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兒子總說窗戶外有人,寶媽開始沒當回事,醫院檢查後媽媽痛哭

孩子出生後家庭中多了很多新的歡樂,父母身上也多了更多的家庭責任。養育子女並不只是單純地保證孩子吃飽穿暖,給予孩子足夠的愛的呵護更為重要。多一點耐心和陪伴才是父母對孩子最溫柔的疼愛。

4歲兒子總說窗戶外有人,寶媽開始沒當回事,醫院檢查後媽媽痛哭

案例:

杭州的趙女士生了二胎,小傢伙的到來讓家裡多了很多歡聲笑語,與此同時也消耗了趙女士和老公大量的精力。彼時趙女士家的大寶已經4歲,雖然孩子還小,但是倒也乖巧懂事,每天按時去上幼兒園,對於小弟弟的到來也很歡迎,大寶的表現讓趙女士很滿意。

4歲兒子總說窗戶外有人,寶媽開始沒當回事,醫院檢查後媽媽痛哭

不過,在小寶滿月後的一天,大寶突然說臥室的窗外有人

“小孩子的眼睛最乾淨,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想到老人們有這樣的說法,趙女士有些心驚。畢竟自己家在三樓窗外肯定是沒人的,難道孩子真的看到了“不乾淨”的東西?於是當晚趙女士破天荒地讓大寶和自己睡了一晚。有了小寶後,這是大寶第一次和媽媽睡一起。

4歲兒子總說窗戶外有人,寶媽開始沒當回事,醫院檢查後媽媽痛哭

沒想到此後,大寶頻繁地說自己能看到窗外的人,趙女士覺得大寶可能是有心理問題。於是深思熟慮後,趙女士帶著大寶去看了醫生。在醫生了解情況後,提出與孩子單獨聊聊。最後醫生確定地說“這孩子沒有心理問題,只是太缺愛了!”

原來,大寶是故意說窗外有人的,因為這樣就可以和媽媽睡在一起。原來在大寶眼裡,小寶出生後,父母就不愛自己了。迫於無奈大寶只得靠這個辦法吸引父母關注。沒想到自己的疏忽讓孩子心理受著如此大的委屈,聽完醫生的話,這位媽媽當場痛哭不已。

4歲兒子總說窗戶外有人,寶媽開始沒當回事,醫院檢查後媽媽痛哭

二胎家庭中父母應該如何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1.充分顧及到大寶的感受

對於大寶來說,小寶的出生勢必會分走父母的養育精力,即便是想公平對待孩子的父母,也會因為小寶需要更多的照顧而在小寶身上花費更多的時間。

這是二胎父母需要正視的問題,所以二胎父母要更多的考慮大寶的心理感受。讓大寶瞭解到父母的想法,即便父母不能夠全天地陪伴在大寶身邊,但是大寶對於父母仍然是特別的存在。

4歲兒子總說窗戶外有人,寶媽開始沒當回事,醫院檢查後媽媽痛哭

2.拒絕“大的讓著小的”的教育觀念

很多家長都有“大的讓著小的”的心理,認為大寶比小寶大就應該更懂事一些。但是,其實即便大寶比小寶大,大寶也還是個孩子,以成人的道德觀來要求孩子,這顯然是難以實現的道德綁架。

與此同時,受了委屈的大寶也會對小寶心生敵意。父母要求的“謙讓”反而破壞了大寶與小寶間的情感。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到對事不對人,不要一味地護著小寶。

4歲兒子總說窗戶外有人,寶媽開始沒當回事,醫院檢查後媽媽痛哭

3.不要輕易干預兩個孩子間的矛盾分歧

父母們總是傾向於採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孩子間的問題。而事實上,父母有必要適當地“等一等”,看看孩子們自己是如何處理問題的。父母貿然插手反而會讓孩子敏感的心理產生“父母偏心”的想法。

做父母不容易,做二胎家長更難。在父母們享受兩個孩子的陪伴時,也請承擔起給予孩子們平等的、暖心的關愛。厚此薄彼的對待會讓孩子們很受傷。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對於二胎家庭教育有哪些經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