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回了4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犧牲人數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戰爭。從1939年9月1日開始到1945年9月2日結束。先後造成了9000餘萬人的傷亡,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便是以日本,德國還有意大利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其中日本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國家了。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回了4字

早在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前,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便無理的入侵了中國的東北三省,隨後在華北和上海擴大戰勢,1937年7月7日,發動盧溝橋事變後,迫使中國展開了全面的抗日鬥爭,每一場戰鬥的勝利都是無數抗日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日軍在天皇的號召之下,所到之處可謂是燒殺掠奪無惡不作。哪怕是到了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時,中英美聯合發佈了《波茨坦公告》,目的便是讓還在負隅頑抗的日本投降,可是日本方面卻視若罔聞,誓要頑抗到底。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回了4字

日軍之所以如此的生猛和他們所信仰的文化有關係,日本是一個十分崇尚武士道的國家,所謂的武士道,從思想方面來說是和日本神道思想的天皇信仰中演化而成的,首先就是要忠於日本天皇,其實是要敢於犧牲。為實現集體、團體的價值,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除此之外則是強調於“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的精神特質。他們唯一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對於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揹負責任和完成責任,尤其是對於君主的奉獻,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完成責任,所以便有了“切腹自盡”這樣的手段。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回了4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很多注重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因為覺得有愧於天皇,竟然切腹自盡了。這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因為歸根到底他們跟多的是執行裕仁天皇下達的命令,可是恰恰裕仁天皇卻還活得好好的。

1945年9月27日,美國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接到了處理日本戰後問題的任務,前往了日本和裕仁天皇進行談話。麥克阿瑟是一個直爽的人,他一見面就問裕仁天皇為什麼他自己不切腹謝罪。沒想到裕仁天皇卻冷笑的回答了四個字:“無能為力”。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回了4字

“無能為力”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在戰敗之後,日本天皇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到了他手下的軍官身上,並表示這一切都是他們出的主意,自己也是被逼無奈的,苦苦勸導他們不要輕易開戰,可是自己也無能為力。所以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後,只有日本第四十任首相東條英機被國際軍事法庭以犯有發動戰爭、反人道罪等罪行判處絞刑。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回了4字

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當時的日本民眾對於日本天皇的信奉是深入骨子裡的。所以如果日本天皇被懲處,那麼便會造成日本人大面積的暴動。美國要順利佔領改造日本也需要利用日本天皇的威信,所以麥克阿瑟這句話更像是一種玩笑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