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讓中國增長3億人口,至今仍被人們紀念

文|武品文史

他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讓中國增長3億人口,至今仍被人們紀念

“衣食住行”從古至今都一直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一的必要元素,當然因人而異會有所側重,有的人喜歡穿衣打扮,有的人鍾愛美食,有的人留戀家的溫馨,還有的對外出遊玩樂此不疲。

但是在古代,人們往往都是把”食”放在第一位的,“民以食為天”也不是憑空出來的,之所以會形成這種觀念,主要是因為那時的自然災害很多,動不動就會造成糧食的欠收甚至是絕收,是真正的靠天吃飯,沒有飯吃就會大量得死人,死的人多了國家就不會太平了。

不過後來有一個人從國外偷回來一根藤,讓中國增加了三億的人口,極大程度解決了“食”的問題,而這件事情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極大,讓中國安然度過包括抗日戰爭在內的許多天災人禍,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段值得人們敬畏的歷史。

他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讓中國增長3億人口,至今仍被人們紀念

他只是個讀書人

明朝萬曆年間,有一位名叫陳振龍的讀書人,他起初是一位忠實的科舉追隨者,但是多年的屢試不第,便放棄了科考轉而經商去了呂宋。

所謂呂宋就是如今的菲律賓。

16世紀,軍事先進的西班牙人用武力佔領了呂宋,開始了他們的殖民統治,並且帶去了許多當地人沒有見過的農作物。

然而其中一種叫做朱薯的農作物,不但耐旱、產量高、生存能力強,不管生吃熟吃都可以,陳振龍當然也看在眼中別看他是個文化人,但是他對農耕也頗有研究,他立刻意識到這種農作物的重要性,於是他在閒暇之餘就研究種植技術,打算學會了以後帶回祖國耕種,這不僅是商機的問題,更可以解決困擾了中國幾千年的糧食問題。

可是西班牙殖民者特別的狡猾,他們具有極強的保護意識,不允許將朱薯帶走。

他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讓中國增長3億人口,至今仍被人們紀念

這根“麻繩”不簡單

讀書人不可怕,可怕是腦子活的讀書人,為了突破列強的限制,他把朱薯的一根藤和麻繩擰在一起,便偽裝成了一根繩子,就這樣他順利將把這個“商機”帶回了祖國。

隨後他就迫不及待地運用自己學來的種植技術,對這根朱薯騰進行培育種植,並獲得了成功。

明朝萬曆二十一年,閩中發生大旱災,糧食欠收嚴重,陳振龍向福建巡撫金學曾建言種植朱薯的好處,還一併獻出了種植之法。

金學曾馬上命人種了試試看,過了四個月,番薯果然迎來大豐收,並檢驗可放心食用,隨即就全省推廣,極大地緩解了閩中饑荒。

到了清朝,番薯推廣至全國後各地均獲豐收,糧食產量的大量增加對人口的增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明末時人口僅有一個億左右,而到了清朝卻達到了四個億之多的人口。

全國的老百姓受到種植番薯獲得實惠的人有很多,因為陳振龍是福建人,所以後來福州的一個叫何則賢的人在烏石山上修建了一座“先薯亭”以紀念陳振龍的功勞,這之後陳振龍也被稱之為番薯之父。

他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讓中國增長3億人口,至今仍被人們紀念

總結

番薯這個農作物對我國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從表面來看,中國自古就是農耕為主的國家,百姓對於糧食的依賴和需求非常殷切,面對天災的時候,只能等待朝廷的救助,如果僅僅是局部地區還好,但是遇到像大面積災荒的時候,朝廷也是有心無力。

而番薯等農作物則可以完美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在清朝時期番薯種植得到了大力推廣,這也使得中國人口的增長在短短百十年間就突破了3個億。

這裡有人也許會問,明朝末年的小冰川時期,明朝人口從1個多億銳減到1400多萬,為何番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最終導致我大明王朝國破家亡?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歷史的遺留問題,因為中國人食用米和麵的習慣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加上番薯剛傳入沒多久,所以沒有得到很大面積的推廣,等待發生災荒的時候在想要推廣番薯已經來不及了。

他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讓中國增長3億人口,至今仍被人們紀念

但是到了清朝時期,人們才清楚地認識到番薯的重要性,而且番薯的口感也漸漸被人們所習慣,這才使得人口呈爆炸式的增長。

在此之後,中國有了龐大人口作為支撐,在加上清朝打下的遼闊疆土,最終讓中國在世界發生鉅變的時候頂住了壓力,安然的度過了那個中國歷史上最艱難的一段時期,這也才有瞭如今中國之崛起。

所以我們在感謝陳振龍為我們帶回這根番薯藤的同時,也要感謝清朝為我們打下了如此遼闊的疆土。

他冒死從國外偷回一根藤,讓中國增長3億人口,至今仍被人們紀念

要知道,清朝奉行的原則是,條約可以籤,錢可以賠,但國土卻不讓,就算是清朝滅亡的時候,仍然死死地咬住邊界領土不容侵犯。

許多人說簽訂條約不就是割讓國土嗎?其實大家忽略了一點,這些土地基本都是租界

,最長的租賃時間是99年,也就是說99年之後中國是要收回的,這也是所謂的“緩兵之計”,等到祖國強大了,這些地方一個個都要收回來,香港和澳門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清朝滅亡的時候,交到民國手中的國土面積達到了1135萬平方公里,和明朝滅亡時的40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相比,大了將近3倍。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