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個不經意的片段,那就是小人物高福的死。

高福,是和李衛一起加入四阿哥胤禛府邸成為包衣奴才的。但是最後倆人的命運卻截然相反:李衛隨著雍正皇帝的繼位,成為了封疆大吏;而高福卻早早地喪命,而且是被胤禛派人殺死的。

這裡面究竟是怎樣一個過程?咱們不妨還原一下。

事情還是要從任伯安窩藏的那套《百官行述》說起。年羹堯血洗江夏鎮後,不僅收來了任伯安儲藏《百官行述》的當票,也找到了太子和任伯安一夥暗通往來的書信。如果說《百官行述》是要挾百官的,那麼這封書信將是太子再次倒臺的關鍵證據。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年羹堯把書信連同當票交給四阿哥胤禛後,曾經在那裡下馬受辱的胤禛對於年羹堯辦理的這個差事非常滿意,儘管他沒有表露出來。

眼下當務之急是用當票把《百官行述》搞到手。偏偏這套東西封存在八爺門人開設的當鋪中。

四阿哥胤禛和鄔先生先派了高福去那邊贖當,但是被精明的當鋪老闆給拒絕了。這次高福並沒有暴露,僅僅只是引起了當鋪老闆的疑心,當鋪老闆並不知道《百官行述》在自己手中。

隨後是精明的李衛扮做山西紈絝子弟,先是當了一堆寶貝,再由十三阿哥以四阿哥府上丟東西為由,去當鋪搜贓,然後把《百官行述》順利搞到手。

接下來,《百官行述》在眾阿哥和馬齊共同監督下,被一把火焚燒,徹底斷絕了任何人意圖用它挾持百官的可能性。

但是,太子和任伯安的書信呢?胤禛並沒有公開,更沒有像十三阿哥說的那樣焚燬。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口頭上說是為了防止太子反撲他們,而憨厚的十三阿哥居然信以為真。

其實四阿哥胤禛早已打算將這封信作為扳倒太子的底牌。但是具體如何操作,他在捕捉時機。對此,鄔先生心知肚明。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也就在這期間,高福因為翠兒跟了李衛一起被外派,悶悶不樂,跑外面買醉。結果冤家路窄地被八阿哥的管家認了出來——也就是說八阿哥已經知道了自己苦苦追尋的《百官行述》就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胤禛的門人搞走的。隨後八阿哥下了點本錢,放長線釣大魚,安排管家又是給房,又是給女人,拉攏高福,以獲得更多證據。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這事很快讓十三阿哥察覺,給胤禛提了個醒。

以胤禛的暴脾氣,肯定會當場除掉高福。

鄔先生看在眼裡,出於良知,想拯救高福,於是他自作主張讓高福把任伯安和太子的通信交給了老八一夥。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從劇情來看,鄔先生之所以這樣安排,一方面說明他在胤禛府邸已經擁有足夠話語權,很多事他可以不必請示胤禛直接辦理。另一方面,鄔先生之所以敢於把胤禛極為看中的這封信交給胤禛最為忌諱的八阿哥,也是左右分析過,老八也好,還是其他人也好,他們只會單獨把這封信呈送給康熙,但絕不會主動講出信的由來,或者說他們只能跟康熙撒謊說是在任伯安府上搜到的才能自圓其說。因為這封信實在太燙手,一旦被康熙問住了,就暴露了他們意圖扳倒太子的野心,而且他們私下裡勾心鬥角的內幕等於是公開給了康熙。誰也不好善後。這樣一來,四阿哥私藏信件的事就不會被揭發出來。再次,假借老八他們把信件捅上去,這是借刀殺人之計,借老八之手扳倒了太子,胤禛則不動聲色坐享其成。

可以說,以上鄔先生考慮得非常周全。在鄔先生看來,這事辦成的話,也算是高福的立功表現,足以讓胤禛放他一馬。

八爺看到書信後,喜不自勝。連忙攛掇十四阿哥將這封信交給皇帝康熙,並寫一個摺子參奏太子和四阿哥。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精明的老八不想承擔扳倒太子的責任,也擔心被康熙追問信的來源無法自圓其說,便讓老十四替他們趟河——這件事也成為十四阿哥和老八集團決裂的開始。老十四也不是等閒之輩,他只是把信件寄給了康熙,其他什麼也沒說。

康熙在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有感而發的一句話:看來胤禵也學會用心思了!說明康熙已經準備從十四阿哥這邊著手瓦解八爺黨了,這個時機就是接下來的“推舉西北大將軍”一節。

也正是這封信,導致了太子再次被廢。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或者說,康熙第二次安排太子復位,就已經做好了再次廢他的準備,他啟用胤礽只是作為擋箭牌,保護那個他認為適合繼承大位的皇子。現在二阿哥提前被廢,接下來該怎麼辦?康熙自己也不知道。幾個孩子都不是等閒之輩。不設立儲君,他們互相爭鬥;設立儲君,儲君卻成為了鬥爭的犧牲品。英明一世的康熙也一籌莫展了。

所以康熙乾脆自己以靜制動,不設立儲君,且看各位阿哥如何表現吧。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可是,高福在完成任務後,還是被處死了。下命令的,必定是胤禛。

鄔先生安排高福去送信的時候,以胤禛的明察秋毫,他早已心知肚明。只是隔岸觀火、佯裝不知而已。待他的目的達到後,高福的死期就到了。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其一、他私下和八阿哥的人有來往,犯了胤禛的大忌。

其二、他親自呈送太子的罪證交給八阿哥,等於是掌握了胤禛的最核心機密。就算他不會主動說出去,並且和八阿哥的人斷絕來往,也已經無形中成為老八一夥制約胤禛的一張牌,更是成為胤禛的眼中釘。

鄔先生千算萬算,卻忽略了四阿哥胤禛有仇必報的性格,高福,最終成為了胤禛和老八權力角逐的犧牲品。

為什麼鄔先生會說“殺高福者,鄔思道也!”

高福之死堪稱是整個《雍正王朝》最為悲涼、黑暗的一幕。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逝去。彷彿這個人沒有在這個世間存活過。高福,宛若鄔先生手中的一枚棋子,鄔先生卻又是胤禛奪嫡鬥爭的棋子,胤禛是康熙進行朝中佈局的一枚棋子,那康熙呢?在生與死、天與地面前,他何嘗不是一枚棋子。

他們意圖操縱其他人的時候,卻又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唯有服從命運的擺佈。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王師傅在攛掇鄭春華自殺後,自己也跟著自殺,就是想帶著這些秘密,安然上路,免得日後遭遇橫禍。

在權力鬥爭的暴風眼中,作為過河的卒子,你不帶走秘密,就會成為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