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戰役:捷克滅國三百年

白山戰役(Battle of White Mountain):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中1620年在布拉格(Prague)附近發生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 duke of Bavaria)的天主教軍團由蒂利伯爵(Graf von Tilly)統率,擊敗了波西米亞國王兼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五世(Frederick V, king of Bohemia)的新教軍團。戰敗後,波西米亞(捷克)失去了獨立地位,而新教也一直被禁止到1648年。

1555年,大半輩子為了建立哈布斯堡霸業和維護天主信條而精疲力竭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奧格斯堡與對手-信奉路德宗的士馬爾卡登同盟簽下了《奧格斯堡宗教和約》,這個和約最著名的條款就是規定"教隨國定",所有的諸侯國都可以自由選擇路德宗還是天主教,德意志地區因宗教改革而燃燒了幾十年的宗教仇殺歸於平寂。這項重要文件雖然讓中歐地區重回和平,但是依舊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它只規定了天主教徒和路德宗教徒之間應遵守的和平,並沒有將已經崛起的加爾文派納入條款之中,也就是說,加爾文教徒不再這個和約的保護之下,這對於已經初具規模的加爾文教徒來說無異於一個噩耗。在路德宗、加爾文派和天主教共存的德意志地區,這種宗教上的混亂局面只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遠談不上得到根本的解決,這就為新的宗教大混亂埋下了伏筆。

1617年,斐迪南二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出生於一個極為虔誠的天主教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施蒂里亞大公查理二世,母親是巴伐利亞的瑪麗亞,這樁婚事是德意志兩個最顯赫天主教家族的聯姻。父母為了讓他遠離"路德瘟疫",把他送到德意志的天主教心臟—巴伐利亞成長學習,母親親自督導他的日常學習和禮拜,他的僕人們要定期經過嚴格審查和篩選,必須確保是虔誠的天主教信徒,就連巴伐利亞大公瑪克西米利安三世也成為了他成長的監護人。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斐迪南成長為一名"根紅苗正"的天主教貴族,他在閱讀了聖保羅的殉教事蹟後備受感動,選擇了聖保羅的名言"護我教者必得王冠"作為他的座右銘。

在神聖羅馬帝國,波希米亞是一塊極為重要的領地。它位於帝國的心臟地帶,是七大選帝侯之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歷來是教皇最為倚重的"奶牛"。這片土地曾經爆發過著名的胡斯戰爭,日耳曼人在這裡聯合壓迫斯拉夫人,出於避免滋生事端的需要,宗教自由傳統在這裡根深蒂固。宗教改革開啟後,波希米亞的新教徒數量激增,以至於在斐迪南登基之前,前任皇帝魯道夫二世和馬蒂亞斯都為了鞏固在波希米亞的統治而不得不對新教徒採取寬容政策,同奧斯曼土耳其的開戰使得皇帝在籌集軍費方面不得不向新教徒妥協,在《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寬管制,甚至默許新教徒在皇室土地上興建教堂。波希米亞原有的宗教平衡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渴望有一番大作為的斐迪南二世在登基之後下令將這些對新教寬容妥協的政策一律推倒,他狂熱的天主教信仰不允許新教思想在帝國的核心地區繼續蔓延。作為"反宗教改革"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和耶穌會成員,他採取一系列措施鉗制新教徒的宗教活動,下令所有在皇家土地上興建的新教教堂必須停工和拆除,所有相關的新教徒宗教集會活動必須解散,所有在查理五世時期被新教徒佔據的天主教財產必須物歸原主。這些舉動自然極大地觸怒了波希米亞的新教貴族,他們開始計劃起義,一個大新聞正在醞釀之中。

德意志新教同盟成立於1608年5月14日,新教徒諸侯由於對天主教帝國缺乏信任,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普法爾茨選帝侯弗雷德裡克五世牽線搭橋,將一些信仰新教的德意志諸侯籠絡起來,主要參與方包括安哈爾特、梅克倫堡、勃蘭登堡、薩克森、普法爾茨、巴登-符騰堡、黑森-卡塞爾和一些自由市等。這個同盟貌似強大,但其實十分鬆散,內部的加爾文主義者和路德派互有矛盾,而且新教諸侯中實力最強悍的薩克森選帝侯沒能加入,這個同盟從打一開始就缺乏足夠的凝聚力。儘管如此,臨近1619年年末,新教同盟還是集結了15000多兵力,他們還把大量的僱傭兵加入軍隊,截止戰前新教同盟共擁有兵力30000多人。

