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是朱棣派去找建文帝的嗎?

風的節奏


有這樣的意圖,但並非全部。

鄭和於1405——1433年28年下西洋七次,最遠到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經歷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三朝。這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的偉大創舉,比西方大航海時代還要早半個多世紀。

鄭和下西洋究竟基於何種目的?大體三種說法:

宣揚國威,滿足大國帝王歸屬感

明成祖朱棣好大喜功,通過靖難之役把建文帝拉下馬,自己成功上位,但是這個位子坐得很不舒服,畢竟是搶來的,怎麼辦?要獲得歸屬感,就必須有人承認,不但要國內臣服,而且要四海歸心,要讓周邊國家對自己皇位認同,來招撫人心,鞏固自己統治。所以上位僅三年的朱棣,不惜一切代價,組成二百多艘船二萬多人的大船隊,滿載珍寶,向周邊國家炫富、打賞,換來對方的貢品和仰視,滿足天下最強之國的“君主華夷”心理。

滿足統治者異域尋寶

元朝滅亡後,元順帝席捲貴重珠寶,遠遁大漠。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實行“海禁”政策,也“不好遠物”。朱棣於1421遷都北京,城牆、宮殿、苑囿等硬件建設有了,但缺乏貴重珍寶、珍禽奇獸等來充實,所以除了在國內搜刮之外,又派鄭和率領“寶船”屢下西洋,大量蒐集珍奇異物,充實北京的宮廷和園囿,滿足統治者奢侈的生活。如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帶回了被稱為麟麟瑞獸的長莖鹿。

尋找失蹤建文帝

靖難之役中,建文帝不知所蹤,有的說可能是逃往海外,朱棣也不放心,只要侄子存在,就會有號召力,威脅自己皇位,所以在水旱兩路尋找建文帝,戶部都給事中胡瀅負責在國內明察暗訪,而鄭和下西洋去海外尋訪。

不管怎樣,鄭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壯舉,加強了大明同海外諸國聯繫,宣揚了國威,但這種不計經濟效益的貢賜貿易缺乏經濟源動力,最終隨國力減弱而告結束。


金烏木木


鄭和下西洋的起因眾說紛紜,《明史·鄭和傳》同時提供了尋找建文帝和宣揚大明威德的說法, 此外還有防範帖木兒帝國、獲取海外朝貢以及出於宗教目的等說法。

1、尋找建文帝

此種說法受到不少批評。明人朱國禎認為,建文帝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竄入異域,也不再對朱棣的皇位構成威脅。還有研究者指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時間長,朱棣的皇位在此過程中早已穩固下來,不可能歷次都為了尋訪建文帝。

2、宣揚威得說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於猜測,那麼宣揚國威說則有史料根據。對於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有多種解讀。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 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並認為所謂 “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其二,認為這從根本上出於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其三,認為下西洋並非出於“誇多鬥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揚德化。




百家論史


《明史》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而鄭和、李挺等眾曾奉旨查訪於內陸,積數年不遇。成祖遂命鄭和、王景弘率舟泛海,尋諸海上”意思就是說鄭和等人奉朱棣之命在內陸暗中查訪建文帝多年,但都毫無結果。於是朱棣就命鄭和率人到海外去搜尋。寥寥幾句話就道出了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原因。因為如果建文帝朱允炆不死,朱棣的皇帝寶座就坐不踏實,本來他就是以“清君側”為藉口反叛的朱允炆,如果哪天建文帝突然出現在公眾之中,那麼朱棣如何解釋?到時候朱允炆振臂一揮,自然一呼百應,那打了這麼多年,朱棣就全當白玩了?所以朱棣做夢都想朱允炆死,那樣他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坐他的皇帝寶座了。



歷史讓你打開眼界


關於鄭和是不是朱棣派去找建文帝的,後世是根據朱棣的奪位經歷而推測出來的,那具體的歷史經過又是什麼呢?

鄭和其人

鄭和,明朝宮中的太監,他原本姓馬,後來因跟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立下功勞,賜姓鄭。他不僅精明能幹,而且很有大志。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到過天方(今麥加),所以鄭和對西洋的風土人情比較瞭解,也十分嚮往。

當成祖朱棣在挑選下西洋的人選時,鄭和就毫無爭議地中選了。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率領一支27000多人的遠航隊伍,分乘200多艘寶船,攜帶大量的絲綢、瓷器、鐵器、布帛等物品,從劉家港起航,開始了西洋之旅。鄭和的船隊最先抵達占城(今越南),然後到達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錫蘭等地,最後經印度洋西岸折回返國。

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隱藏著不可說出來的秘密

明朝的經濟文化發達後,國力也強盛了,朱棣就想著憑藉先進的航海寶船出使各方。一方面宣揚大明王朝的國威,一方面也希望發展同國外的貿易。同時還有一個朱棣的個人秘密,就是尋找失蹤的惠帝,以防後患。惠帝在朱棣攻入南京城後就不見了蹤跡,朱棣在國內多方尋找,也終無所獲,所以他一直懷疑惠帝流亡海外了。這一切。就促成了一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驚世壯舉—鄭和下西洋。

