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他不是医学界李佳琦,也不是下一个钟南山,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抗病毒小天才。——度公子

一场疫情,让我们记住许多名字,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有人尸位素餐,蝇营狗苟;

有人一片丹心,鞠躬尽瘁。

其中两个人堪称定海神针,有网友直言:

“关于疫情,我只听两个人的话。

一个是钟南山,另一个是张文宏。”

钟老二话不说,以84岁高龄挂帅出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跨越17年,历经两场生死战斗。

51岁的张文宏,则显得更接地气,

多年来行走医学界,到如今爆红朋友圈,

他全凭一个“真”字,说真话,做实事。

1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学医不简单,培养一个好医生更难得。

张文宏自小就是个学霸,天资聪慧,

1969年,他出生在瑞安市一个普通家庭,

瑞安并不大,只是浙江温州的县级市,

但张文宏就读的瑞安中学,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

这所百年历史的重点中学,培养出多位中科院院士,

我国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也毕业于这里。

1986年,17岁的张文宏第一次走出了瑞安,

在华东地区“中学生政治论文竞赛”中,

他的论文《论温州模式》拿了一等奖。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领奖时,他见到了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们,

面对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高材生,

来自小镇的张文宏,没有半分怯懦,

次年就考入上海医科大学,8年本博连读,专修临床医学,

上医始建于1927年,历经过抗战岁月的洗礼,

是第一所国立医学院,现在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却仍旧没有停止过学习和进步,

先后赴港大、哈佛和芝加哥州立大学等高校,

继续深造,做访问学者以及博士后工作。

在美国时,哈佛医学院每周都有诺奖级别的学者来演讲,

讲座时间通常在中午,还提供免费茶歇,

张文宏场场不落,如饥似渴地吸收最新的研究和观点,

顺便,还能省下一顿午餐的花销。

优秀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加自律、刻苦,

正是因为他在求学路上披星戴月的奔跑,

才有了后来说“真”话的底气和资格。

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说“真”话的态度,

以及把难懂的话说明白的艺术。

2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2月24日,张文宏接受采访,

上海患者治愈率从10%,逐渐超过了74%,

记者纷纷追问“上海方案”,有没有“神药”,

他戴着口罩很直接的说:

“我跟你讲你也听不懂,因为我们读的书不一样,

我讲的字你都能听明白,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有一句话你一定能听懂。”

“上海集中了所有资源和团队,一起救治。”

没有丝毫的卖弄,没有生僻的医理,

他只说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最想了解的问题,

只要相信他们,剩下的交给医护人员就好。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他也从不给自己立人设,摆pose,

在媒体报道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上海疫情大会之后,

张文宏接受采访时说:

“大家看到医生都是文质彬彬的,那都是假的。”

“专家到这个份上,没有一个脾气好的。”

“每个人都是极端的自信,吵架是经常的。”

“但是有一点,每个人都是抱着对病人极端负责的态度,去求真。”

当钟南山教授肌肉照传遍全网的时候,

难免有人找他来作比较,被问到时他说:

“我喜欢追剧。”

“运动很好,但是太累了。”

“一天工作下来,累瘫了就葛优躺。”

“我也买过健身卡,一年去两三次。”

“我安静休息为主,周末散散步。”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真实的仿佛就是我们自己,在回答,

健身卡办完就成了许愿卡,

有一颗运动的心,生活却不给喘息的机会,

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想在健身,肉体在床上。

开讲座,陈述科学道理的人很多,

但为什么大家更喜欢听张文宏来讲?

因为他不做作,不美化现实,真诚且自信,

专业人做专业事,说人话说真话,

而不是支支吾吾逃避问题,讲空话,

让人听了安心,打心眼里愿意相信他。

3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他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是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

“第一批医生都很了不起,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所以我把他们换了下来。”

“从现在起,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我不管你入党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就得给我上去。”

没有拖泥带水,没有欲言又止,

更没有把姑娘们集体送去剃光头来赚眼泪,

这些话,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振聋发聩。

平日里听惯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老百姓,

听完张文宏这一席话,瞬间沸腾了。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从那一刻起,他就出圈了,在网上“红”了,

但面对病毒和疫情侃侃而谈的他,

面对网红身份,反而显得害羞而拘谨,

一副怪不好意思的样子,说“我只是履行诺言”,

“不要神话我,不要给我打电话了。”

“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因为我们入党时,宣过誓啊。”

如今这个时代,其实从来不缺金句,

或是自嘲,或是吐槽,信息爆炸的环境,

总有那么一两句话,说尽你的心坎里,

但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包装的,

张文宏的金句,可贵在脱口而出,不假思索,

人人都说他硬核的时候,他坦言:

“我已经严重睡眠不足了,也不知有没有说错什么。”

而即使这样,每天超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

脸上的黑眼圈和眼袋,暴露着疲惫和透支,

晚上回到家里,他还要抽时间写公众号,

面对外面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信息,

更有不良媒体夸大事实,煽动情绪,

他认为自己,有义务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安抚大家。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关注公众号“华山感染”,你会收到他顽皮的祝福,

“一旦关注,长期感染,无法治愈。”

满满的张氏风格,被病毒耽误的段子手,

但这样心系于民又真实可爱的张医生,

一旦关注,确实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感染,难以自拔啊。

4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最近复工潮,张文宏的金句不会迟到,

他说你们以前“防火防盗防闺蜜”,

如今复工,记得要“防火防盗防同事!”

