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論語》泰伯篇中“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泰伯又名吳太伯,姬姓,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

好人泰伯

那麼,這位被孔聖交口稱讚的泰伯是誰呢?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

啥意思?就是說吳太伯和他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兒子,季歷的哥哥。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大房泰伯,二房仲雍,三房季歷

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其中本紀是歷代帝王的傳記,世家是諸侯傳記。三十世家第一篇就是《吳太伯世家第一》,而齊、魯、燕三大諸侯都排在他後面,可知其地位尊崇。

回來繼續說為什麼吳太伯的傳記放在諸侯第一,沒辦法,人家的地位擺在那裡。

先說他爹——周太王,周太王就是周朝始祖古公亶(dan三聲)父,姬姓,名亶(dan三聲),周氏族部落的傑出首領,帶領族人遷至岐山腳下的周原,為周最終取代商奠定下良好基礎,武王奪得商朝天下後,追尊其為周太王,是周人開國始祖。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周朝始祖

泰伯是公亶(dan三聲)父的長子,按繼承法來說,應該由他來接班。不過,他三弟季歷很賢能,還生了個兒子叫姬昌,聰明伶俐,而且小時候就有異象暗示這個孩子將來是要當領袖的。

據《史記》記載“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仲雍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

公亶(dan三聲)父自然很喜歡這個老三還有孫子,心裡邊就想著立季歷為儲君,以後正好可以讓姬昌接班。


泰伯奔吳

泰伯和仲雍看出了父親的意思,哥倆都很孝順,就琢磨著要成全父親,把王位讓給三弟。於是二人就跑到了荊蠻之地(今江蘇南部太湖一帶),立國“句吳”(勾吳)。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此去關山萬里,一路小心

注意,這時候楚國還沒影呢,整個南方都是蠻夷的地盤。所謂“文身斷髮”應該是蠻夷族的習俗,哥倆一方面可能是為了融入當地人,一方面是要割斷與西岐的文化聯繫,所以不再作文明人打扮,而是文身斷髮,就是要徹底堅決地留在南方蠻夷之地。這就是“泰伯讓王”的典故。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文身斷髮,入鄉隨俗,開發江南,東吳始祖

孔子說,泰伯“三以天下讓”,有人解釋三是虛數,表示多次讓天下,也有人數出了三次,我覺得不管幾讓,但這裡“天下”應該是指權位,畢竟泰伯讓王的時候,周不過是個西部邊陲的小國而已,天下還不是他們的,而且如果真的泰伯接班,能不能從商手裡拿到天下還真不好說。


泰伯三讓天下。

第一讓,據說公亶(dan三聲)父生病的時候,泰伯以去衡山給父親採藥為名,帶著二弟仲雍就下了江南,斷髮文身,避隱於今太湖附近,定居梅里(今江蘇無錫梅村)。當地原住民感嘆泰伯是個好人,就擁立他作了君主,建立了“句吳”,這就是吳國的肇始,吳太伯也被尊為吳姓的始祖。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吳氏始祖——泰伯

等公亶(dan三聲)父去世後,泰伯又和二弟仲雍回到西岐奔喪,監國的三弟季歷要推泰伯繼位,泰伯堅決不肯,而是讓季歷繼承了王位,自己帶著二弟仲雍又回到江南,這是一讓天下。

第二讓,季歷繼位後,發奮圖強,不斷向周圍擴張,周的實力大增,小日子越過越好。而且還得以執掌商朝西部地區的征伐事宜,這下更加名正言順四處征伐,周的實力越發強大,這就引起了中原之主——商王的警惕。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他孫子以後會不會欺負我孫子?