在天主教一方,德意志天主教同盟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編織著。同屬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帝國開始積極介入。哈布斯堡的腓力四世剛登上西班牙王位,他的廷臣們極力建議他出兵協助皇帝斐迪南二世。不僅是出於同宗同族的血脈關係,而且西班牙可以藉此打擊新教勢力,為重奪尼德蘭營造戰略優勢,而且斐迪南二世為了拉攏西班牙,許諾將普法爾茨的領地轉贈給西班牙,豐厚的利益讓西班牙沒有理由不介入其中。此外,駐維也納大使奧納塔積極展開外交攻勢,以將普法爾茨選帝侯的爵位轉讓給巴伐利亞為條件說服巴伐利亞公爵兼天主教同盟盟主瑪克西米利安支持帝國,相同的天主教信仰加上外交上的有利條件,此後巴伐利亞一直是皇帝最忠實的支持者。同時他力勸信仰新教的薩克森公爵同帝國結好,至少要保持中立,條件是把盧薩蒂亞割讓給薩克森公國,這樣就可以分散新教同盟的兵力,方便已經在布魯塞爾集結完畢的西班牙軍隊向東開進,打亂新教同盟軍的戰略部署。

西班牙軍隊與帝國軍隊、巴伐利亞軍隊合三為一,實力倍增。天主教同盟軍由名將蒂力伯爵擔任全軍統帥,巴伐利亞為天主教同盟軍提供了7000兵力,加上西班牙援軍和佛蘭德斯僱傭軍以及其他天主教諸侯提供的軍隊,天主教同盟共有21000步兵和4000騎兵,12門12-24磅火炮,於1619年冬天在烏茲堡集結完畢。

萬事俱備之後,1620年天主教同盟軍在蒂力元帥的率領下直撲波希米亞,蒂力元帥計劃先拿實力較弱的波希米亞叛軍開刀,先於本年年內重點掃蕩波希米亞地區,穩紮穩打,徹底摧毀波希米亞叛軍的防禦工事和補給地,儘可能削弱敵軍,同時藉此引誘新教同盟軍前來會戰。

波希米亞叛軍在天主教同盟軍的打擊下節節敗退,波希米亞大部分地區很快被帝國重新掌控,帝國軍在挫敗了一系列叛軍的反擊之後向布拉格進軍。波西米亞軍企圖在一座高地上設防抵抗帝國軍,而帝國軍並不為所動,繞過高地繼續向布拉格進軍,攻其所必救。眼看首都即將被包圍,波希米亞人急忙向新教徒同盟軍求助馳援布拉格。

如果布拉格被帝國軍攻陷,那麼新教徒的士氣會受到嚴重打擊,波希米亞人的投降也只是時間問題了。由安哈爾特公爵統領的新教同盟軍加快南下,他們希望趕在帝國軍之前抵達布拉格,通過野戰殲滅帝國軍收復波希米亞。因此,搶佔布拉格郊外的白山就成了安哈爾特公爵最首要的任務。經過急行軍之後,新教同盟軍順利佔據了白山,這片區域背靠矮山,右翼是夏爾卡河,是一個理想的野戰戰場。天主教同盟軍隨後也進入戰場。

11月8日,雙方在白山與夏爾卡河之間的平原上列陣完畢。天主教軍方面,左翼為德意志天主教諸侯聯軍,由蒂力元帥親自指揮,右翼為布奎伯爵統領的帝國軍。新教軍方面,左翼為波希米亞軍,由擲出窗外事件的主角索恩伯爵率領,中間為安哈爾特公爵的軍隊,右翼由帕紹貴族施利克坐鎮。新教軍擁有2.3萬人,6門12-24磅火炮,4門輕炮。

安哈爾特公爵認為,波希米亞人戰鬥力較弱,不宜放在右翼擔任進攻角色,因此佈置在左翼負責防守,佈置於右翼的摩拉維亞僱傭兵將擔任主攻手。蒂力元帥針鋒相對,他將自己帶來的德意志天主教諸侯聯軍放置左翼抵擋敵軍優勢右翼的進攻,讓右翼的帝國軍負責進攻。除此之外,蒂力判定波希米亞人由於家園被毀,他們此刻肯定士氣低落,因此他決定從敵軍左翼入手展開進攻,派出騎兵去嘗試進攻敵軍。

