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文丨人骨收集者

電影在某種意義上,常常呈現出一種美化的功能。世界充滿了危機,超級英雄一定可以順利解決危機,就算超級英雄不行,007或者伊森·亨特肯定可以。相比這些大片,在大部分電影裡最被美化的是愛情。愛情被描繪成一種超能力,無論任何問題,都可以靠愛解決。

但馬上要在12月13日上映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就做了一個背道而馳的設定,用突如其來的一道光把相愛的人都帶走了。

也就是說,愛,反而成了這個世界災難的根源,沒有愛,會怎樣?

這個概念的新鮮感,至少在華語電影裡,是開了先河。我不是說影片所達到的水準已凌駕於那些經典愛情片之上,當然不是,但它對待愛情的觀念,以及想要表達的主題上的新,是開創了華語愛情片的某種新格局。因為它不像一般的愛情片那樣,去維護愛情神話的光輝存在,而是在神話的背面陰影裡找到了它應該被質疑的軟肋。角度實在穩準狠!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有意思的是,從頭到尾,都沒有驗證人消失的原因是相愛,但反倒是這種模凌兩可的輿論,給留下的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給影片所探討的話題,帶來了更大的可能性。

為什麼這些人會留下來?是那些曾經有過的愛已經消失,還是正在進行的愛只是戴著假面的虛偽?每個人都害怕去面對無愛的痛苦,不敢承認自己對愛的無能,最終導致了渴望愛而不得的僵局。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電影中最先講出消失的人和愛情有關的,並不是新聞媒體,而是高中生。這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設定,劇情裡點明消失了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學生戀人,另一部分則是婚外情。這兩者之間的共性,在於他們的愛情是冒險、熱烈和無所畏懼的,當然,還不被這個世界允許。

這兩種愛,往往是很衝動的,不計較後果,只在乎最為原始、本能的吸引力。它們是外化,卻又有一定隱藏性的,因為這種愛的禁忌感,如果不是人消失了,老師可能不會察覺自己的學生之間在戀愛,原配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枕邊人外面還有人。

這道關於愛的辯題裡,最先被剝離的就是這樣外露、張揚的愛情關係,剩下的是什麼呢?在電影的四條故事線裡,其中三條都與婚姻有關。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武文學(黃渤飾)、張燕(譚卓飾)和女兒小蕾(文淇飾)構成了一個常見的核心家庭,也就是父、母、子/女的三口之家。李楠(王珞丹飾)準備和丈夫離婚,卻等來了小三何曉芬(黃璐飾)上門討人。劉佳一(李嘉琪飾)準備和男友王揚(丁溪鶴飾)私奔結婚,被父母阻攔。

這三條線可以代表三種婚姻狀態,武文學和張燕是維持中的婚姻,李楠是即將破滅的婚姻,而劉佳一和王揚是準備開始的婚姻。故事裡出現的有婚姻的人,往往只消失了一半,沒有出現過夫妻雙方一同消失的角色,意味著另一方有外遇。如果雙方都留了下來,反而不是倖存,而是麻煩。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樣看來,導演兼編劇董潤年好像對婚姻特別消極和悲觀,但這些其實不是針對婚姻的本質,而是婚姻的表象,最為典型的就是武文學和張燕這組婚姻關係。

他們結婚多年,甚至連具體多少年都記不清了。他們也有很多問題,女兒越來越叛逆,夫妻間話題越來越少,武文學要面對評職稱的壓力,還有夫妻雙方都要抵抗的外界的誘惑。

在光照發生後,兩個人都沒有消失,武文學的媽媽問他,到底是誰不愛誰了,還是彼此都不愛了?他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說在生活的壓力下,他已經很久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實面前讓他沒有餘地去考慮愛的分量。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那道光,成了審視這段婚姻的一個節點。

光照之前,他們就是普通夫妻,外人看起來還算恩愛。但是光照之後,不得不自我懷疑,他們的婚姻是否名存實亡。

事實上,這組夫妻關係可以成為很多中國式婚姻的代表,夫妻之間只是麻木地繼續生活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夾縫裡,根本不會再度談論愛這件事。很多時候,人們都沒有思考清楚,愛到底是什麼,而是接受了約定俗成的理念,婚姻便被視作一種愛的結果。好像有了婚姻,就代表給了愛永恆的生命。只要兩個人繼續保有這個契約關係,就自動等同於他們一直相愛。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但婚姻裡的愛情,往往比一般的愛情要複雜,那些消失的愛情都是殺伐果斷的,不愛了就可以散。婚姻裡的愛情不同,與其說婚姻是一種二人關係,不如說婚姻構建了一個二人空間,兩個人共同生活在這個空間之中,方方面面聯結成共同體。只要婚姻的契約關係還在,兩個人就是共進共退的。

在李楠的故事線裡,情況更為特殊。她要離婚,因為她的丈夫要和別的女人在一起。但是婚還沒有離,她的丈夫就不見了。她丈夫的小三胡曉芬找上門來,沒有和她的丈夫一起消失,這讓她們兩個女人都很困惑,開始尋找那個男人所有的情愛關係,到底誰是他心頭最愛的那一個?

