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行:中華寺冷,韓國寺暖,藍毗尼寂靜

1

12月28日晚上從深圳出發去廣州,住了一晚,29日一早飛加德滿都,中午到達,和大家會合,很遺憾一位團友沒趕上飛機,所以此行團友總共11人,加上劍飛和天巴,共13人。我們請了7位背夫,所以總共是20人的隊伍。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30日飛博卡拉,乘車到達南丫浦(Nayapul),開始安娜普爾納環保區行山之旅,傍晚到達提克町卡。

31日到達戈瑞帕裡。

1月1日一早四點半起床,登上海拔3210米的布恩山觀日出,當天繼續行進,到達塔達帕尼。

1月2日,到達甘杜克。

1月3日,到達南丫浦。

5天的時間裡,我們爬上高山,穿過原始森林,走過冰雪路段,回程中冒雨行進。我們走過荒涼和繁盛,一路上遇到很多徒步的人們,笑著打招呼、互相鼓勁,我們的團隊成員們沒人掉隊,即使有人在行前就膝蓋有傷,也堅持到了最後。

我以他們為傲。

大家的精彩故事,我將在後面陸續寫來。

陪同我們行進的七位背夫——Passang sherpa、Da Finjo sherpa、Cholakpa sherpa、Pasang sherpa、Dawa sherpa、Tening sherpa、Bire tamang——是我們的有力支持,如果沒有他們幫我們揹負重物,我們不可能徒步成功。通過他們,我也對夏爾巴人有了更多瞭解。為了他們,我也會繼續組織尼泊爾跨年。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5天的時間裡,我們徒步了60.12公里,對於徒步專業人士來說,這不值一提,但對於缺少徒步經驗的我們來說,一路上經歷了不同的地貌、天氣,從海拔800多米上達3200多米,也忍受了嚴寒,對於自我來說,有很大的突破。

路線非常合理,有艱難的路段,特別是1月1日爬布恩山,但跨越之後,很有成就感,然後,感覺漸入佳境,到了最後兩天,感覺意猶未盡。所以,在下山的途中,我已經決定, 這樣的跨年徒步,還要再搞,因為,太有意義了。

由於在深山裡網絡不好,到達平地之後,上網狀況也不算穩定,而且我想把更多的時間給到團隊,所以,在尼泊爾期間,沒有更新圖文,非常抱歉,雖然是有點偷懶,但的確也減少了想更新而面對網絡無能為力的焦灼感,在接下去的幾天內,我將分享這次行程給我的震撼、衝擊,以及收穫和教訓。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繼2018年的尼泊爾之行後,這是我第二次去尼泊爾,我更愛這個國家,因為我有更深入的感受,用腳步丈量的感覺,的確不同。而且這次,我也造訪了佛陀誕生之地藍毗尼,這次的文章,我想先從藍毗尼講起。

2

1月6日,我從加德滿都飛往藍毗尼。

藍毗尼是個小地方,但如同我的家鄉曲阜一樣,雖小而舉世聞名,因為曲阜是孔子的誕生地,而藍毗尼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

劍飛幫我聯繫了中華寺入住。圖的並非免費,而是在禪寺中的體驗。在佛陀誕生地,住進中國的寺廟,有著雙重意義。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機場很小,彷彿公共汽車站一樣,劍飛聯繫的印度導遊小白在門口等我,會合後,因為司機要吃飯,就在一邊的小飯店裡等他吃完,才開車上路。

我把行李交給了劍飛,只帶了一個揹包、一個布包,簡單的行囊。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1月初的藍毗尼,寒氣逼人,這和我想像中大相徑庭,之前查過天氣,顯示溫度在26度左右,所以我帶的是薄衣服,完全沒想到這樣冷,小白穿的是羽絨服,和我們在加都的衣著差不多。

小白把我放到中華寺門口就離開了,寺門口有個女孩子站著,我猜測是接應我的人,滿臉含笑地走過去,問是不是劍飛的朋友,她淡淡地說,不認識劍飛,有人讓她來門口接人,就來了。

跟著她往客堂走,裡面沙發上坐著位戴眼鏡的師父,她對師父說了我要住的事情,眼鏡師父說了個房號,說裡面的女孩要離開,就住那吧。她要過我的護照去,放到抽屜裡,給我看住宿相關的規定,我都拍了照,表示會嚴格依從,出門時,師父威嚴地問可明白寺裡的規定了?我說明白,他說既然在這裡住,就要守規矩。

我說:“是。”

女孩子帶我去客房,路上問她來自哪裡,她說雲南,在這裡做義工幾個月了,臉上微露笑意。她笑起來很好看,可惜不怎麼笑。

客房裡沒有其他人,她指了張床給我,讓我睡那張,我說好,她說有事找她問就好,然後離開了。我也不知道去哪裡找她,反正隨遇而安,也無所謂。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房間裡有四張床,其中兩張是上下鋪。布衾草鋪,非常簡單,桌子上有暖瓶,裡面有衛生間,也有沐浴。我是來體驗寺院生活的,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把東西放下,就到寺裡去轉一下。

