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中,為什麼多人逝世時間相差無幾?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建安七子是漢獻帝建安年間才名卓著的七位文學家,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和劉楨。這七個人都留下了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作品,為魏晉文學在文學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曹丕在《典論·論文》之中對孔融等七個人的才華進行了高度的評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鹹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這就是建安七子"七子"稱呼的由來。

建安七子之中,為什麼多人逝世時間相差無幾?

一、 才華斐然的七人

曹丕不僅是魏國的皇帝,也是一位頗有文學成就的文學家。曹丕與自己的弟弟曹植,父親曹操,共同稱為"三曹"。曹丕一向喜歡與飽學之士秉燭夜談,尤其是建安七子。

歷史上記載,曹丕欣賞建安七子的才華,與他們"行則連輿,止則接席",幾乎是形影不離。即便是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因為得罪曹操被殺,仍然不妨礙生活素來簡樸,勤政愛民的曹丕為了求購孔融的詩文而一擲千金

建安七子的文學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一個,被稱為"七子之冠冕"。王粲所作的《七哀詩》生動的記載了當時亂世之下人們的顛沛流離衣不蔽體的場景,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除了《七哀詩》之外,《登樓賦》也是王粲的代表作,《登樓賦》情景交融,表達了王粲對天下統一河清海晏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夠見到天下統一的夙願。

建安七子之中,為什麼多人逝世時間相差無幾?

在王粲去世之後,為了表示哀悼,前來弔喪的曹丕想起王粲生前喜愛聽驢子的叫聲,就提議每一個前來送喪的人都模仿驢子的叫聲為他送行。曹植則是為了悼念王粲專門寫了《王仲宣誄》,這就是著名的"驢鳴悼亡"

除了王粲之外,建安七子中的其他人也是才識斐然。徐幹的著作《中論》,曹丕在《與吳質書》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之為"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於後。"阮瑀是"竹林七賢"阮籍阮咸的父親,代表作《駕出北郭門行》訴說了一個孩子遭受繼母冷落的悲慘境遇,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實。

應瑒擅長寫賦,著有《待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一詩,蘊含了身世浮沉的飄零之感,曹丕對這首詩很是喜愛。孔融

是孔子的後人,有作品《薦禰衡表》描寫了當時群雄並起的亂世之局。

陳琳更是才華卓著,在袁紹手下當幕僚的時候,陳琳曾經為袁紹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為袁紹檄豫州文》,據說曹操看到這篇文章時候,嚇的連頭風病都好了,但曹操俘獲陳琳的時候因為憐惜陳琳的才華而沒有殺他劉楨的三首《贈從弟》樸實無華卻感人至深。

建安七子之中,為什麼多人逝世時間相差無幾?

然而,聲名鵲起的建安七子,除了孔融因為得罪曹操在建安十三年被處死,阮瑀在建安十七年因病去世之外,其餘五人都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同年去世,這是什麼原因呢?

二、 猝不及防的瘟疫

建安二十二年直到建安二十五年,發生了一場席捲全國的大瘟疫。疫情發生初期,有關部門儘管發現了疫情有擴散的徵兆,然而,此時的東漢王朝已經日薄西山,在發現疫情的第一時間並沒有能夠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間接地導致了疫情的擴散。深深地意識到自己即將因為疫情提前見到閻王爺的人們惶惶不安,家家戶戶閉門不出。

建安七子之中,為什麼多人逝世時間相差無幾?

然而,由於我國古代的醫療技術展比現代要落後許多,加上東漢方面沒能積極落實有效的隔離措施,疫情很快席捲整個東漢、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因為感染疫情而逝世,有的時候甚至一個家族上百人全都感染疫情去世。處在三分天下之勢中的魏蜀吳各國的兵力也由於人口的銳減而受到了削弱。

東漢文學家曹植,親身經歷這場瘟疫的爆發,曹植在自己記載建安年間的這場瘟疫的著作《說疫氣》中如是寫道:"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曹植點出了這場瘟疫影響的範圍之廣,所導致的人口死亡之多,側面證明了這樣瘟疫的來勢洶洶,影響的範圍之廣泛。且也側面表現了當時的人們並沒有充分意識到瘟疫來襲的源頭,盲目地地認為瘟疫的來襲是鬼神的懲罰,

建安七子之中,為什麼多人逝世時間相差無幾?

從曹植對瘟疫的描述來看,受到瘟疫的影響的絕大多數是貧苦百姓和青壯年人。不得不承認這場疫情其實對國家的經濟影響非常大,國家在管控疫情爆發同時,還得安排對各個地方的資源分配。在此場瘟疫當中,張仲景醫生坐堂接診,對貧苦人家的病人來看病不收錢,為抗擊這場疫情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醫生,將張仲景稱呼為"醫聖",把醫生呼為"坐堂大夫"

三、 建安七子的逝世

由於這場瘟疫發生在漢獻帝建安年間,人們把這場瘟疫稱作"建安大瘟疫"建安七陳琳、王粲、徐幹、應瑒和劉楨之所以在同一年相繼離世,就是因為在這場大瘟疫中受到了感染而黯然離世。被疫情奪走生命的不止建安七子中的五位,還有很多三國時代的名臣在這場建安大瘟疫中逝世。最為著名的有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東吳的大都督

魯肅就是在建安大瘟疫中不幸去世的。

建安七子之中,為什麼多人逝世時間相差無幾?

建安大瘟疫給為魏蜀吳三國都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尤其是預備在討伐吳國的魏國,三國志中這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與夏侯惇、臧霸等徵吳。到居巢,軍士大疫。"建安二十二年對吳國的討伐,就這樣因為建安大瘟疫的來襲而不得不中途放棄。

古時候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落後,在瘟疫來臨之時難以採取及時有效的大面積隔離病患等措施,也沒有口罩等一系列防護物品。現在我們有著發達的醫療技術,能夠及時針對新冠肺炎的感染者進行隔離,同時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口罩,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護自己。我們要相信我們可以很快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參考文獻:《三國志》《說疫氣》《》《與吳質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