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讀了那麼多書還養不好娃?封城在家,咱們來練練技能吧

武漢封城第四天,我們生活如常。

這幾天睡前故事是用媽媽的手機聽的,因為下載了新的app,我手機裡沒有。(封城前幾天,我在外出差,每天媽媽哄睡的,不知怎麼的,就用另一個app聽故事了。)

前天豆媽告訴我:不能讓她聽那麼多,越聽越興奮,更不好睡了。

我感到很奇怪,因為從來都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都是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後來,我發現一個問題:播放故事的時候,媽媽不知道把手機聲音調小,一直是一個音量,並且比較大聲。

我給孩子聽睡前故事的時候,從來沒那麼大聲過,並且我會隔幾分鐘調小一下音量,漸變式降低,直到聽不到聲音,這時候也基本睡著了。


為啥讀了那麼多書還養不好娃?封城在家,咱們來練練技能吧

這讓我想起來以前聽到的一個故事:

兩個人都愛吃韭菜盒子,一個吃了讓人受不了,另一個吃了別人也不知道。

怎麼回事呢?

讓人受不了的A就問沒事的B:你經常吃不怕別人說你嗎?我每次吃同事都嫌棄我。

B也納悶:你是不是吃完不處理?

A問:處理?怎麼處理?吃個韭菜盒子還處理下,沒聽說過。

B說:是啊,不然就是被嫌棄。我一般是在外面吃完才進辦公室,然後我會去漱口,再嚼一點幹茶葉,然後吃個口香糖,跟人說話的時候,稍微離得遠一些。

A說:你真講究,這是不是太麻煩了?

B懟他:嫌麻煩那你就別吃,不吃啥事沒有。


為啥讀了那麼多書還養不好娃?封城在家,咱們來練練技能吧

連吃個韭菜盒子都這麼講究,我之前也是沒想到的。

你看,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是一樣的,而結果大相徑庭。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執行過程中不一樣。

這也像做菜一樣,同樣的食材,同樣的調料,不同人做出來的味道不一樣。

這中間,就是技術和技巧了。


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家長,我給她一個建議,她說:你這方法不行,我試過了。

我們也常常會發現,我們看了很多育兒書,還是教不好孩子。

這裡面固然有“沒任何一個方法適合所有孩子”的原因,也有不會用的原因。有些方法真的很好,可你不會用或者用偏了,那也是沒效果的。

有人耍大刀耍得虎虎生風,有人耍大刀傷了自己的腰;有人開車從來沒出過差錯,有人開車常年被扣分;有人當媽媽當得溫柔優雅,有人當媽媽當得河東獅吼。

育兒道理,也大抵如此。

我們不能怪韭菜盒子,不能怪刀,不能怪育兒專家,更不能怪孩子,要怪呢只能怪我們自己技藝不精。


為啥讀了那麼多書還養不好娃?封城在家,咱們來練練技能吧

封城在家,如何提高育兒技巧呢?有幾點建議:

1.跟孩子一起玩。

放下你的手機,跟孩子玩玩遊戲。不需要你一天都用上,一天一個小時就行了。尤其是爸爸們,終於有機會了,這次再沒啥藉口去忙了,全國人民都強制休息呢。

跟孩子玩耍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喜歡你了,也越來越聽話了。

發自內心的愛和投入,這就是最大的技巧,不需要你做更多。

技巧有時候不是學來的,是感受來的,是相互之間磨合來的。

2.一起讀書,而不是做作業。

作業重要嗎?重要。但沒有親子閱讀重要!

每天花10分鐘做作業,花一個小時進行親子閱讀。不但作業不會拖拉完不成,還更積極了呢!

很多孩子,缺的不是聰明,不是高分,缺的是父母的關注和連接。

如果你只在乎孩子的作業,孩子就會讓你在乎的東西搞砸。如果你在乎的是孩子,孩子就會讓你在乎的他更加優秀。

誰會喜歡一個被作業和催作業聲填滿的假期呢?!

你不催作業的時候,就是孩子最愛你的時候。這時候,就不用啥技巧不技巧了,母慈子孝。

你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就不用想技巧了,全情投入,孩子自然會感受到你濃濃的愛。

3.看點育兒書或節目。

不讓走親訪友了,正好可以有正當理由推掉任何的應酬了。所以趁此多多看看書和電視吧。

開卷有益,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很有必要借鑑別人的經驗,聽聽專家們怎麼說,看看優秀的父母怎麼做。

看看相關節目,看看跟你一樣的父母們都是怎麼在養娃的,有哪些好笑的場景,是不是也發生在我們的家裡。在輕鬆的氛圍裡學個一招半式,也能減少一些焦慮。

4.不妨跟孩子一起看看電視。

不要嫌孩子看得幼稚,有些動畫片就是給家長看的,比如《小豬佩奇》,簡直就是動畫版的育兒教科書。

跟孩子一起隨著劇情開懷大笑或沉默不語或緊張不安,跟孩子同頻,孩子會更愛你。

一起看個動畫片,也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方法。

都說中國的爸爸們很少參與育兒,這位爸爸深度參與了。作者豆爸,國家心理諮詢師,美國正面管教註冊家長講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歡迎關注頭條號 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兒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