返校的同学们,也要继续“闷”两个星期,

他说大家“话少了,思想就上去了”,

总之还没到为所欲为的时候,不能掉以轻心,

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还没有结束。

“防同事”大概是张文宏唯一的口是心非,

硬核排班的他,其实背地里侠骨柔情,

非常疼爱医护人员,主张“将慎兵勇”,

他用兵时,果断智慧,而不失仁爱,

华山医院感染科,流传着“五大战法”,

每一条,都真真切切的护着医务人员,

而不是把人推上去,就退到身后唱赞歌。

第一招:欲取先予。

首先想到医务人员的防护,和他们的疲劳,

顾及他们的工作环境,解决家中的实际困难。

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绝不让战士裸奔,

只有这样,才能安心上前线发挥最大战斗力。

这一招,是为铠甲。

第二招:避虚就实。

医生护士也是人,也需要实在的东西,

好的经验措施,有效的解决办法,

就是最好的关心,远比宣传和歌颂有用,

能让他们勇敢的,就是打有准备之仗。

这一招,是为兵器。

第三招:人性为先。

有人父亲进了ICU,就放他回去照顾,

有人刚刚外援回来,就先不再派武汉。

医务人员不是机器,而是血肉之躯,

“不欺负听话的人”,不拿卖惨当噱头。

这一招,是为攻心。

第四招:保己利人。

不鼓励舍己为人,不支持裸奔上阵,

不赞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敢于说:“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避免无谓的牺牲,不赞扬损人的利己。

这一招,是为止损。

第五招:因势利导。

紧急情况,工作方式和标准不同寻常,

快速制定出战时的工作标准,果断的说:

“按照这些标准来,出了事我承担!”

“共产党员,要做出自己的样子来!”

这一招,是为士气。

既有大帅决断,又不失儒将从容,

坚持信仰的同时,兼顾人情冷暖,

这才是老百姓最想看到的一线战斗,

经历过太多悲剧,我们希望他们平安,

并不是一定要讴歌和眼泪,才叫战斗。

5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理论知识过硬,源于他求知上进,

战斗经验丰富,必然是身经百战。

2003年,非典来袭,

上海第一例SARS病人出现时,

张文宏推迟了去哈佛进修的时间,

主动请缨,作为重要组员进入隔离病房。

他的老师翁心华,复旦大学终身教授,

时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疫情防治组长,

师生齐心,创造了1700万人口,仅8例感染的奇迹,

翁心华团队,被称为“中国感染科梦之队”。

疫情过后,两人还共同编写了一本书,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是国内首部介绍SARS的专业书籍。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名师出高徒,张文宏继承了老师的衣钵,

成为了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下一个活招牌,

2013年H7N9,2014年埃博拉,如今的新冠病毒,

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且都冲在最前线。

连续九年,稳居中国感染病学科榜首,

网上有一个医生排行榜,张文宏遥遥领先,

在传染科的领域,想要做先进带头人,

要有过硬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常人没有的勇气,

这样的人,自然受百姓喜欢,同事敬重。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6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网上有一段18分钟的张文宏演讲视频,

建议大家反复观看,身心愉悦还长知识,

演讲时的张文宏自信,幽默,侃侃而谈。

超快的语速,代表他对所讲内容深谙于心,

幽默通俗的表达,是他真的在意科普的意义,

科普讲座的目的,不是秀专业,而是传递知识。

许多平常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他一说你就懂,

譬如白肺,到底是什么?

张文宏告诉你,正常人的肺拍片是黑色的,

说明空气很多,大家可以呼吸,

新冠患者的白肺,意味着失去呼吸功能。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他称自己的职业,是病毒猎手,

别人追逐理想的时候,他们追逐现实。

现实就是病毒每年都在变异,一直与我们同在,

虽然不知道下一次全球大爆发是什么时候,

但它一定会来,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

他们说“我们只听到时钟的嘀嗒嘀嗒声,却从来不知道现在是几点”

幸好,虽然世界是不确定的,

但是预防的措施是非常确定的。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张文宏说,目前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

已知病毒可在几小时内找到是哪一种,

未知病毒也可以通过恢复序列,找到原型。

生活真的从来没有岁月静好,是无数个像张文宏这样的人,

在为我们维护着,顶在我们的前面。

像所有好医生一样,张文宏从不收红包,

他说“不管红包多厚,我都不能毁掉医生的形象。

遇见特别困难的病人,他还倒贴钱,

这在网上,患者之间,有口皆碑,

所谓医者仁心,大概就是如此。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他的办公室里挂着唯一一块牌匾,

是一位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患者送的,

上面写着:

“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7

张文宏:我才不是网红,我只是个医生

如今的张文宏,和许多医护人员在前线,

可对他们来说,也许平常的每一天都是前线。

医生,尤其是感染科医生,何曾停止过与死神的争夺。

这一刻,他们站在高光处,备受瞩目,

结束后,他们又将退居幕后,呕心沥血。

有人说,他是医学界李佳琦,

没有贬低后者的意思,但我认为真的不妥。

如果说钟南山是国士无双,精神信仰,

那么张文宏们,就是尖兵利刃,国之重器。

对于他本人而言,无需任何称号加持,

他只是想做,自己该做的事,

他只是做了,自己要做的事。

无论是钟南山,还是张文宏,

亦或是我们失去了的李文亮,刘智明等,

唯一想要的收获,就是挽救更多的生命,

拥有这样的同胞,是我们的幸之所幸,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添乱,不忘记。

张文宏说,我们从至暗时刻中走来,但战役还没有结束。

听他的话,别在最后关头松了劲儿。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