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難辨:古代徽州冒姓現象

導語:徽州(今黃山市)位於安徽南部,長江以南,地形以山區為主。古代的徽州文化發達,人文昌盛,誕生了大量的進士。同時徽商與晉商齊名,分別是中國明清時期的兩大商幫,徽派建築也十分有特色,總體來說,徽州的特色十分明顯,本文今天從姓氏方面分析徽州的特色。


真假難辨:古代徽州冒姓現象

徽州風光


1.徽州姓氏

徽州(包括江西省婺源縣)的姓氏結構與全國其他地方的姓氏結構非常不同。徽州的氏族主要來自北方,在明代以前可考的大姓有57個,其中有程、汪、吳、黃、胡、王、李、方、洪、餘、鮑、戴、曹、江、孫等15個大姓。根據族譜記載,中原大姓遷居徽州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徽州地區多山,在戰亂之際是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二是從外地來徽州任職的官員因迷戀徽州山水,留居不歸;三是政治上失意被貶的官員或者文人來到徽州作為隱居之地。


真假難辨:古代徽州冒姓現象

徽州地圖


根據資料,2017年黃山市的姓氏排名如下:1.汪2.吳3.胡4.程5.王6.方7.張8.江9.陳10.李11.葉12.朱13.洪14.餘15.黃16.徐17.鄭18.潘19.姚20.許21.周22.劉23.謝24.曹25.孫(按姓氏數量排名,只列前25名),觀察姓氏排名,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位居前列幾個大姓,如王、張、李、劉、陳、楊、趙等姓氏在徽州排名很低,最高的王姓只排到第5名。

我們再從徽州地區的家譜來分析徽州姓氏。目前統計到的徽州家譜一共1596種,其中署名為徽州的家譜共218種,歙縣421種,祁門101種,績溪238種,婺源210種,休寧273種,黟縣49種,新安66種,區域不詳的有20種。徽州存世的家譜本以刻本、抄本和活本為主體,其他還有石印、鉛印、朱墨、稿本和寫本。徽州地區極其重視家譜,從家譜刊刻的年代來看,宋代的有7種,多分佈於歙縣、績溪、婺源和休寧四縣,元代家譜有5種,主要署名新安和婺源。宋元家譜合計佔總總家譜數的0.75%。明代家譜有388種,佔存世家譜數的24.3%,清代家譜數843種,佔總家譜數的52.8%,民國家譜數231種,佔總數的14.5%,不明年代的家譜數123種,佔總數的7.7%。


真假難辨:古代徽州冒姓現象

家譜


徽州“邑皆聚族而居,譜系詳明”,纂修家譜是宗族形成團結的紐帶。所以各姓宗族也非常重視家譜的修撰。以下是部分縣各姓的家譜數,徽州:程:52種;汪:37種;張16種;吳:11種;李:11種;胡:8種;朱:8種:王:7種;許:6種;黃、周、洪:6種(只列前十名)。績溪:胡:44種;程:32種;汪:25種;周:14種;馮、曹:13種;章:12種;許:11種;王:9種;戴:7種。從這些家譜種類數來看,其中纂修家譜種類數最多的是程、汪、吳、黃、胡、王、李、許、朱等姓氏,其中汪姓在整個徽州分佈極其廣泛,也驗證了“徽州四門三面水,十姓九汪家之說”。吳姓主要分佈在歙縣和休寧,胡姓主要分佈在績溪和婺源。

2.冒姓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徽州存在一種縣現象,即冒姓現象。“冒姓”即是“偽冒姓氏”,主要指的是異姓、同姓不同宗的宗族或其成員通過偽冒姓氏、篡改家譜、樹立標誌等形式對本宗族的篡奪行為,這對宗族原本的血緣秩序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也是徽州宗族著力防範的對象之一,這一點在徽州家譜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休寧範氏族譜》記載:“世以門第相高,間有非族認為族者,或同姓而雜居一里,或自外邑移居本村,或繼同姓子為嗣,其類匪一,然姓雖同而祠不同入,墓不同祭,是非難淆,疑似當別……此譜中所以嚴為之防,非得已也”,指出了“冒姓”現象的普遍性,列舉了其主要表現形式,並指明應嚴加提防的重要性。

《新安畢氏會通族譜》中就明確記載了一例異姓偽冒現象,“篁墩畢姓,以近師遠公墓,故冒姓者多,真偽不可辨。如徽城上北街親支畢姓,畢姓者一,乃祥卿公子孫世居此地。其餘冒其姓者二:一匠一軍,系異姓充役,界限明甚,後人毋忽”,同時《休寧範氏族譜》中也明確記載了一例同姓異宗偽冒現象,“今有居瑤村範姓者,皆傭藝善工石,鄉人號為打石範也……第因徽俗多以門地相尚……欲冒認府君為祖”。從記載中可以看到,無論是異姓偽冒還是同姓異宗偽冒,在客觀上都對原本宗族內部血緣秩序造成衝擊,造成宗族內部的分化、不和,損害了原本宗族利益,因而為避免“冒姓”對本宗族的損害,諸多徽州宗族在宗譜中不約而同也不厭其煩地強調防止“偽冒姓氏”的重要性,並制定出嚴格的措施去杜絕“偽冒”現象的發生。


真假難辨:古代徽州冒姓現象

徽州朝奉


冒姓的原因無非有三種,一是尋求上升通道和上升空間。在徽州歷史上,像以工匠、廟祝為業的家族,其身份與奴僕並沒有多大區別,均屬“細民”階層,不僅在做官、進學等方面受到諸多歧視,而且在基層也長期受到官府、世家大族的輕視,因此這些家族為求翻身,便紛紛採用“偽冒姓氏”這一方式來獲取官府和其他宗族的認可和重視,來得到躋身徽州地區的世家大族之中的資格,進而尋求染指基層社會的權力;二是為了誇耀門楣,光宗耀祖;三是為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3.蓑翁說

徽州姓氏中像程、汪、胡、吳等姓氏佔據多數,很可能是早先當地的非華夏族居民在漢化過程中選擇的姓氏,中原地區的影響對其影響較小。績溪的胡姓據說是唐朝末年,唐昭宗的子女為躲避迫害,改李為胡,胡適便出自這一宗族,但傳說似乎不可信,在以後的歷史時期,當地數量較少的姓氏為了擺脫歧視,求得生存和發展,紛紛改姓當地的大姓,即冒姓現象,造成當地程、汪、胡等大姓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宋傑:《徽州存世家譜的文獻學分析》

2.趙華富:《徽州宗族研究》

3.呂春陽:《徽州家譜所載“冒姓”現象初探》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賬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真假難辨:古代徽州冒姓現象


合作與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