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疫情擴散,除了提升防控措施,我們還能做什麼?

晚上在家庭群裡看到長輩發的關於阻擋韓國疫情向我們擴散的消息,真是一股複雜的情緒感受。韓國這幾天疫情快速擴散,並且有進一步加速擴散的風險,反覆叮囑家人要多做防護,因為老家威海離韓國太近,並且與韓國的聯繫也比較緊密,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疫情在威海的擴散。但就像過往這種事情出現時候一樣,很快就出現了各種歧視其他人的言論的出現,對韓國人多有貶損。

韓國疫情擴散,除了提升防控措施,我們還能做什麼?

截止2.27 13:00,韓國確診人數1595


為何會發展出這種失去文明,失去同理心,只為自己完全不考慮站在你對面的另外一方的感受?難道我們已經如此恐懼,讓恐懼完全支配了我們的語言與判斷,不再會用一種悲憫的眼光看待他人?

韓國疫情擴散,除了提升防控措施,我們還能做什麼?

韓國總統文在寅,指揮疫情防控

沒多久前,我們才感受到來自異邦給我們的援助!

伴隨大量捐贈物資一同到來的,還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種優美寬仁的漢語,我們既收穫了異邦的物質援助,還有精神上的寬慰。

在這種寬慰中,我們除了要感激異邦對我們的幫助外,我們更應反思,為何我們如今沒有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漢語使用能力,我們所使用的盡是“來串門的都是敵人”這種漢語,美感全無,為何我們失去了使用“山川異域”的自覺與體認能力?

漢語的腐化是非常明顯的現象,但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很難自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進一步進入腐化漢語的隊伍中,使得我們逐漸忘記了漢語的優美,我們文化中本有的君子之風。

韓國疫情擴散,除了提升防控措施,我們還能做什麼?

可惜轉身,我們面對他邦的困境卻多有極度的自私,甚至惡意生出來。

本以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流傳,能激發出普遍意義上的“大愛”,但僅僅過去了不到半個月,我們在面對類似情況的時候,就完全忘記了寬仁之心,忘記了以仁報仁,只剩下自私和驚慌。

我們應該去想,作為個人,以及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為何會普遍地對他人缺失了一種基本的同理心上的關懷?為何我們會在對死亡的基本恐懼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產生恐慌,一點點風出草動就會讓身處其中的人瑟瑟發抖?

信仰的缺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信仰上的普遍缺失,會讓個人在面對死亡這種事情上增加恐懼感,很容易陷入更大範圍的恐慌之中。

宗教是信仰形成的一個相對確定的路徑,這條路對我們來說短時間內難以達成,我們也沒有必要氣餒,或者強迫自己去信仰,其實還有一種通往面對死亡會相對泰然的路徑,我們應該去找到自己身上的樸素感,去除掉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包括科技,消費等在內的一切元素,找到那個樸素的純淨之心,讓它安穩在我們的身體裡,樸素感會讓我們在繁雜的社會喧囂中保有一份平和。

這份平和的形成,也是讓我們有機會再次獲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優美寬仁的文化感的開端。

韓國疫情擴散,除了提升防控措施,我們還能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