寺廟的規制都差不多,大雄寶殿、禪房等,這邊完全是中國寺廟的樣子,遊客進廟要脫鞋。

我也去了對面韓國寺逛逛,兩家寺廟隔一條路,對門而居。

回到房間,發現有兩位女孩在裡面,一位是之前住的,來自新疆的穎兒,即是師父說要走的,一位是剛剛到的,來自吉林的喵喵。她們都是獨自一人,山中徒步結束後來到藍毗尼,目前無工作,所以時間很自由。

兩個女孩都是美麗又堅強。遇見她們,也是我在中華寺的最大收穫。

穎兒給我們交代在寺廟裡的各項注意之處,囑咐我們千萬不要犯規,比如吃飯時萬勿蹺二郎腿、萬勿與人交談,十一點前要幹完活才能外出,等等,否則會被師父訓,我和喵喵邊聽邊點頭。

我們對寺廟的感受都是“壓抑”,大氣不敢出,生怕出錯。

穎兒帶我們去吃飯,碗筷等放在消毒櫃裡,大瓷碗是師父們的,小碗才可以用,萬勿拿錯。感覺這裡等級很森嚴。素餐也算可口,反正我們也沒多高要求,吃完飯,穎兒匆匆走了,要趕車去加都,乘大巴,約九個小時,相當辛苦。她介紹了可以買到便宜票的人給喵喵,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就是小白。

我們打了熱水回房,準備好了做晚課,雖然要求是打坐少於40分鐘才能參加,但覺得既然來了,至少要看看,不過晚課時間並沒找到地方,大雄寶殿無人。回到房間,我想起當天的走路任務(8000步)還沒完成,於是就到院子裡散步。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沿著路來回走,直到滿了八千步。天不是很晴,有月亮,層層的雲堆積著,有稀疏的星,非常寂靜,是獨屬於寺廟的味道。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我和喵喵都沒洗澡,和衣而臥。因為穎兒提醒過,水是溫的,洗澡容易感冒。因為房間裡只有我們兩人,有兩床被子是空出的,於是在床上鋪一床被子,蓋一床,這樣可以溫暖點。我加蓋了鵝絨毯子,又在密封杯裡灌了熱水暖手,慢慢地才暖上來,這才睡著,後來看時間,入睡時差不多零點了。也幸虧臨行前劍飛非讓我帶上鵝絨毯子,否則的話更糟。

早晨四點半起床,因為要求早課。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到達大雄寶殿時,裡面有位義工在做事,說五點半才開始早課,既然我們去了,那就幹活好了。於是用不同的工具,把把蒲團、和佛前供的花等拂去灰塵,做這些事,我並不會不耐煩,安安靜靜細心地做,想起“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臺,日日勤拂拭,不使惹塵埃”的偈子,感覺有了更深的理解。

早課開始,師父們陸續出現,鐘聲清越,木魚聲也令人警醒,師父們合頌《楞嚴咒》,這可真是很考較修為的事情,我們是看著經書都還感覺不知所云,因為經義很陌生,咒語也拗口,師父們是全程背誦,顯然是熟極而流。大殿內莊嚴肅穆,讓我慶幸早起參加了早課。

早課結束後,去吃早餐。素餐對我來說也沒有不習慣的,不過怕挨訓,不敢拍照,沉默地吃完,洗好碗筷放回原處,本以為會有人來叫我和喵喵去幹活,但並沒有,回房後感覺還是困,於是睡了個回籠覺,醒來後收拾一下,就出了寺門,去附近走走。中間喵喵說在供燈處幹活,主要是擦燈,我因為已經走出一段距離,就沒再回去,想著回頭再補,後來喵喵說他們已經把活幹完了,慚愧。

3

藍毗尼是片特別寂靜的地方,我所喜歡的寂靜,屬於佛土的寂靜。

這裡是平原,沒有高樓大廈,有三十幾個國家在這裡建了寺廟,類似於在佛國的大使館一樣,但普遍也都並不算高,所以藍毗尼一馬平川,視野開闊。沿途經過的田野,一片青綠,種的是稻米。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各國的寺廟,當然是有本國的特色。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我轉了幾家,就沒有再轉下去。

