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澄:被砍頭的大學校長


許景澄:被砍頭的大學校長

許景澄

唯一被砍頭的大學校長,他反對攻打外國使館,反對殺洋人,主和被慈禧處死 他是北京大學歷任校長中惟一的一位敢於矢言,並因此被砍頭於菜市口的校長。鐵的事實證明八國聯軍、《辛丑條約》、庚子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是慈禧太后和義和團導致的。許景澄不是漢奸,是最堅定的愛國者。

許景澄:被砍頭的大學校長


1900年,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當時清政府利用義和團力量,並派出官兵同時攻打外國使館,對外宣戰。許景澄極力反對。6月16日慈禧主持的第一次御前會議上,端王載漪正式提出‘請攻使館’的動議。會上,許景澄挺身矢言,幾乎是獨自一人站出來反對,他認為‘攻殺使臣,中外皆無成案。’並認為解救危局惟一辦法即‘似宜保全公使,令其下旗生還。’ 會後,許景澄與袁昶聯名上書《請速謀保護使館,維護大局疏》,明確無誤地闡明進攻使館的嚴重性,認為春秋大義,不斬來使,圍攻使館,殺害公使,不合國際公法,絕不可採用激怒各國的做法。以一國而敵各國,是關係國家存亡之大事。無知生出傲慢,傲慢娩出偏執,有一種偏執叫天下無敵如慈禧。此時的慈禧早已被主戰派群臣鼓動得強過宇宙,完全容不下主和派的聲音,哪怕這聲音再羸弱,對她而言都無疑是一種冒犯朝廷的滔天罪行。

許景澄:被砍頭的大學校長


6月17日,慈禧太后在第二次御前會議上強行決定對外宣戰。這時光緒皇帝心急如焚,走下龍椅,上前拉著許景澄的手說:‘許景澄,你是出過洋的,在總理衙門辦事多年,外間情勢,你當知道,這能戰與否,你須明白告訴我。’他含淚向光緒帝陳奏說:‘鬧教堂傷害教士的交涉,過去辦過。至於殺使臣,燒使館,即使國際上亦罕見此種成案,不得不格外審慎。’此進言最終都成了許景澄人頭落地的罪名依據:‘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

當得知朝廷已下令將他處死之時,許景澄沒有選擇如後來康有為那樣的逃跑,他冷靜地去了俄國銀行,將存在裡面的朝廷為修建中東鐵路的四十萬兩白銀取出,歸還國庫,然後慷慨赴死。因為這筆鉅款是他經手辦理的,他擔心他死後,這俄國佬賴賬,如果真那樣的話,這筆錢很可能將不復歸清廷所有了。

許景澄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故此,他向身邊的人留下了生前最後的一段遺言版的矢言,如是:‘各國聯軍行將入都,事不堪問矣,日後和約之苛不待言,君等當預籌之。’7月28日,許景澄被以‘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等罪名,與袁昶同時被殺於北京菜市口,和之後被殺的立山、聯元、徐用儀被稱作‘庚子被禍五大臣’。

在北大官網上的歷任北大校長名單中,許景澄排在晚清狀元、首任京師大學堂官學大臣孫家鼐之後,即第二任校長。已故北大校長大都為病逝,許景澄卻是北京大學歷任校長中惟一的一位敢於矢言,並因此被砍頭於菜市口的校長。許景澄被押至刑場時,前來圍觀的許多市民和義和團拳民憤怒吶喊:這個老畜生,墨水都喝髒了,作為朝廷的大臣,不為國家,反為洋人。北京失陷前夕,許景澄、袁昶等五人被分為兩批,先後拉到了菜市口刑場問斬。

就這樣,許景澄在人們的一片歡呼雀躍聲中,被砍了頭顱。據相關史料記載,許景澄當初在菜市口被斬首時死得很慘,因為行刑前,劊子手索賄不成,便故意把刀砍在許景澄的脊椎上,頸椎斷裂而氣管猶存,許景澄最終歷盡痛苦折磨而慘死。”

敢說實話的許景澄等人被殺,沒有人再反對開戰,清廷牛逼轟轟地向西方十一國宣戰。

1900年6月21日,清廷寫了十二道絕交書,正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匈十一國列強同時宣戰,送完後,發現多了一份,就送到了大清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手上,這赫德雖然是英國人,可這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畢竟是大清的官衙啊,清廷還給了赫德正一品的官職呢。就這,也送一份絕交宣戰書給人家。清廷向西方十一國宣戰,雖然很牛,但結果是,八國聯軍很快攻陷北京,慈禧太后等人狼狽奔逃西安。

許景澄:被砍頭的大學校長


這才有了《辛丑條約》,才有了,庚子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2月13日,光緒為許景澄等五人平反,官復原職。同年,許景澄靈柩護送南下,沿途出現萬眾瞻仰的動人局面。到江蘇上海時,“江督以下官吏,及士大夫識與不識,皆往助執紼,祭奠成市,哀(車免)盈途,所謂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者。”宣統元年(1909年)追諡為文肅。同年朝廷準浙人請建“浙江三忠祠” (許、袁、徐)於杭州西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