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為啥這樣說?

在農村,直到現在還保留有很多風俗、規矩,都是一代人一代人流傳到現在的。其中,有不少風俗、規矩,都被人們概括成簡約的諺語、俗話,意思簡潔明瞭,便於人們口口相傳。在過去,每個村子裡都有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村子裡有什麼糾紛難以解決,就會請他們出面。這些老人總能用幾句祖先們流傳下來的,充滿智慧的俗語、老話,來人們排憂解難。發展到現在,時代一直在變化,新的時代裡,這些流傳了不少年代的俗語、老話,其中一大部分仍然很有道理。但也有一部分,其意義可能就有待商榷了。

農村俗語“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為啥這樣說?

今天農曆是二月初一,已經出正月份了。一出正月,農村有一種生意就會非常火熱,經常能見到有很多人排隊等待,這就是理髮店。這是因為,很多人認為,正月份理髮不吉利,理髮要等到農曆二月。這就與一句俗話“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有關。

1、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其含義並不難理解,說的就是正月裡不要理髮,臘月裡不要搬家。為啥有這樣的說法?

農村有很多人認為,正月裡如果理髮,會對自己的舅舅不利,所謂“正月理髮死舅舅”。事實上,這當然是沒有根據的無稽之談,但人們出於心理趨利避害上的原因,不少人還是寧願正月一整個月都不理髮。

臘月不搬家,是因為臘月是年底,馬上就要過年了。農村人過年,都要祭拜祖先、灶王爺,過年之前搬了家,有人認為,家中的祖先和灶王爺過年時可能“找不到”自己家。臘月不搬家還有一層現實的意思,一是臘月天氣寒冷,不方便搬家,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和孩子時。

農村俗語“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為啥這樣說?

2、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前面說到正月裡不興理髮,那麼啥時候理髮最好?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人們都相信二月二才是理髮的最好日子。農曆二月二,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開始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二月二這一天理髮,有人稱為“龍剃頭”,大地春回,萬物復甦之際理髮,有鴻運當頭的寓意,正合一年蓬勃之氣。

因此,每年二月二這一天,大大小小的理髮店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擠在這一天理髮,重點已經不再是理髮了,而是為新的一年討個好彩頭。

3、正月的豬,五月的牛

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都是價值最高的,為啥這麼說呢?

正月裡要過年了,農村人要準備年貨,豬肉是必不可少的,家家都要準備最少幾十斤。因此,正月裡的豬肉,最有市場。

農曆五月正是夏收秋播的時候,不管是收小麥,還是耕地,農村人都離不開牛,這個時候正是牛作用最大的時候。

農村俗語“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為啥這樣說?

因此,才有了“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樣的說法。當然,到了現在,豬肉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大量供應,想買多少買多少,而農村人耕地已經很少依靠牛了,都是用的機器。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句俗語也就逐漸失去了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