關於建文帝蹤跡的傳說

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於江蘇吳縣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於永樂二十一年在此病亡,埋於後面小山坡上。

朱棣找建文帝的事,在後世中確有傳說,具體找到沒有也不清楚。


古今博學


很長時間都有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找尋建文帝的傳聞,而且堂而皇之地記載入《明史》:《明史·宦官傳》 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籓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靖難之役後,朱棣稱帝,是為永樂大帝。當時朱棣軍隊在進入南京之前,建文帝自焚於應天皇宮,其生死至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當時朱棣最怕的就是建文帝失蹤,有人會說失蹤了不是正好嗎,沒人和你搶皇帝了。話不是這麼說的,只要一天不確認朱允炆的生死,朱棣的帝位就永遠也不會坐的安穩。就如清朝,一個朱三太子就鬧的清朝幾代帝王不得安寧,所以當時朱棣就弄了一個人臉模糊的屍體充當建文帝的屍身,但是朱棣一直不放心,擔心哪一天就會有人打著建文帝的旗號反對他,所以他派了兩個人,一個叫胡濙,另一個就是鄭和。話說永樂帝很有頭腦,一位在陸上找,另一位在海上找,這就是鄭和七下西洋最初的目的。如果再說其他的目的,那就是炫耀國威。明成祖朱棣時期可謂明朝軍事經濟最強的時期,正所謂一有錢就膨脹,都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厲害,所以鄭和七下西洋也就有了直接的支持。



豫章小王談歷史


當年燕王朱棣率領大軍攻進京城後,有宮廷裡的太監報告說,建文帝下令放火燒皇宮,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裡自焚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大火熄滅後,沒有找到一具屍體像建文帝的,民間都傳說建文帝從地下暗洞裡逃跑了。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麼樣,成了千年的迷案?不過說朱棣派鄭和帶領一支龐大的艦隊去海外尋找建文帝的傳說是荒謬的。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自己心腹的太監鄭和帶領一支由60多艘大船,近三萬官兵組織起來的龐大艦隊到東南沿海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明朝時期,中國的造船業是世界上最發達的。鄭和所坐的旗艦*大寶船*,長約120米,寬約50多米,上下分為三層。是世界上當時最大的船,每條大船裡可做近500人,這些人裡有水手、士兵、嚮導、翻譯、醫生、裁縫等等。

但是最奇怪的是還有一艘專門乘載幾十名年過五荀的老婆婆們的小船,她們是做什麼的呢?原來她們是裁縫和懂得醫術的接生婆。明朝時做的衣服和鞋襪質量都不好,穿不了多長時間的就破了,當然了這與當時的手工藝落後有關係。這些婆婆們就是專門為這些官兵們縫補衣服和鞋襪的,接生婆是為沿海這些國家臨產的產婦們服務的。醫生們為當地你病人免費治療各種疾病,受到了沿海各國人民的歡迎和稱頌。

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明朝把東南沿海和印度洋都稱為西洋)八十年後,意大利哥倫布帶領三艘(長24米,寬8米)的小船才出海。但是兩者的目的不同,哥倫布出海探險是為西方國家掠奪世界各國的資源做準備;而鄭和出海是同沿海地區各國做平等的以貨易貨的貿易,同是也把中華民族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傳統的文化美德傳播出去。


隱者康司馬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大家好,我是馨晨復語,歡迎大家關注。

《明史·鄭和傳》載: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

鄭和,1371年—1433年,雲南昆陽人。中國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

普通人對鄭和了解最多的莫過於在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之所以說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時期的偉大創舉,是因為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末之前古代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探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便橫跨了大半個地球。

鄭和下西洋前六次是永樂年間,永樂大帝朱棣去世後很長一段時間,朝廷便對下西洋航海的想法戛然而止。直到明宣德8年才再一次讓鄭和揚帆起航,遠下西洋。而這一次也是鄭和最後一次遠航,這一次在返航的途中由於勞累過度在印度西海岸古裡達到了他的人生終點。那麼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為何在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過的壯舉,在朱棣時期要開創此先河?真的是為了僅僅炫耀一下大明的國威嗎?

當然,在我看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很多。鄭和下西洋確實宣揚了明朝的國威,並給宮中帶來了很多舶來品和奢侈品。使明朝達到了萬國來朝的空前盛世。但還有一個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當年,朱棣打這清君側的旗號造反,推翻了建文帝的政權。然而在攻入南京城後,朱棣並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對於朱允炆的消失,朱棣在心理上永遠埋下了一個陰影,在今後他的有生之年,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了朱棣一生的心病。

《明史·鄭和傳》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

朱棣一面讓胡瀅在內地四處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又懷疑建文帝逃亡到了海外,於是命鄭和七下西洋,三次出海。一是為了宣揚明朝國威,通過海外貿易增加國家經濟實力。同時也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所以我認為在當然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確實肩負著尋找建文帝下落的使命!


