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說到法國電影,不知道大家的印象會是怎麼樣的?

應該有很多人的反應都是浪漫,而實際上,法國電影裡最出名的都是“情感複雜”電影。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比如享譽影史的《天使愛美麗》、《玫瑰人生》、《巴黎野玫瑰》,

近年在戛納影史閃耀的《阿黛爾的生活》,和2019年底獲得8,7高分評價的《燃燒女子的肖像》。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但作為一部情感類的電影,

如果沒有起承轉合、大起大落,是很難展現出感情世界的波瀾起伏、百轉千回,

但是法國電影妙就妙在即使它的節奏掌握得不夠好,或者劇情並不引人入勝,

但是他們總能在細節情感環境氛圍上營造到極致。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可以說,

法國電影看的就是一種感覺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紅顏秀影一直認為看一部電影,能夠品味出它對自己的影響,

這並不是觀影后,自己深陷在電影中,一瞬間的情感洶湧,而是多年後再回想的潛在印象或者

記憶

如果說,美國電影在多年後讓觀眾們記住的是某個精彩的情節,

那麼,法國電影讓觀眾記住的就是電影營造出的氛圍。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像紅顏秀影,多年後回憶起《玫瑰人生》

聯想起戴著灰色格子毛呢帽的小麻雀在法國的街頭一邊奔跑,一邊歌唱,

奔跑的紅色裙子掠過紅色的磚牆,像一陣玫瑰色的旋風,或者小麻雀在成名後舞臺演唱時幕布鮮豔的玫瑰色,

整部電影都沉浸在一種隆重、浪漫的玫瑰色中。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阿黛爾的生活》中,則是燦爛的陽光和冰涼的藍色的結合,

就像金棕色頭髮的阿黛爾整張臉沉浸入湛藍色的海水中。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燃燒女子的肖像》則是一種濃烈復古的油畫氛圍,

黑乎乎的屋子裡暖橙色的燭光、與兩個美的不可方物的復古美人兒,優雅綿長,外表含蓄內裡燃燒,

是這部電影給紅顏秀影最深的感覺和記憶。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而今天,紅顏秀影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部法國電影《我心遺忘的節奏》

有一個優美動人的影名,卻是一個藝術和犯罪交織的故事;

穿著白襯衫黑領帶英俊乾淨瘦削的男主角,左手是血,右手卻是為彈奏鋼琴而生。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骯髒刺激的地下犯罪和崇高純淨的鋼琴夢,交織出了“我心遺忘的節奏”,

湯姆繼承了父親的地下房地產事業,為了驅趕釘子戶,他想出了各種無恥的點子:

放老鼠鬧鼠災、斷水斷電趕人、用球棒搗毀房屋設備,打傷毫不相干的人 ......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同時,他還需要出面幫助父親擺平各種麻煩,

當他耍這些下流手段時,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憐憫之情。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一個晚上,湯姆突然發現生活還有另外一種方向,

他偶遇了去世的鋼琴家母親的經紀人,這讓他想起了小時候練習鋼琴的美麗時光,那是一段被現實毀掉的美好,

湯姆想起優雅的母親,試圖重新拾回心中遺忘的節奏。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他又遇到了一位教鋼琴的華人女孩,雖然彼此語言不通,他還是跟她學起了鋼琴,

音樂讓他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順暢,湯姆沉迷練琴而耽誤了房地產的工作,父親與朋友對他越來越不滿意,

是跟隨心中的節奏繼續前行,還是被父親的枷鎖捆綁在暗無天日的生活中?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與大家分享《我心遺忘的節奏》,紅顏秀影倒是想說一說這部電影的缺點,

首先是細節太繁複,顯得有些冗餘,

比如男主角和朋友美麗的妻子、黑社會大佬情人的眉來眼去,都是無疾而終,但卻用大量筆墨書寫了細節,

這也是紅顏秀影說的法國電影常常有的問題,輕重與節奏上總是難以掌握。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這裡的相反案例則是韓國和美國商業片,