兩組婚姻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對照關係,武文學和張燕是在愛裡粉飾不愛的事實,而李楠和胡曉芬要在不愛裡找到愛的真相。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但他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定義愛的是關於光照的輿論,還是他們自己真實的感受?

在婚姻故事之外,筷子(白客飾)尋找失蹤朋友的敘事線,似乎有一點格格不入。他和劉佳一、王揚的故事可以形成呼應關係,這兩組故事作為副線都逐漸走向失控的極端。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劉佳一和王揚準備私奔結婚,但是就算他們的愛看上去那麼強烈了,也還是成了倖存者。這讓劉佳一開始質疑兩人的感情,似乎冥冥之中又在宣告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在決定要進入婚姻的那刻,愛情就開始消亡。

筷子始終認為他的朋友沒有消失,而是被人殺了,但是他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這一點。這種狀態其實和其他三組故事的人非常相似,婚姻中的夫妻如何找到愛的存在?形同陌路的兩個人如何找到對方失蹤的原因?愛得明明很火熱的人為何沒有消失?

電影由此觸及到的,更是對廣義的愛的探討。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我們要如何論證愛?這是一個非常艱難、沉重而又複雜的過程。愛並不像很多電影裡表現的那樣,無處不在,光明而又偉大。現實世界的愛擁有很多缺陷,甚至是矛盾共合體。

很多人以為真愛是永恆的,而事實上,真愛可以相當短暫。就像李楠的丈夫,他也許愛過每一個遇見的女人,在「金風玉露一相逢」的那一剎那,他對她們的感情是真的,是熾熱而無法阻擋的,但偏偏就是短暫的,瞬息之間燃燒、熄滅,變為灰燼。

愛甚至也許會是醜陋的、不光彩的,像是武文學對張燕的控制慾,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讓她深陷難堪的境地。又或者是胡曉芬作為一個小三,全然為了對男人的佔有,不顧道德對原配李楠的大打出手。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愛也不夠堅強,沒有足夠的力量,所以大多數人會被輿論左右,開始懷疑和搖擺。我相信在四組故事之外,很多沒有消失的夫妻、情人,也都苟延殘喘在猜忌之中。

我們把總愛想得太高尚,太完美,那麼多經典的愛情故事,愛情電影,更是讓愛成了神話和遙不可及的傳奇故事。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把愛神話化,讓它失去了現實性,其實也是忽略了愛的本質,也就是《被光抓走的人》的故事裡寫的那些對身邊的愛視而不見的核心。

電影反覆強調,忽略愛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它其實是一切最根本的矛盾起源。

《被光抓走的人》如同一個愛情的寓言,提醒我們要學會感受愛,而不是去證明愛。證明其實就是一種忽略,借用《奇葩說》裡邱晨的一個觀點,「愛情是一道沒有辦法答到滿分答案的主觀題」,我們越想寫出高明、漂亮的答案,可能離愛就會越遠。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如果要說這個故事,存在什麼論據的話,那就是幾位演員的表演,他們共同演繹出了這個愛情寓言的真實性,每個演員都有屬於自己故事的表演基調。

黃渤和譚卓、王珞丹和黃璐是兩組一動一靜的搭配,白客整體表演氛圍比較激動,也符合他尋找朋友的語境。而焦俊豔是明面的開朗,暗地裡隱忍。

在故事的瘋狂世界裡,他們始終在剋制自己的情緒,不以大張大放去迎合瘋狂,而是在自己那段愛情和關係的語境中,去呈現有愛或無愛的細節。


我不誇張,它的出現把國產愛情片提升了一個檔次

愛情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它是千百年來人類渴望通過藝術去解答的謎。很多時候,愛情似乎是一種幻象,藝術在維繫它的迷離夢幻。《被光抓走的人》恰恰是在打破這種幻象,把愛情還給生活的瑣碎,在日常裡延續它的永恆。

這也是《被光抓走的人》這部電影對於永恆的愛情問題提出的現實化質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它可以被稱之為年度愛情話題電影,在此之前,可能還沒有哪部華語片,用這麼寓言化的故事,這麼深入和認真地探討過愛情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