馨晨復語


和為什麼要下西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93頁給出的答案是:“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繫”。然而,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原因是鄭和遠航的官方檔案,被明朝官員劉大夏隱藏而失蹤了。劉大夏(1436—1516),(本文章由天天愛養生網整理發佈),湖廣華容(今屬湖南)人,官至兵部尚書。他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對鄭和下西洋,就將鄭和繪製的航海圖藏了起來。

早在元末明初,東南沿海一帶就有不少中國人逃往海外謀生,朱棣懷疑建文帝也逃到了海外,於是,就派鄭和下西洋,去追尋他的下落,以徹底消滅自己的對手。

這個史實在清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張廷玉纂修的《明史·鄭和傳》中有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此外,《明史·姚廣孝傳》《明史·胡傳》裡也寫道:朱棣當上皇帝后,曾命人尋訪建文帝的下落,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蹤跡建文”。說明鄭和的船隊確實擔負著尋找建文帝的使命。

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 三次“出海”

為了找到建文帝的下落,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三次“出海”。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他出使暹羅(泰國),永樂二年他出使日本,永樂二十二年他又出使舊港(印度尼西亞),為的都是這個目的。

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斯里蘭卡最大的寺廟叫佛牙寺,佛牙寺內供奉著一顆佛牙。佛牙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火化後遺留下來的牙齒。據傳說,釋迦牟尼的牙齒只有兩顆流傳到人間,一顆珍藏在北京西山八大處的佛牙塔內,另一顆供奉在斯里蘭卡的佛牙寺內。

關於這僅存的兩顆佛牙,佛教界盛行的說法是,在釋迦牟尼圓寂(僧尼死亡)後,左犬齒在印度一度落入印度教徒手中,他們用大鐵錘敲擊佛牙,結果碎的不是佛牙竟然是鐵錘,於是印度教徒只好將其送還佛寺。所以,佛牙被佛教徒們奉為珍寶

朱棣是篡奪自己的侄兒建文帝的皇位而上臺的,他興師動眾迎回佛牙,主要用意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以平息民間的不滿和反抗情緒。這一做法,前代帝王就曾使用過。

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應該屬於明成祖的個人目的。

除此之外,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希望以外交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帝位,換句話說,就是宣揚明朝的國威。這是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軍事目的。

明成祖也曾宣稱,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義,變其夷習。”可見,他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外來威脅。實際上,對中國曆朝政權造成威脅的,大多來自陸地上的北面,明成祖就曾數次親率大軍北征

明成祖對海外的威脅做了錯誤的估計鄭和下西洋還有商業的性質,即經濟目的,是要拓展海外貿易。明史專家吳晗,在其《明初的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一文中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從國際貿易的收入上來解救當前的”財政困難的。

持續三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使天下百姓疲於兵旅,社會經濟殘破不堪,而明成祖又急於封賞靖難功臣,增設武衛百司,以鞏固新生的政權。對海外朝貢國實行開放政策,鼓勵他們來華朝貢,以求輸入更多的海外物品。解決財政危機。


詩雨花魂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說法,歷代都有猜測。有人認為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只是為了單純的炫耀大明的國力;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朱棣的皇位是奪取他侄子朱允炆的,而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不管哪一種說法,都為鄭和下西洋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其實關於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我覺得是最不可信的一種,那就是朱棣在攻破南京城的時候,建文帝隨著南京城一同葬身在火海。雖然朱棣在攻破南京城的時候,有一個宮廷太監指著一句焦屍說,這就是建文帝的屍體。按理來說,建文帝畢竟是皇帝,也是朱棣的侄子,至少應該會給他修建一座帝陵吧!但是查閱史籍,我們卻並沒有發現有建文帝的陵墓。

第二種說法就是建文帝跑到了貴州的一個寺廟當了和尚,這也是我覺得比較可信的一種。話說朱元璋還在世的時候,早就知道朱允炆會失敗,於是早早的給朱允炆留下了退路。當朱允炆兵敗想要自焚的時候,被一個太監給阻擋了說,洪武大帝為他留下了一個匣子。當朱允文打開匣子的時候,裡面是一把剃刀,一個袈裟。建文帝於是剃光了頭髮,身披袈裟,跑到貴州的一個小寺廟做起了和尚。

第三種說法也是說建文帝逃出了南京城,但是並沒有前往貴州做和尚。而是來到了泉州,最後從泉州出海流落到海外。而朱棣也比較信任這種說法,於是就派遣鄭和下西洋,為的就是要打聽到建文帝的下落。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應該有這方面的目的。《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以武懾之。”《明史》是一部嚴謹的歷史著作,由明末清初人張廷玉等撰寫。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建文帝朱允文下落與“耀兵異域”的說法是可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