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好人脈是這樣被你說話說壞的

指標可能完不成了,他們的獎金可能要受影響了。

在開跨部門溝通會議的時候,銷售部準備了一肚子的炮彈,準備實行猛烈打擊。

銷售總監David站起來,說了一下目前的項目延誤情況及可能的後果,準備等著產品不反駁幾句,然後開始打擊。

沒想到產品總監聽完後直接說了一句:“都是我們的不對,實在不好意思。”

還沒打擊,先自我認錯,這句讓銷售總監一下子把一肚子的炮火聲吞了下去。

銷售總監只能說也不是,也不是。

他只能說:”我們也有預測的問題,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看看,我們怎麼一起解決問題。”

之後,大家就開始就事論事討論應對策略,一開始的劍拔弩張徹底消失了;

之後,通力配合的產品部和銷售部成功化解了危機,貨供上了,關係也沒有受到影響。

這是我身邊的一個真實例子,你可能會想,一句簡單的話就有這麼大的力量?

好好說話無疑是職場甚至生活中最重要,最容易被忽視也是最難堅持的一種能力。

喜歡打斷別人的人,時常會引發表達者的不快,情緒被激發了出來,觀點自然會出現扭曲,從而使得溝通阻力大大增加。

自說自話的人,因為根本沒有徹底弄清楚表達者的意圖,會導致喪失很多關鍵信息。

所以,遇到任何溝通情景時,第一先讓對方把話說完,並確保你完全理解了他的意思;第二,多提合適的問題了解別人話背後的原因。

我們都以為觀點不同甚至針鋒相對是導致溝通受阻最大的原因,其實不然。

你的好人脈是這樣被你說話說壞的

個人情緒才是最大的阻礙,哪怕交談雙方的觀點南轅北轍,只要討論還是在理性框架內,大家總能找到一個妥協點,讓事情向前推進。可一旦激起了彼此的情緒,就很難達成妥協一致了。

如何在溝通中不激起彼此的情緒呢?

有一個好方法,談話中多談論事物本身,而儘量避免使用針對個人的主觀評價言語

如果你還是不太確定具體該如何操作,馬歇爾盧森堡在他的著作《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說話溝通公式:

非暴力溝通=客觀的表達觀察+表達自我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需求+提出具體的請求

這是一個很好用的公式,如果你能理解這公式背後所蘊含的理性基礎,那我相信你將能徹底掌握說話大法。生活中的許多事本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可就是因為有時我們沒有完整理解,聽清對方的意思,而採取了錯誤的行動;或者我們對對方說了不得體的話,激起了彼此的情緒,從而讓爭論本身從事物上升到了情緒。

你的好人脈是這樣被你說話說壞的

我一直相信沒有那麼多的對立觀點,也沒有那麼多的職場敵人,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言語不當,創造出了眾多由誤解產生的對立觀點和情緒。

願好好說話的技巧能助力你的職場,讓你在職場中像磁懸浮列車一般無阻力的飛速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