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看到練得好的就說吃藥了?

佩琪的健身日記


一般要想提高成績,無非三種條件,第一:改進裝備,菲爾普斯就得利於此,稱霸泳壇數年,不過現在這種方法已經被禁止。第二種,天賦異稟,再加後天科學方法和不懈努力,相信所有進遊戲的運動員,都會努力,所以真想出身頭地,千難萬難。第三種,提高成績最大可能,就是吃藥,但這種方法機器危險,出了成績,就會被大批量的藥檢。為什麼現在國外選手都不出成績,因為大部分興奮劑都會被檢測出來,現在為什麼孫楊被明顯針對的原因裡就是看到孫楊的成績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但又查不出磕藥的證據,而且大家普遍認為泳池是西方人的天下,作為一個黃皮膚的中國人,這不正常,不科學,違反常理所以只有想盡一切辦法,讓你離開泳池。所以現在支持孫楊,就是打破傳統,打破西方人骨子裡那種不可一世的傲氣和偏見。


吳王指


對此問題筆者倒是有充分發言權,儘管筆者既不是專業健美者,也不是一般的健身愛好者,是屬於兩者之間的業餘健體愛好者,故兩邊圈子都有接觸,對他們的內部情況也能略知一二。這裡就主要談談專業健美者與業餘健體者的相同點和區別:

一、訓練上的相同與區別。相同點,都是以力量訓練為主的增肌減脂運動。區別點,前者主要追求全身肌肉的圍度、分離度、雕塑感、線條刻度和最低體脂率。後者以全身肌肉比例協調,分離有度、線條流暢清晰、較底體脂率即可。

二、飲食上的相同與區別。相同點,都是以高蛋白、低脂、低糖、低鹽、低碳水為主要飲食原則。區別點,前者除了以上飲食原則外,還強調原材料加工方法和蛋白質含量的總攝入,故他們一般要每天攝入5至6餐,同時還要加服蛋白粉和肌酸等營養保健食品。而後者就沒有那麼嚴格和要求,比較隨意,基本上也是一日三餐,只是對某些食材有忌口和選擇,比如杜絕高脂肪和高熱量的攝入就即可。

三、追求的目的和動機的相同與區別。相同點,都是想取得漂亮健美的身材。區別點,前者往往是職業性選手,他們要經常參加省、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大型健美比賽。可想而知,要想有資格進入預賽和決賽的選手,對肌肉的形態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有的還是某些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也是這些選手贊助商,他們的成敗和名次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這些企業的發展前景。在如此激烈競爭的情況下,一些催生肌肉藥物也就應運而生,比如現在普遍使用的是合成類固醇,這種藥物裡確實含有”瘦肉精"的成份,在短時間能使肌肉產生爆發式增長還能有效的降低體脂率,確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從肩膀三角肌、肱二頭肌、大腿股四頭肌等就能看出端睨,會處處給人"彈眼落睛"肌肉特別碩大的感覺。但付出的代價是對身體的影響極大,尤其是對心肝腎臟器的損害,確會折抵陽壽,有點得不償失。而後者純粹是為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而已,故一切都以追求自然狀態而已,他們所顯示的肌肉也全靠日積月累的付出和汗水所致,但也是能為大眾所接受和欣賞的。所以兩者之間不但有量的區別,還有質的區別。

題主先生,這樣的回答,是否滿意?!


風帆


是不是練的好,要辯證的看待,不能非黑即白。評論者如果只是單純從一個人的外形妄加判斷,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認知有限,認為只有通過外在的加持,才能變成這樣的肌肉。還有一種完全詆譭健身群體這類,簡稱噴子。

首先,區別一下吃藥的狀態。

第一類:吃藥的人肌肉會非常飽滿,那種飽滿的感覺就像是肌肉已經脫離了骨骼的束縛固定在體外,而自然健身的,就算你練10年8年,你的肌肉依然是給人一種固定在骨骼上的感覺,尤其是三角肌和背部肌群,自然健身的說實話,背部可以練的很漂亮,但是絕對不會厚的誇張,同理三角肌。大家在分辨時可以注意他們的斜方肌下部是否發達及三角肌中束上部是否有包肩的現象。正常訓練的人,很少(基本不能)能達到聖誕樹的後背和包肩,一個飽滿的三角肌至少需要4年的錘鍊(但依然無法包肩)。

第二類:完全是堅持不懈,刻苦努力,天賦異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