它們像有數學公式計算過一樣精準的設計出每一分鐘的故事,每一分鐘的精彩,該如何發生,

並在2個多小時內精妙的抓住觀眾的嗨點和眼球。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但以《我心遺忘的節奏》為代表的法國電影卻不一樣,

它們總是能給我們留下一種印象、一種氛圍、一種感覺上的記憶

電影裡巴黎灰濛濛暗沉的天空、黑夜裡行色匆匆的人們、不同膚色的人們為了不同的生活奔波忙碌逃離著.....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這就是巴黎,即使你活在拮据和迷茫中,

但是這個城市自帶的浪漫詩意又自由隨意的氣質,總是能在你最孤獨的時候,以她的優雅沉澱和從容治癒你。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而通過男主角的視角,其實也展現出了巴黎這個國家化城市的困境或者是

破局

如果說,倫敦給我們的印象是煙霧朦朧、冰冷嚴謹;紐約則是一場雨後便有無限可能,

那麼,巴黎則是不同膚色的人們為了同樣忙碌的生活奔波著。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男主角視角下,

有躲在破舊的貧民樓裡苟且偷生的黑人移民,也有教男主角鋼琴的聰慧美麗、善良優秀的中國女鋼琴家,

原生的法國白人也不是各個都活得富裕或體面,男主角的主業是追債、打鬥和流血,

不同膚色的人,不同的生活,也展現了導演對全球化移民的觀點,

不是一味的接受或者拒絕,陽光之下,人各有不同。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如果說一部節奏和觀感優良的商業電影,

哪怕男女主角的演技稍微有點缺憾,只要劇情和講故事的節奏足夠,就可以使得整部電影足夠好看,

那麼想要打造一部氛圍上讓人沉浸的電影,那麼主角的演技塑造必須十分立體。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在《我心遺忘的節奏》裡,男主角個人

情感矛盾都有完整的成長過程,

他是一個靠打鬥和流血來賺錢的追債者,父親對自己只有一味地索取要求、自己彷彿愛著朋友的妻子,卻只是在花叢中追逐,

母親早早去世,生命裡已經沒有了溫柔、體貼、關懷。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這個原生的巴黎男人,又何嘗不是浮萍一樣

漂泊著,

他無比窘迫,時而憤怒,時而驚慌,與平靜規律的世界格格不入,

看似音樂和鋼琴是拯救他混亂人生的解藥,但試奏時的他緊張到不知所措,最後失敗而歸,大概只有失敗才會令他如釋重負。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我們的心中總是徘徊著兩種節奏

,一種是理想的節奏,一種是現實的節奏,

試奏的失敗與父親的慘死讓他明白,這場鋼琴音樂夢只是一場無法實現的夢,他被拉回了現實,

夢想無法拯救他慌亂的生活;憤怒也無法讓他報仇雪恨。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這就是法國電影夢幻浪漫裡的現實,

你以為那些美好能夠拯救生活的不堪,到最後才發現:

“你能去任何地方,到了就會發現,沒什麼不一樣的!”

電影倉促的走到最後,男主角沒有和美麗的朋友妻子在一起,而是娶了那個安靜溫柔,教他彈會樂曲的中國少女,

而在演奏會之前,他發現了曾經殺害父親的仇人,他緊緊跟隨,在樓梯間與之搏鬥,在最後關頭,他疲憊的鬆手,在血淋淋中他放鬆了自己。

一邊音樂,一邊犯罪,交織出“我心遺忘的節奏”

那優雅古典的鋼琴似乎到最後也沒有改變他與血色犯罪糾結的一生,

但妻子的寧靜與鋼琴的聖潔,終於讓他在最後一刻放棄了復仇的衝動,迴歸了現實,

這也是藝術能夠拯救我們的那麼小小的但是有時候就是關鍵的一部分:

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在電影的最後,穿著被血染過的白襯衫的他,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在演奏廳裡聆聽妻子的演奏,

現實和夢想的節奏誰也沒有改變誰,但卻影響著對方,互相間奏著,終於讓這個動盪半生、缺失愛與被愛、關懷和溫柔的男人,

在動盪後的寧靜、打鬥後的鋼琴演奏中,尋找到了我心遺忘的節奏。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