貝母、地骨皮、百合、黃芩等以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對心陰不足較甚,見心煩心悸,少寐多夢,潮熱盜汗者,可加生地、玄參、柏子仁、酸棗仁、丹皮等以滋陰清熱,養心安神。

一補、一清、一斂,養氣之道備也,名曰生脈

若出現亡陽證,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蒼白,脈微欲絕者,可重用紅參,並加用附子、肉桂、龍骨、牡蠣、大劑量山萸肉等以回陽救逆固脫。

由此可見,生脈散不僅用於多種慢性疾病,也常用於急病重證,屬補虛之劑,對氣陰兩虛證,有益氣養陰,生津斂汗之功,但對實證不可妄投,以免閉門留寇,加重病情。

現代臨床應用生脈散主要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除治療各種心臟疾患外,也常用於肺結核、矽肺、慢性支氣管炎、低血壓、神經衰弱、心衰、休克、婦科功能性子宮內膜出血等多種疾患。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如果有哪裡不明白的地方,可私信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