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提到範偉,很多人就自然的想到了小品,想到了趙本山,想到了“範德彪”。

確實這麼多年,範偉的身上有很多標籤,第一個標籤就是小品之王趙本山的黃金搭檔,也是在春晚的舞臺上,範偉才真正實現了從東北小舞臺,到全國皆知。

再到後來的“劉老根”,“範德彪”似乎範偉這一生都和趙本山脫不了干係。

但是,有這麼一部電影,卻證明了範偉的實力,雖然總票房只有150萬,卻成為了範偉人生中最閃光的一部電影,甚至有網友評價說這部電影,就是範偉的封神之作!

這部喜劇電影的名字叫《耳朵大有福》,2008年上映,講述了一個普通東北退休職工的平凡故事。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一,一個不被尊重的父親!

範偉在電影《耳朵大有福》中飾演了一個普通的東北退休職工王抗美,他這一生簡單的很,一輩子勤勤懇懇,一輩子兢兢業業,在鐵路單位幹了四十年,終於等到了退休的這一天。

別人退休都是翹著二郎腿,去公園跳跳舞,下下棋,一想到退休生活,大家都是不能再美了。

可是王抗美面對退休這件事,卻有些著急,一是因為他本身就有哮喘,單位不給他認定為工傷,他以後治病少不了花錢,而是家裡老伴在醫院住了十多年了,全靠他一個人工資養活呢,現在一退休,工資少了一半,家裡開支可能就頂不上了。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在單位指望不上的時候,他找來了女兒和女婿商量,可是好好一頓飯,他一句開場白:

“時間無情,歲月流逝”,說了快三遍,每一次都被女兒和女婿給打斷了。

最後當女兒和女婿當著他的面撕吧起來的時候,這個一肚子委屈的老實人,終於發了火,掀翻了一桌子的菜。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電影看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能夠看出這個人物身上的傷痕和壓抑了,而範偉在把握這種抑鬱和剋制的性格特徵時也表現的特別有力量。

特別是在女兒和女婿走以後,伴隨著天氣預報的背景音,他一個人靜靜的收拾被他掀翻在地的碗筷的時候,像極了我們日常身邊隨處可見的那種不被尊重,不被在意的父母。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二,一個熱心的老頭!

女兒不靠譜,兒子也是一個二流子,王康美一個人焦頭爛額的在大街上到處尋找到底有什麼是適合自己退休後乾的。

在大街上遇見一個賣內衣做活動的,主持人說只要有人來配合一下,就能送一套保暖內衣出去,沒想別的,王抗美就上了舞臺。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最後王抗美不僅僅收穫了一件內衣,還給那主辦方提了一個意見說:“要是請一個歌舞團過來表演,可能更精彩”。

立馬他就想到了自己當年也是在單位幹過歌舞團,唱過歌的,他一邊給那人留了一個電話,一邊興奮的就給之前的老朋友打電話,問他們都在幹啥,要不要出來和他一起幹。

可他的電話還沒有打完,他就瞧見了剛剛寫有自己電話的紙巾,就被那人給當成擦嘴巴的紙給扔了。

看到這一幕,他死了心,又騎上了自己的單車,繼續在大街上尋找機會。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轉來轉去,他甚至轉到了一個擦鞋的棚子裡,他假裝成一個下來體察民情的幹部,一邊詢問擦鞋女人能賺多少錢,有什麼前景,一邊當無賴男人想欺負這個可憐的女人時,他又站了出來,替她撐腰,替她說話。

就是這麼一個老頭,對人熱心,對人熱情,即便是被生活逼到了絕路之時,他也還是心懷著善意,還是心懷著同情。

可是生活對這樣的人往往是不公平的,你越是善良,老天爺就越是將你逼上絕路。

電影中的王抗美也遇到了同樣的遭遇。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三,一個被逼上絕路的中年男人!

王抗美為了在退休之後賺點錢補貼家用,嘗試過很多事情,也做過很多努力,但是無一例外,到了最後,都是徒勞無功的。

畢竟作為一個一輩子只會修火車的男人,他和這個社會真的是格格不入的。

在接連遭遇挫折以後,王抗美其實已經被生活踐踏到谷底了,但是真正讓他絕望,真正讓他難受的是,他去看望年邁的父親。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成天只知道打牌的弟弟和弟媳對父親並不好,父親向他控訴他每天只能靠紅薯果腹,讓他帶他走的時候,王抗美一腔怒火,只能衝著自己發。

怪自己無能,怪自己無用,老父親都這樣了,可是他卻沒有能力照顧他。

於是整部電影最經典的一幕出現了,當他從弟弟家裡出來的時候,一不小心撞見了一個提著酒瓶的男人,那男人要不是看你年紀大了,非要整死他。

而這個被生活逼上絕路的男人,第一次像發了瘋的野獸一般衝到了那個男人身上大吼道:“歡迎你來整死我,我早就不想活了!”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他越是追,那男人越是躲,那人越躲,他越是追。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人不是生下來就學會了絕望,而是真的一步步被老天爺逼上了死路,而是真的一天天被生活逼到了懸崖邊上。

特別是作為一箇中年人,上有老人,需要你來照顧,中間有生病的妻子等著你,下面還有一對不成器的兒女時,更是容易讓人絕望。

但是絕望歸絕望,一個男人,一箇中年男人,心中還是有一份擔當,就像劇中範偉老友對他說的那一句話:

命是老天爺給的,但是運是自己造的。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不服輸,不認慫,這才是一個男人的氣魄,所以在電影最後,當範偉撬開街邊修車鋪的箱子,自己給自己修好了自行車後,他又唱起了那首象徵著希望,象徵著未來的歌曲:

《長征組歌》。

範偉封神之作,不是“範德彪”,而是這部只有150萬票房的小電影

在四顧無人的黑夜裡,只要有一束光,他就能繼續朝著未來前進,即便一路上荊棘滿地,但是那又有什麼重要的呢,畢竟人生這條路,苦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只要自己不認輸,誰也不能讓你哭!

這部《耳朵大有福》作為一部非常小眾的電影,後來在市場上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但是片中所講述的故事,範偉所展現的人生,卻真的能引起人深思,畢竟他演的,正是我們每個渺小而平凡的個體生命!


話題:有人看過這部電影《耳朵大有福》嗎?對於範偉的演技,你們有什麼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