先到了和平塔,是藍毗尼的標誌建築物。路上不斷遇到人力車伕問我坐車不,我笑著謝絕,說我喜歡走路。有位大叔不死心,跟了我好久,我說不要浪費您的時間啦,走路對我來說不在話下,我可是徒步了5天走了60公里的人,他聽後默默地開車走了。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再折回博物館,想進去時才發現週二閉館,所以沒的看。想想以後還會再來,也不遺憾,沿著運河漫步,不急不緩的步子,散漫的心情,和當時當地,非常熨帖。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那條運河真是很美,從博物館前一直到摩耶夫人廟,不想走路也可以乘船。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在十一點前回到中華寺,因為這是開飯時間。除了和平塔那邊有個小市集,其他地方沒看到可吃飯的地方。

吃完飯以後,再次出門,這次的目標是摩耶夫人廟。先到韓國寺去問了一下是否可住宿,說沒問題,於是放心地溜達去了。

藍毗尼最值得去的地方,自然是摩耶夫人廟,是傳說中摩耶夫人誕下佛陀的地方,現在還有舊城遺址和摩耶夫人手扶的娑羅樹。

那些帶著歷史痕跡的紅磚,有種古舊滄桑的美,樹木依舊繁茂,風馬旗飄揚,很多人在樹下敬香。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白色的小樓裡,也是當年的遺蹟,雖然只餘黃土,但仍有很肅穆的感覺,即使我不是佛教徒,站在那裡,也有一種奇妙的感受:是的,這裡就是佛陀誕生之處,假如不考慮種種神蹟,佛陀,就是在歷史 上存在的一個真實的人,他在這裡出生,在王宮中生活了29年,因為目睹不能解釋的生老病死種種境況,於是離家修行。

他經歷繁華尊榮,有老父嬌妻幼子,卻都斷然捨棄,看上去是極其無情的,但是對世人的大愛,沖淡了對家人的小愛,很多年後,當他證得正果,也度化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不能像佛陀般靜坐於蓮花之上

我是凡人

我的生命就是這滾滾凡塵

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

快樂啊憂傷啊

是我的擔子我都想承受”

席慕蓉的詩,是我的寫照,然而對於佛陀,我有敬意,也想更多瞭解。結束徒步,跋涉而來,我希望在這片土地上,感受昔年佛陀的呼吸、思維的變化,感受生命存在過的痕跡,和證悟的歷程。

我靜靜地站在摩耶夫人廟,看著紅磚、樹木,凝視著阿育王石柱,我想自己已經拿到了答案,不虛此行。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佛法,不是非要出家,非要遵守清規戒律,在日常生活中,佛法給予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在喧囂的世間,保持清明的心地。

佛法,不是避世,佛法講究精進,固然對於悟性很高的人來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對於凡人來說,還是要勤加修行,不可懈怠。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關於佛陀的故事,我喜歡一行禪師所寫的《故道白雲》,在這部書裡,佛陀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神”,原本,佛陀的意思就是“覺醒的人”,基於種種需要被包裝成的那個“神”,令信眾景仰,但也許脫離了佛法的本意。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我還喜歡赫爾曼•黑塞寫的《悉達多》,他把喬達摩和悉達多寫成不同的兩個人,如同鏡子一樣,分別鑑照出兩種人生,哲學意味更濃。

而我這次到藍毗尼,帶著已翻讀多遍的《正見》。從甘杜克下山時,因為遇雨,到達酒店時才發現,放置行李的軟包已經進了水,書也被浸溼了部分,陰乾後上面有明顯的水漬,但也無妨,仍然可讀。

天冷,擁被讀書的感覺,也很不錯。

手機上網既不方便,也沒有上網的心思,在佛祖誕生之地,好好讀讀這本書,相比其他時候其他地方,有不同的況味。

為什麼一定要到那裡去?

因為土地有氣脈相通,只有站在那裡,才有更真切的“臨在感”。

於我而言,那並非朝聖,更像是通過外在,探索內心。

藍毗尼,對於不瞭解佛法的人來說,乏善可陳,甚至會鄙夷它的落後和簡陋,但對於喜歡佛法的人來說,它的確是聖地。我喜歡那種碰觸的感覺,如拈花微笑,會然於心。

也因此,回到加德滿都後,我即和劍飛、天巴商議,可以組織一次禪修之旅,沿著佛陀的足跡,讓禪修進入日常生活,讓人可以既精進,也安靜,免於內心的焦慮。

4

回到中華寺,我取了行李,辭行。

劍飛讓我帶的老乾媽和榨菜,我交了給寺裡,取回了護照,隨喜了功德,道了謝,向對門走去。

接待我的是位尼泊爾人,恰到好處的熱情,食宿費500盧比,微不足道,我要先交錢,他說不用,走時再交,護照也不扣留,只是登記了護照號碼,然後領我到房間。

房間在二樓,非常簡單,裡面四張床,布衾整潔,懸竹為架,再一個水泥臺子,就空無所有。裡面是洗手間,浴室集中在樓下。門上貼有Wifi和密碼,不過也找不到,反正上網的心不強,無所謂。早晚課時間、三餐時間都在門上,很清楚。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我因為已經逛得差不多了,所以就安心地待在寺裡,飲茶,讀書,吃零食(劍飛特意給買的堅果),非常悠哉。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寺裡住的人不多,經過時大家微笑頷首,這裡不禁言談,不像中華寺那樣規矩很多,所以感覺非常隨意和自在。和一位來自韓國的帥哥聊了下,基本上韓國寺留宿的是韓國人多,當然對其他國人也開放。據說以前是不收錢的,但蹭吃蹭住的人多了,寺裡也不堪重負,於是象徵性地收點錢。

