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紅菊”戰疫映初心

——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護士長肖紅菊

“安全第一,首先我要確保她們防護到位,培訓是必修課,瞭解護士的內心所想也是我要做的。”說話時,她語氣平和而堅定。

初見肖紅菊,口罩上方,她的雙眼佈滿血絲。

發熱門診篩查出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她一直堅守崗位,已連續奮戰40多天。

是什麼使她面對危險不畏懼、面對困難不退縮?是什麼支撐她在壓力大、風險高、條件艱苦的發熱門診一干就是17年?

肖紅菊平緩的語調滿含深情:“我已經和這個集體深深融合在一起。”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除夕夜,肖紅菊(右2)和同事接診患者(孔令佔攝)



“零感染是底線,我們一定要守住”

在北京五棵松橋東南角,與雄偉現代的門診、住院大樓相比,非典肆虐時臨時修建的急診科發熱門診板房卻顯得十分“低調”。

2003年,肖紅菊臨危受命,被“加強”到發熱門診,本想只幹一陣子的她,一干就是17年。

面對兇險的新冠病毒,為了給醫院把牢第一道關卡,守好首都的“防疫大門”,肖紅菊把崗位當戰位,執著堅守,精細防控。

今年1月21日,一位61歲的患者在晚上9點被檢測出新冠病毒弱陽性後,肖紅菊率領護士晝夜值守,直到患者被安全轉診到定點收治機構。同時,她們抓緊對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所有人員採取了消毒、隔離和嚴密觀察,不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有非典防控經驗的肖紅菊說,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肖紅菊(右1)在發熱門診護士站檢查(李靜軒攝)


發熱門診是醫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經歷過抗擊非典和埃博拉疫情的肖紅菊,反覆告誡護士零感染是底線,一定要守住,必須加強自身防護,嚴格規範穿脫口罩、隔離衣、護目鏡等防護用品。

為了確保環境安全,肖紅菊查閱資料、諮詢專家,確定不同空間和物品的消毒方法和頻次,制定表單,逐一落實。每天定時對門診留觀區、重症區及診療區洗消殺,加強通風換氣,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針對門診保潔員、外送員、保安員等群體,肖紅菊建議在崗前培訓和考核的基礎上增加監督環節,發熱門診各區域各班次設防護監督員,並發動大家互相監督,安排雙班上下,多種措施讓科學防護形成自覺行為,確保萬無一失。

考慮節後“返京潮”可能帶來的就診壓力,在上級大力支持下,發熱門診改擴建工程啟動,在科主任帶領下,肖紅菊和同事天天鉚在滿是塵土的工地上,查漏補缺,嚴抓質量。

新發熱門診啟用後,肖紅菊和同事緊前落實救護方案,一旦患者高峰期來到,立即加快分流速度、高效集約救治,最大限度快查、快篩,確保零感染。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肖紅菊(左)與科主任黎檀實交流工作(田琳攝)


肖紅菊說,近幾年來,急診科立足臨床,不斷優化患者就診流程,通過研究,建立發熱門診患者標準化就診流程,製作傳染病管理信息化系統。通過一系列舉措實現了傳染病早識別,縮短了患者就診等待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接診發熱患者7000多人次,始終保持零感染。


“只要對病人有好處,我們就努力做好”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奮鬥史;一個人只有溫暖了別人,自己的世界才會更加精彩。這是肖紅菊對職業的認知“密碼”。

奉獻是軍人本色,白衣戰士在救死扶傷中不斷詮釋奉獻的意義。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肖紅菊在接診(李靜軒攝)


1月23日,除夕夜的前一天晚上,一位醫學觀察的重症患者病情突然變化,出現喘憋,氧飽和度急劇下降。肖紅菊迅速做好防護衝進病房,憑藉多年的護理經驗,忙而不亂,當即為病人進行了緊急氣管插管。經搶救,她們又一次把病人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醫護人員插管被感染的風險極高,但肖紅菊沒有絲毫猶豫。她常說:“選擇了救死扶傷這個職業,就要努力付出,只要對病人有好處,我們就努力做好。”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肖紅菊(左)與同事掃碼為患者做治療準備(李靜軒攝)


一位從山東轉來的患者,重症破傷風,需要氣管插管、鎮靜、抗炎支持等一系列治療。患者神志清醒,頻繁的強直抽搐讓他痛苦不堪,完全的鎮靜又會增加併發症風險。由於肌肉不協調,患者咳痰困難,輕微的刺激就可能引起長時間的肌肉強直抽搐,吸痰的操作更讓患者害怕。治療、護理困難重重。

由於病情危重和對疾病的恐懼,患者家屬幾次想放棄治療。肖紅菊反覆給患者和家屬做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只要好好配合,就一定能戰勝疾病。與此同時,她精心做好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吸痰、翻身、抽血、輸液儘可能地動作輕柔不引起患者抽搐,並根據病情儘可能減少鎮靜劑的使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患者渡過了一個個難關,順利拔管康復。出院那天,患者和家人激動得淚流滿面。

17年來,肖紅菊的救人故事還有很多。每次,當一位位康復患者前來向她致謝時,她都會覺得自己的職業是如此有意義。

17年來,堅守發熱門診崗位的她搶救、護理過的患者不計其數。她一直踐行“患者需要我、崗位需要我”的理念,用真心真情為患者服務。


“絕不能因為工作有風險,就選擇當逃兵”

在肖紅菊的帶領下,儘管發熱門診工作風險高、強度大,但護士離職率卻很低。

17年來,肖紅菊以溫暖的愛心感化了數以萬計的患者,以科學帶教、嚴格要求帶出了一個團結向上的護理團隊。

自從2003年非典至今,人們大都談“疫”色變,更是對發熱門診充滿恐懼。

發熱門診究竟能不能呆?肖紅菊用親身行動給予了回答。

2008年,已在發熱門診工作5年的肖紅菊懷孕了,好多人勸她:趁機會調動一下,肖紅菊搖了搖頭。

2009年4月,女兒順利降生,好心的同事再次勸她:為了孩子的安全,挪個窩吧,肖紅菊還是搖頭。她愛這個崗位,更捨不得離開這個親如姐妹的團隊。

她說:“我是這個發熱門診第一位懷孕的護士,如果我帶頭先走了,其他護士也會接著走。我絕不能因為工作有風險,就選擇當逃兵。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發熱門診不僅是安全的,而且是幹事創業的好平臺。”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為強化發熱門診“含金量”,她與每名護士共同制定職業規劃,確定人生髮展目標,讓她們帶著希望幹工作。同時,給她們提供學習和鍛鍊機會,儘可能多地推薦她們到院機關和科室當小教員,這樣既鍛鍊了口才,還發現和培養了人才。

肖紅菊的關心和嚴格的帶教,贏得了發熱門診十多名護士的真誠感激。她們幹起工作來從不含糊,也從不患得患失,人人是業務能手、個個能獨當一面,發熱門診的護理團隊成為一個和諧向上、能打硬仗的戰鬥集體。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肖紅菊一路辛勤付出,一路精彩相伴:總醫院第二屆“十佳青年”,優秀護士長、優秀共產黨員,個人三等功……每一個榮譽的背後都閃現著一段動人的故事,但她一直都很低調,心繫病患的初心從未改變。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個集體愛得深沉。”肖紅菊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心無旁騖去工作,把每件事做到極致,即便再普通的崗位,也會幹得出彩。


作者丨鮑志偉 羅國金 洪建國

來源 | 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監 制:王士彬 張曉輝

編 審:歐 燦 鄒 菲

責 編:範彥青

軍營傳真丨“紅菊”戰疫映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