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民族之卡爾梅克:經過了周密的計劃

1767年,渥巴錫開始了東歸的計劃。

從額爾齊斯河流域遷居到伏爾加河流域的時候是25萬人,到了伏爾加河流域,由於戰爭和沙俄的迫害,人口不增反降,只有不到20萬人了。這恐怕也是渥巴錫下決心東歸的原因之一:再不回去,就有民族滅亡的危險。這些人分別居住在伏爾加河的東西兩岸,東岸有十六七萬人,西岸近兩萬人,東岸的主要是土爾扈特,當然也有少量其他部落,西岸則包括和碩特、輝特等部落成員,其中也有少量土爾扈特。這些分部的首領以及宗教領袖就成了渥巴錫密謀東歸的核心人物,他們是:

策伯爾多爾吉,這位曾經和渥巴錫爭奪過汗位的渥巴錫的堂兄,被渥巴錫任命為扎爾古首領,也就是議長;

舍楞,本來是準噶爾的一員,追隨準噶爾首領阿睦爾撒納對抗清朝,阿睦爾撒納失敗後他也被追擊,後來投奔了土爾扈特,在俄國人的欺壓和土爾扈特人的感召下下了迴歸祖國的決心,併成了領導成員之一;

巴布巴爾,渥巴錫的又一個堂兄,主管情報、保密工作;

書庫拉桑丹增大喇嘛,可以算是土爾扈特人的精神領袖,屬於西藏達賴喇嘛任命的地方性宗教首領,同時他是書庫爾岱青的第五代孫,渥巴錫的同門本家;

達士敦多克,渥巴錫的表兄,主管後勤工作,計劃之初就開始儲備食品、用品、兵器等,給予東歸工程強有力的保障。

所有準備工作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然而,這麼多人的群體,再加上俄羅斯人、哥薩克人的滲透,要想保密是很難的。土爾扈特內部傳遞的一封信就曾被曾經俄羅斯派出來在土爾扈特任職的別克托夫截獲了,信上面正是商量東歸的事情。別克托夫趕緊把信件交給了他的上司,他那個上校上司看了信,根本不相信,認為這是別克托夫故意捏造出來的,他這樣做是為了打擊現在正在土爾扈特任職的他的後繼者,認為別克托夫是為了自己升官。就這樣一連串的主觀“認為”,尊敬的上校並沒有把這件事情往上報,成功為土爾扈特保住了秘密。

但就在這時候,又節外生枝,俄國人命令渥巴錫率領2萬軍隊去土耳其參戰。渥巴錫沒法推脫,只好去了,幸虧他的盟友們忠心耿耿,在前面介紹的那些人的帶領下,繼續做東歸的策劃和準備工作。而且,這一參戰還起到了矇蔽俄國人的作用,俄國人恐怕做夢也想不到渥巴錫在前線打仗的時候,土爾扈特依然在謀劃離開。

沙俄為了監督渥巴錫,派了一個名叫基申斯科夫的軍官在他身邊。渥巴錫從前線回來之後,已是冬天,基申斯科夫到外地去過冬。渥巴錫給他寫了一封信,告訴他一向跟沙俄作對的哈薩克斯坦人又在蠢蠢欲動,想要襲擊土爾扈特,因此他準備集結軍隊對付哈薩克斯坦人。這是一種矇蔽手段,讓基申斯科夫對土爾扈特人的異動不作任何懷疑。

一切準備就緒,然而天公不作美,1771年是一個暖冬,伏爾加河遲遲沒有封凍,河西岸的土爾扈特人過不來。而這時候,俄國來來監視土爾扈特的16名軍人已經到達,而且察覺了土爾扈特人準備東歸的計劃。事不宜遲,必須立即出動,否則等到俄國人調集了大量軍隊前來,他們不但走不了,很可能被斬盡殺絕。因此,1771年1月16日,剛從前線回來10天的渥巴錫就對土爾扈特做了東遷總動員:“俄國女皇已命令,把我汗王的兒子和各部落頭領的兒子們送到彼得堡,而且要從土爾扈特部落選出1萬名子弟,派往俄國軍隊中去,僅僅1年,我們汗國已派出過8萬名子弟為俄國做炮灰。為了擺脫俄國的壓迫,別無他法,只有迴歸祖國,就可以生活在古老的國教、國語的中國同胞那裡,和決定今世來世幸福的崇拜之地,盛滿宗教佛法神水的汪洋大海的中國,以及賜大福於萬民的活佛身邊。”

土爾扈特人群情激昂,他們大呼:“我們永遠也不當別人的奴隸,我們要回到太陽昇起的地方,回到我們的祖國!”

很感人的啊。有的人說,土爾扈特的迴歸並不是出於愛國,而是因為他們在伏爾加河生活不下去了。是啊,是生活不下去了,但生活不下去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成為俄羅斯人啊,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生活不下去了,他們也沒有去其他地方,而是回到中國,因為,縱然再伏爾加河劉玉生活了接近半個世紀,他們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他們和中原政權進行聯絡的事實就是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