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要說二戰時期,日軍対我國戰略打擊最成功的一次。就是收拾了緬甸的英軍,封鎖了我國對外連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唯一通道,滇緬公路。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各位讀者或許不知道滇緬公路對於抗戰時期我國的戰略意義,日本早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就全面封鎖了我國所有的海上通道,當時,我軍抗戰的軍備和物資,很大程度依賴於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而在海運完全封死的情況下,這條滇緬公路就好比抗戰時我軍物資的生命線,要是連其也被封堵,國內的抗戰事業將難以為繼。

為了將這條線搶救出來,當時的國民政府甚至不計成本,犧牲了大量我國勞工前往雲南的滇緬邊境,生生開闢出了一條滇緬鐵路。還調動了大量我軍士兵,組成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幫助英軍一起對抗日本法西斯。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簽訂《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後。中國遠征軍正式入緬,幫助英國共同抵禦日軍。

次年,同古戰役爆發,這是緬甸戰場上規模最大,戰線拉的最長的一次防禦戰,我軍和英軍是守勢。為了掩護英軍撤退,中國遠征軍必須穿越緬甸一個叫“野人山”的地方。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這地方位於緬甸密支那,是一片連綿無際,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也是緬甸百姓口中出了名的禁地。方圓500公里,山大林密,瘴癘橫行。由於裡面住著一群尚未開化,還處在原始部落文明的土著,所以被緬甸人叫做野人山。

初次聽說野人山時,我國遠征軍並沒感覺什麼,畢竟和山林打交道是我國老百姓自古以來就根植在骨子裡的技能,只不過換了個地方的山林,能有什麼大不了。直到他們真正進入這片區域後,才發現什麼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當時穿越野人山的部隊是杜聿明帶領的第5軍軍部直屬部隊和新編第22師,總共約1.5萬人。穿越之前,他們以為只是普通山林,沒有做任何準備。而他們撤退的時間是5月到11月,正值緬甸的雨季,也是熱帶森林環境最為兇險的時期。

那麼,杜聿明的部隊在野人山裡遭遇了什麼呢?其實,他們並沒有遭遇日軍和叢林裡野人部落的埋伏,而是遇到了螞蟥和蚊子。熱帶雨林地區的螞蟥可以說比我們周邊的螞蟻還要多,不管穿著多麼高、扎多麼緊的靴子,經常行軍行到一半,就發現身上沾滿了螞蟥,這些吸血的怪物,一點一點蠶食著部隊,很多士兵甚至被其吸到貧血。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除此之外,熱帶雨林的蚊子個頭要比普通蚊子要大的多,其宛如蜻蜓,而且毒性相當大,還會傳播瘧疾。很多士兵就是死於蚊子傳播的瘧疾之手。

另外,熱帶雨林裡原始樹木參天,枝葉茂密到甚至遮蔽了太陽,即便是在白天,叢林裡也宛若黑夜一般,前方有何兇險,基本是偵查不到。還有各種豺狼虎豹,它們專門盯著那些虛弱、走不動的士兵,伺機下手。曾經就有好幾位女兵在奄奄一息之際,被野狼直接叼走,再也沒有回來。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而部隊行進到後期,糧草也一點不剩了,為了果腹,遠征軍們開始在叢林裡覓食,而林子裡各種毒物之前在國內都沒見識過,很多士兵就是因誤吃了毒蘑菇而中毒,因為沒有藥品,最後被活活毒死。

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行軍,加上熱帶雨林裡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瘴氣。除了感染上瘧疾外,很多士兵都不同程度患上了其他重病。身體脫水、腹瀉和發燒的症狀比比皆是,甚至連杜聿明自己都染上重疾,付出了20多條生命的代價才被抬出森林。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最終,艱難跋涉了600多公里,歷時114天,杜聿明的隊伍終於走出了野人山。而當初1.5萬人進的山,最終只剩下3000人活著走了出來,特別是女兵,最後只倖存了一位,她的名字叫劉桂英。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多年後那些從野人山裡倖存下來的老兵回憶起這段經歷還是會痛哭不已,而這之後,曾有緬甸當地軍官再度前往裡面打游擊。在一個荊棘掩蓋的山洞洞口,扒開一看,裡面全是森森白骨,這些白骨上的衣服,正是中國遠征軍的軍服。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為了迎接這些烈士回國,之後我國曾特意派人去找過這個山洞,可惜那邊地理環境過於複雜,熱帶從林每個季節不同樣,最終還是未能找到。

中國遠征軍回憶野人山: 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 女兵僅存活一位


不過,為緬懷他們,我軍為這群烈士在野人山上立下了墓碑。將每一位在野人山犧牲的將士名字都刻在了上面。如今我們的和平生活離不開這群老一輩犧牲的革命者,他們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才換回了現代國人的幸福生活。飲水思源,這群將士們,值得我們後人永遠緬懷和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