果不其然,波希米亞人見到敵軍來襲不但沒有做出防禦反擊的姿態,反而忙不迭地向後撤退。蒂力見狀果斷下令加大右翼兵力投放,波希米亞人在猛攻之下迅速潰不成軍。

為了挽救戰局,安哈爾特公爵急忙下令兒子克里斯蒂安二世率重騎兵衝擊敵陣撕開陣線,並令重步兵快速跟進,天主教軍雖然在騎兵的衝鋒下傷亡慘重,但蒂力元帥隨即下令自己的預備隊騎兵頂上去補住缺口,衝入敵陣失去衝擊力的新教同盟騎兵面對敵軍的反擊不得不趕緊回撤,而後面跟進的重步兵見狀以為己方騎兵正在潰逃而士氣大減,他們僅僅排射一輪火槍後就趕緊撤退了,天主教中的近400名哥薩克騎兵飛一般地衝上去包圍了波西米亞部隊。由於波西米亞軍已經軍心動搖,各個部隊爭相逃命,有的甚至還沒接敵就跑了。

左翼波希米亞人的潰逃以及右翼進攻部隊的失利引發了連鎖反應,新教同盟軍頓時潰不成軍,無心再戰。

蒂力元帥下令全軍出擊,他親自帶領著2000名巴伐利亞驃騎兵追殺殘敵。波西米亞軍試圖在星宮(Star Palace)組織一道最後防線,但仍被蒂利的軍隊突破了。

白山戰役以天主教軍的大勝而宣告結束,天主教軍以損失700人的代價殲滅敵軍4000多人,波希米亞人的損失最為慘重,經此一役,他們再也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他們的戰鬥意志被徹底擊碎。

潰逃的波西米亞逃到布拉格,引起了一陣恐慌。一些起義領袖試圖組織防禦但根本得不到支援。

在確保新教徒同盟軍被徹底打散之後,蒂力元帥率軍包圍布拉格。戰敗的消息傳入城內,失去了希望的市民們不得不開城投降。依照皇帝的旨意,蒂力隨即以武力展開了大清洗,弗雷德裡克五世攜妻子倉皇逃跑,連王冠都忘了拿,混在難民隊伍裡逃出了布拉格。

經過斐迪南二世的宗教大清洗,波希米亞的宗教格局被徹底改變,在此後的幾百年裡波希米亞一直是天主教最牢固的大本營之一,新教的旗幟再也沒能插上這片土地。

白山之戰撬動了既有的德意志政治格局。弗雷德裡克五世的領地普法爾茨被西班牙人佔走,他的敗亡引發了新教同盟的解散,毗鄰德意志新教諸侯的丹麥王國開始躁動不安,同樣信仰新教的瑞典王國也開始考慮武裝干預。雖然是天主教王國,法國對神羅皇帝倍增的權勢感到恐懼,此後將以"天主孝子"的身份舉棋謀動。

白山戰役徹底終結了波希米亞大叛亂,它同時也對這片土地的文化結構造成了決定性的改變。由於捷克貴族被大量清洗,日耳曼貴族鳩佔鵲巢,原先普遍說捷克語的現象不復存在,德語開始取而代之。在日耳曼人的鐵腕統治下,捷克民族的民族意識要到拿破崙時代之後才會重新覺醒,以至於19世紀捷克著名的民族主義作家阿洛伊斯·捷拉塞克說道,17和18世紀的兩百年,是捷克民族歷史上的黑暗時代。

之後的三十年戰爭中波西米亞一直戰亂不斷,戰前的15.1萬個莊園到1648年戰爭結束時只剩下5萬個了。人口從300萬降到80萬。不過,在西里西亞和摩拉維亞、斯拉夫等地區,仍有新教義軍反抗帝國軍,直到1623年。19世紀捷克著名音樂家安東寧·德沃夏克第一部引人著名的作品《白山的子孫》即是紀念這場戰役而譜寫的。這場戰役標誌著捷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消失了整整300年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重現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