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前段日子,我刊改裝部的AC哥入手了一臺十二代皇冠,招致編輯部對老車的集體追思。有人說它不算老,最早的十二代皇冠至今不過13載。像是GT40、Quattro S1或銀箭賽車這樣的蒼孫才言得上所謂經典老車。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不過,對於玩老車的90後,父輩的老皇冠、播著婉繞情歌的凌志LS或是帶著蒙特卡羅700獨特香氣的虎頭奔W140......這些「小時候的記憶」才是AC哥們尋覓的「老車」。或者說,我們窮盡一生追求的老車,是為了藉由它們來懷念當初的自己。AC哥對皇冠的情愫,也是一種「不忘初心」。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我的老情人


我有兩位老情人,一位是寶馬Z4(傳送門▶大部分人都喜歡過這臺敞篷車),另一位是捷豹的XJ8。我沒有開過,甚至沒有坐過,但近距離輕撫雪茄形的車身或隔著玻璃伺探它的內在,似乎是每次遇見它都會做的事情。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的容顏”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喜歡的理由亦很簡單:只因獨一無二。我一直很喜歡老捷豹雪茄型的車身和經典的四眼分體大燈,那一眼就可以感受到大不列顛帝國文化的藝術讓無數人為之砰然心動。


貫穿車身的圓潤肩線,連同那個優雅低垂的車尾,水箱護罩採用的是仿照1968年XJ水平垂直交叉線風格的復古設計,還有在各種細枝末節上展現出的高貴。可能有人會認為XJ8外觀墨守成規,但捷豹是不能僅僅用漂亮或時尚這樣的現代品味來評頭論足,它內在揮散的是一種英倫獨有的優雅。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我夢想有一天能擁有一臺自己的XJ8,它必須是深墨泛烏的英國綠,或是耀眼奪目的鏡面銀。在淅瀝梅雨中將XJ8開到上海的外灘,當我將獨一無二的U型檔杆撥到D擋然後深情的踩下油門,它給我一個強而有力的擁抱。油門、剎車、轉向一切都是沉重的,但不因為沉重而顯得模糊。


在它面前,說什麼V8、捷豹的運動傳承,說什麼國Ⅰ國Ⅱ都是徒勞。需要的是西裝革履和波瀾不驚,用吹進駕駛艙的風來感知速度。偶爾將腕上的ROLEX和夾在雙指中的老高希霸伸出窗外,而後緩緩徐行,用後視鏡去捕捉它儒雅的尾部和無數追隨這背影的熾熱眼光。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有人言:「買日本車,買的是工具;選擇德國車,選得是機器;而擁有英國車,擁有的是藝術」。將XJ8與同時期的奔馳S級或寶馬7系放在一起,我會覺得奔馳S級和寶馬7系都是前衛的,但XJ8卻是獨一無二的。雖然換了東家後的捷豹在設計上依舊傳承著彼時的特質,但是在我眼中這些新車在多了時尚動感的同時,卻失去了那一份經典的韻味,留了遺憾。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我無法說服各位去愛上XJ8,畢竟每個人心中的情懷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歡現代汽車的科技,而有的人卻偏愛老車身上歲月積澱下來的韻味。就像改裝部的奶哥有錢了喜歡改改避震、換套輪轂,社團部的阿康醉心獨自搞些小生意。而我嗜好手錶,覬覦勞力士綠水鬼多時,但貧窮迫使我只買得起SEIKO的「鮑魚」。他們不解:明明200塊的高仿表已夠精美絕倫,偏要作輕奢的奴隸。況且手機也能看時間,沒有手錶也不是什麼不能活的事兒。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在別人看來,若想擁有一臺XJ8,同樣是無法理解。當真正擁有了老車後,意味著以後要在維修廠花上比陪老婆還多的時間,銀行卡若無雄厚的6、7位數,恐怕車主對XJ8而言仍只是個過客,畢竟一臺既停產、數量又少的英國車配件真的會貴到使人懷疑人生。再是情懷抵不過法規,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我也不指望你看望文章也想試試坐在XJ8方向盤前是種怎樣的感受。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其實我們喜歡的並非是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現代的汽車正逐漸趨向肖似,均是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使用的全球平臺化下的好看的皮囊。許多經典車型的停產,或繼任者不溫不火的向市場大趨勢做出妥協,就已驗證了車企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很正確、沒毛病。而老車的講究、老車的匠心,似乎蕩然無存。


這也是為何懂車人喜愛稱老車為經典,呼新車為商品。我們喜歡的她們,都已經成為了經典。


並非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