有位John,愛爾蘭人,不過在印度住了20多年,看上去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了,說每年都會到尼泊爾,問我到過印度沒有,我說沒,聽說很危險,他有點不以為然的樣子,我趕緊說以後有機會會去,這地方您既然住了這麼久,肯定是非常值得,他笑了,雖然我的英語很爛,但知道多說好話是沒錯的。

晚餐是六點鐘,有韓國泡菜,湯很鮮。兩邊的素餐,說來還是中華寺種類多些,我都吃得慣,也不浪費分毫。盛飯菜時,一位女士看上去是寺廟的工人,從一個小袋子裡取出兩粒菌子給我,看上去感覺很珍貴,一嘗,是醃的松茸,非常美味,是個驚喜。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吃飯時遇到穿韓式僧服的師父,微笑著說了句韓語,應是問好的意思。

這邊的一切,真是很溫暖,不拒人於千里之外。

雖然相比之下,中華寺是冷淡的,不過,後來想想也沒什麼。之所以在開始感覺上不舒服,主要是因為覺得出家修行之人,其實應該更加包容才是。很多規定是應該的,但如果用溫和的語調說出,效果就不相同,讓人更樂於接受。

在韓國寺,晚餐後無事,坐在外面看樹,天色漸漸暗下來。有人揀了柴生起火來,在旁邊烤火。

這邊也有晚課,我好奇進去看,跟著佛偈音樂和模仿別人的動作,虔誠地跪拜了十幾個,已經腰痠,於是悄悄地退了出來。做晚課的沒有僧人,只有幾位俗家信眾。

回到房間發現,來了位室友,來自澳大利亞,和男朋友一起出來旅行。她身材嬌小曼妙,小小身體裡有大能量,來到後即洗漱、洗衣,水很冷,我是不敢洗澡,仍是和衣睡倒。這邊的熱水只算得溫水,所以密封杯也失去作用。室友的呼吸綿長,次日我才知道她是瑜珈師。

由於室內有個不起眼的臺階,瑜珈師不慎摔倒,當時她洗過冷水澡,拿起瑜珈墊,赤足要走向室外,應該是準備要練瑜珈,看她跌坐在地,我也嚇了一跳,趕緊問怎麼幫她為好,扶她坐到床上,輕輕幫她按摩,那時只恨自己在這方面懂得太少,一邊按摩一邊聊天,她說可以教我瑜珈,我說很想學,可惜上午就要離開。

她舒緩了很多,起身說感覺好多了,擁抱我道謝。

十點二十我收拾好東西下樓,此時,只有一個揹包了,東西不斷精簡。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去Office付了錢,道了謝,在門口等車,是前一天請小白幫忙約的車,到機場很快,半個多小時,我乘坐的飛機晚點,但佛祖航空的工作人員主動為了更換成前序航班(也晚點了,起飛時間比我原定的航班要早)。

走時,藍毗尼下著微雨。

回到加德滿都,也是飄著細雨。

此行,非常圓滿具足的感覺。

在回到加都之後,入住遊牧星球民宿,院子裡有棵金剛菩提樹,樹下落了好多的菩提子,我挑了十顆帶回來,其中一顆,用電鑽穿了孔,穿瞭如意結,連同其他禮物,送給誤機未能成行的團友,略表一點心意。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在民宿裡,也取走一本書,是《止觀禪修》,在從加都飛廣州的航班上讀完,對於禪修,有了更深瞭解,也是為禪修之旅所做的功課。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從白雲機場轉兩次地鐵到廣州南站,高鐵到深圳,再轉兩次地鐵到家,是刻意試煉一下自己,去過藍毗尼,讀過《止觀禪修》,的確從容很多,全程雖然折騰,卻不著急。

如果一些收穫侷限在“當時當地”,也就是說,離開了那個場景就無效了(比如徒步的喜馬拉雅山和尋訪聖蹟的藍毗尼),那麼,這種收穫就是有限的,真正的收穫,是獲之於某個具體的場景,而應用於日常一切。

謹以此文,作為遲到的新年禮物,願對大家,有所啟發。

尼泊尔行:中华寺冷,韩国寺暖,蓝毗尼寂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