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86)之雷神山」

人物:大醫一院雷神山醫療隊隊員劉卓

劉卓

愛人是本院金普院區普外科醫生,作為雙職工家庭,自出現疫情,兩個人一直奮戰在一線,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附一人做什麼都要好,在武漢,在大連,兩座城,一起努力!

來到雷神山一個月了,這是一段終身難忘的經歷,讓原本不成熟的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白衣戰士。

2月8日,在大巴車上,我告訴姚晨輝不要送我去機場了,我怕我管不住眼淚,可是看到他在車下的不捨的目光,瞬間溼了眼眶。

「戰地記(86)之雷神山」| 成長在雷神山

2月11日,當師姐舉起推子剃掉了頭髮的瞬間,眼淚就掉下來了,平時那麼愛漂亮的我,這要禿半年。擦乾眼淚,戴上髮箍,這是2020最帥氣的髮型,沒有之一!

「戰地記(86)之雷神山」| 成長在雷神山

2月12日,作為遼寧隊第一接診的病區,第一天值班的醫生,內心惶恐和興奮,經過兩天的培訓,我相信我有能力做好感控,但是第一次真刀真槍的穿好防護服,踏入隔離倉的瞬間還是很緊張。我們呼吸科的三個女生僅僅用1個半小時就完成了接診任務,病人平均年齡70多歲,我們逐個病人篩查血氧飽和度和看CT,進行救治。含金量和工作強度如此高的夜班,讓我一直忙到天亮。工作的成就感沖淡了身體的疲憊,這就是我們千里逆行意義,人間值得!有感而發的一條微博很快就有近230萬的點擊量,師姐說我是雷神山的網紅。

「戰地記(86)之雷神山」| 成長在雷神山

2月 14日,在錦州附一負責的隔壁病區偶遇了我的同門師姐,畢業9年未見,沒想到在雷神山相聚了。03年SARS,我的導師張中和主任是專家組的組長,在一線奮戰數月,守護大連,17年後,您有9個學生,戰鬥在武漢抗疫最前線,以前您是我們的榜樣,今天,我們是您的榮光!

「戰地記(86)之雷神山」| 成長在雷神山

2月24日,今天的武漢20℃,風很暖,對面樓頂花園的一抹紅是春天的味道,兩個29歲的同道離開了,年輕的生命定格在2020,很多朋友問我過得怎麼樣,難不難,怕不怕?想起楊文斌主任說的,咱們再難沒有病人難!每個人都做好自己就是眾志成城,不需要做英雄,也不做逃兵!

2月26日,沒有人生來就有勇氣做英雄,穿著防護服的難受和憋悶,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每次出艙摘掉N95口罩的一瞬間,彷彿新生!半個多月的朝夕相處,病區的夥伴們說大家是一起進過艙的生死之交,等回大連,我們一定要經常聚。十級美顏也蓋不住的壓痕,姚晨輝說這是最美的勳章。

「戰地記(86)之雷神山」| 成長在雷神山

3月3日,看到院徽和附一特殊的指示牌,很親切,這熟悉的綠色是家的顏色。每天和患者的交流很暖心,他們從最開始的恐慌擔憂,到嘮家常,29床大爺的兒子已經從icu轉出的欣喜,24床大娘的兒媳已經隔離排除,12床大爺一定要錄個視頻表揚我們,23床大娘說我們讓她瞭解了遼寧,這點滴的感動卻總讓我淚目,我喜歡雷神山純粹的醫患關係,我很慶幸我來了,感謝雷神山讓我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戰地記(86)之雷神山」| 成長在雷神山

3月6日,離開家已經27天,逐漸適應了這裡多變的氣候,學會了照顧自己,學會了不想家。每次郵寄物資,媽媽整整齊齊的包裝裡是滿滿的牽掛,恬恬執拗的寫著媽媽加油是最大的鼓勵。和姚晨輝相戀15年,結婚9年,這是分開最久的一次,我在武漢,你留守附一,每天視頻裡逗我開心,聽我訴說,相隔千里,卻沒有距離。

「戰地記(86)之雷神山」| 成長在雷神山

疫情終將過去,櫻花已盛開!盼著武漢人民回到曾經的熱鬧的生活,願山河無羌,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