季歷繼位時的商王是武乙,武乙意外死亡後文丁繼位。文丁看季歷很不爽,非常擔心周的崛起會威脅到商的統治(從後來歷史發展來看,文丁相當有遠見,他沒看錯季歷他們一家子。)文丁就藉口季歷與上任商王武乙的死有干係,把季歷弄到了都城關了起來。

後來季歷就不明不白地死了。季歷去世,泰伯帶著仲雍又回來奔喪,這次姬昌又要把王位讓給伯父,泰伯又推辭了,給弟弟辦完後事後,還是帶著二弟仲雍回到江南,繼續經營自己的“句吳”,這是第二讓。

這裡說一句,就此周和商算是有了殺父之仇,弄死季歷的商王文丁,就是赫赫有名的紂王的爺爺。

當然,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文王姬昌勵精圖治,渭水畔訪得姜子牙,在姜太公的輔佐下,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終於武王伐紂,逼得紂王在鹿臺引火自焚,算是給自己爺爺報了仇。

再說第三讓,說是泰伯在南方沒有留下子嗣,等去世後把句吳之主的位子就交給了二弟仲雍。這一讓有些牽強,但姑且算是第三讓吧。

看出這故事的毛病了嗎?雖然泰伯是孔夫子發了好人卡的“至德”之人,但他真的是真心實意地把王位讓給弟弟的嗎?

看官莫急,歷史上還是留下了一個後門。《左傳》記載“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

什麼意思?前面是說晉國想去打虢國,跟虞國借道。虞國大臣宮之奇諫言自己的國君說,“不能借!虢國和虞國就是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關係。虢國被滅,虞國也完蛋。”虞國的國君說,“不能吧?晉國跟我可是同宗,我們都姓姬,它不能坑我吧?”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亡國之君才知什麼是唇亡齒寒

這段對話給我們留下了好幾個成語,假道伐虢、唇齒相依、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等等。

不過,我們今天不講成語,注意看最後一句“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

重點來了,宮之奇回答說,“當初泰伯和虞仲(這裡就是指仲雍)可都是周太王的兒子,因為泰伯不服從(不服從什麼?就是不想讓位給三弟季歷啊),所以就失去了繼承權。”

言下之意,至親父子尚且如此,同宗算什麼!

這段話雖然是宮之奇勸諫虞國國君的話,但透露出的信息很有意思,你品,你細品。

上面這個版本的三讓天下,個人品下來覺得有些牽強。我本人更推崇另外一種版本的“三讓天下”。


另一個版本的三讓天下

按《三家注史記》中的《正義》解釋,“太王病,託採藥,生不事之以禮,一讓也;太王薨而不反,使季歷主喪,不葬之以禮,二讓也;斷髮文身,示不可用,使歷主祭祀,不祭之以禮,三讓也。”

上文意思是說,周太王病了,泰伯和仲雍託言去南方採藥離開了岐山,故意造成父親活著的時候沒有好好伺候他的結果,造成自己於禮法不合,按照當時規矩是應該失去繼承資格的,這是一讓。

周太王去世後,泰伯和仲雍沒有從江南趕回來,而是由季歷主持葬禮,再次造成泰伯和仲雍於禮法不合,應該失去繼承資格,這是二讓。

泰伯和仲雍斷髮文身,作蠻夷裝束,使自己失去主持祭祀的資格,只能讓三弟季歷主持祭祀,還是於禮法不合,應該失去繼承資格,這是第三讓。

古人信奉鬼神,所以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說國家沒啥大事,就兩件事最大,一個是祭祀,一個是打仗。

泰伯——被孔聖發過好人卡的道德模範

沒有主持祭祀的資格,當然沒有繼承權

所以,泰伯和仲雍的一系列做法都是故意讓自己於禮法不合,失去祭祀的資格,連祭祀的資格都沒有,自然就沒有繼承家業的資格。

這種三讓天下更符合當時古人的觀念,也不用來回跑,一會兒江南一會兒岐山,所以,我個人比較推崇這個版本的說法。

最後,我們依然要從故事裡得到一些啟示。那麼泰伯三讓天下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記住!如果有個很能幹的弟弟,還有個很有主意的哥哥,作為家裡的老二,就不要吭聲了,做個金牌大配角算了!

當然,仲雍雖然在泰伯三讓天下的故事裡沒什麼存在感,就是跟著哥哥跑來跑去,但在江南幹得確實不錯。

泰伯被尊為江南文化之祖!但真正讓吳國壯大,留下無數傳說和故事的諸多吳王都是仲雍的後代!泰伯沒有子嗣,去世後把吳國傳給了弟弟仲雍。後世叱吒風雲的吳王闔閭、吳王夫差都是仲雍的後人。

所以說,諸侯國中,吳國立國最早,且泰伯地位尊崇。司馬遷治《史記》,把吳太伯世家列為諸侯第一,實乃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