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武則天作為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其一生頗具傳奇色彩。登上皇位之前,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武才人,但並不受寵。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在晚年回憶李世民馴馬一事,當時李世民的馬名叫獅子驄,因肥壯性野,無人能夠馴服。而武則天剛好侍奉在側,她告訴李世民:

"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楇,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鐵楇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

短短一番話讓李世民對其刮目相看,雖為女流之輩卻頗有志氣,此事也反映出武則天才人時期就有著過人的膽識和謀略。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依例作為先朝嬪妃入感業寺為尼,雖是出家之人卻並不安於現狀。早在李世民病重期間她就與太子李治暗生情愫,機緣巧合之下與李治在感業寺再次相遇,後得到王皇后的幫助得以再次入宮。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從此捲入更加血腥殘酷的後宮爭鬥當中,武則天的入宮原是王皇后對付蕭淑妃的一種手段,沒曾想武步步為營,恩寵不斷,逐漸一人獨大。儘管後期王皇后與蕭淑妃擯棄前嫌,聯手對付已是昭儀的武則天,但為時已晚,此時的武昭儀經過多年權力鬥爭,早已變得心狠手辣,甚至利用自己的親生女兒安樂公主之死扳倒了王皇后。

權利的慾望總是無窮無盡的,武在王皇后倒臺後,開始拉攏李義府等朝臣來支持自己為後,同時幫李治重振皇權,藉機削弱元老大臣勢力,政治手腕強勁,成為了李治政治上背後的"戰友",武也成功登上皇后寶座。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然而這一切只是開始,武則天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開始大力施行酷吏政治來剷除異己。對自己的親人也毫不手軟,唐高宗李治駕崩後,她獨攬大權,在成功廢黜兩個兒子後,67歲的她成為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自己的武周王朝。

武則天執政十五年,大力提拔能人賢士,如狄仁傑、張柬之等正直有才華的大臣均被其重用,同時重視農桑,百姓生活安定,史稱"貞觀遺風"。但酷吏告密之風盛行,李唐宗室成員幾乎被殺戮殆盡,甚至讓男寵把持朝政,也使得武則天備受爭議。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公元705年,武則天已經82高齡,這個時期的武后對朝堂把控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多年的酷吏統治讓她手上沾滿鮮血,同時男寵張易之等人的權勢外溢,導致武后與太子、大臣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最終由武則天一手提拔的張柬之等人以"謀反"為由,誅殺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史稱"神龍政變"。

此次政變中武則天遜位唐中宗李顯,權力盡失,武周政權重新迴歸李唐宗室,武則天的政治生涯也從此結束。但她並沒有成為眾矢之的,相反被李顯封為"則天大聖皇帝",移居上陽宮。這其中的緣由錯綜複雜,筆者認為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 武后殘餘勢力依然頑強

武則天掌權期間,打擊門閥,武氏一族權傾朝野。加之親生女兒太平公主無論性格手段都與自己相似,他們成為了保護武則天安全的有力屏障。

2、 迴歸的李唐宗室仍然是武則天的後人

先後即位的李顯、李旦等人,均是武則天的直系血親,古人崇尚忠孝兩全,雖然武后在位期間專制獨裁,但畢竟是自己的長輩,且年事已高,根本沒有攻擊武則天的必要。

3、 武則天善於審視多度,急流勇退

當初武則天在位考慮太子人選時,自己的親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幾度謀求被立為繼承人,武則天猶豫不決之下,聽從各方建議,漸漸意識到李唐宗室才是人心所向,自己如果萬一失勢,也不至於失去人心。雖然武則天是被逼退位,但形式上依然體面,禪位李顯後飲食起居一切如常,同年安然病逝。可見退位後的武則天也算安分守己,也自然不會有人找她復仇。

武則天手上沾滿鮮血,82歲被趕下臺,無權無勢,為何沒人敢動她?

4、 為了牽制朝堂各方勢力

前文提到過,發動"神龍政變"的張柬之等人,正是因為武則天的賞識,才身居高位,飛黃騰達。如果給武則天安上"謀權篡位"的罪名,等於惹火上身,自己和那些曾經被武后提拔的舊人也會受到牽連。而這些朝臣勢力範圍也不小,武則天能夠獨善其身,也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