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茶饼一定要看好着几点,千万别被坑了

我国的茶叶历史非常悠久,到现在最少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我国也是属于茶叶大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国茶叶的品种绝对是非常的多。其分类方式也多种多样。

平时喝茶确实都留意到了茶饼中间有一个坑,而且也司空见惯了,这个问题给人一种“刚买来的袜子为什么有个洞”的感觉。但要说起来这个坑有什么作用,小编好像一时还真的说不上来。

茶饼: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作龙团。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龙团风饼作为宫廷贡茶,一直沿用至明朝。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


细细一想,其实啊,包括普洱茶、白茶在内的茶饼中间的这个坑,我们通常习惯叫它为“饼窝”,它的出现也并不是为了刻意发挥某种特殊作用,而是在制作过程中因为压饼工艺所留下的印记。

饼茶的制作,相比散茶,多了一道蒸压的工序。每年散茶制作完成后,往往需要经历半年以上的转化,才能达到压饼的要求。

白茶压饼和普洱茶基本上是一个道理。传统的普洱茶压饼采用石磨压制:先将散茶蒸软后装入布袋底部(装满茶叶呈圆柱型),然后连布袋一起再略蒸一下,接着将布袋口团紧缠绕,最后用厚重石磨将布袋内的散茶压成茶饼。

由于布袋捆扎后团紧缠绕的突出的部分在石磨压饼时被嵌入茶饼,散茶压好定型之后从布袋里取出的茶饼就自然形成背面的这个坑——饼窝。


鉴色之法是:或以先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嘉者,鉴之次也。皆若言嘉及皆言下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此茶与草木叶一也。陆羽认为:一见外形光。黑、平正就认为是好茶,这是最不懂茶的了。一见外形皱,黄,凹凸不平便说是好茶,有些道理,但还役弄懂个中缘由。饼面光润是因为压出了茶的汁液、而含有汁液就皱缩;当天采、次日制的茶饼色黑,当天采的当天制,茶饼色黄。鉴茶可用感官审评和仪器鉴定二法,陆羽时代当然全凭感官审评,这须要有丰富的经验,有精细的感觉。纵仪器再先进,也不能完全取代感官审评,陆羽开创的方法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因为茶的有效成份和滋味优劣,全靠仪器未必能分析得一清二楚,某些项目必须仰仗评茶师的鼻子和舌头。 —————————————摘自《茶知识》

感谢各位关注老爷看到最后!!!

特殊时期,记得戴口罩哦,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必胜!!!

收茶饼一定要看好着几点,千万别被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